元代詞人、河北邯鄲人張之翰有一首詩《興濟縣》寫道:
興濟縣城下,扁舟不敢行。
樹連雲腳動,風卷浪頭生。
只道甘霖作,誰知亂雹傾。
我方為郡去,不覺暗心驚。
如今,《興濟縣》這首詩依然留傳,但是在地圖上再也沒有了興濟縣,而僅僅是一個小點的「興濟」2字,來表示它今天只是河北省滄州市滄縣所屬的興濟鎮。
興濟鎮位置示意圖
雖然明朝的《興濟縣誌》《河間府志》等志書上均記載興濟縣「宋為范橋鎮地,徽宗大觀初升為興濟縣」,是宋朝徽宗時期置縣,但是在《宋史·地理志》中,以及比宋大觀年稍晚一些時間由歐陽忞編修的《輿地廣記》中卻沒有這個縣的記載,反而在《大清一統志·天津府》 「古迹·興濟故縣」條有:「金初置縣,屬滄州,大定六年,改屬清州」的記載。按照歷史地理研究中地方志要服從全國地理總志的原則,應該確定興濟縣應當設置於金代。
另外,在《金史·河渠志》中記載興濟縣的縣官於金泰和六年「管勾漕河事」,即負責管理運河漕運一事,主責就是「催檢綱運,營護堤岸」,催檢漕糧運輸,維護運河的堤岸,確保漕運通暢運行。
由此可見,興濟縣就是在金朝為了保障運河漕糧運輸而專門設置的縣,因為金朝的運河也是隋朝古永濟渠的一部分,「興濟」也由此得名,可以說,興濟縣是一個因運河而興、而置的縣。
1547年《大明輿地圖》中的興濟縣
雖然興濟縣置縣時間有待商榷,但是其撤銷併入青縣的時間卻是準確的,是在清朝初期的順治十六年(1659年)。撤銷的原因很大概率是因為它地處大運河岸邊,是漕糧運輸要地,自然也就成為改朝換代戰爭中被重點攻略與防守的地方,經過兵燹的破壞,本身興濟縣就是僅有11里編戶的小縣,人口就更加稀少,已不能成為一個縣的建制,撤銷就成為了必然。
從設縣到撤銷,興濟縣共存在500年左右的時間。
明嘉靖《河間府志》輿圖中的興濟縣
興濟縣另外一個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其城牆。在明朝《河間府志》,以及顧祖禹的《讀史方輿紀要》這些大的志書中記載它均「無城」,而在明朝《興濟縣誌》記載卻是有城池的:
土城,周回三里,高一丈八尺,底闊一丈五尺,頂闊九尺,東西門樓兩座,匾東曰海晏門、西曰河清門(因東望海,西鄰河,故名之,寓祝願也)角樓四座,敵台六座。池寬一丈深八尺。
為何會有這樣的區別呢?細分析下來,估計是其城牆規模太小的緣故,其長度、高度和寬度都遠小於其他城池,比如同時期河間府部分縣的城池分別是:
獻縣城池,土城,周迥六里,高二丈五尺,池闊三丈,深一丈。
肅寧縣城池,土城,周回六里,高二丈八尺,池闊四丈,深一丈。
交河縣城池,土城,周回六里,高二丈五尺,池闊三丈,深一丈二尺。
青縣城池,土城,周回五里,高二丈五尺,池闊三丈,深一丈。城厚二丈。
靜海縣城池,土城,周回六里,高二丈五尺,池闊三丈,深一丈。
東光縣城池,土城,周回六里,高二丈五尺,池深一丈,闊三丈
故城縣城池,土城,周回五里,高二丈五尺,池闊三丈,深一丈。
鹽山縣城池,土城,周回八里,高二丈五尺,池闊三丈,深一丈。
慶雲縣城池,土城,周回七里,高二丈五尺,池闊三丈,深一丈。
和上述城池相比,興濟縣城池的規模則就小的可憐了,如果按數據算,僅和民國時期一般村鎮的「牆圍子」差不多,比如在河北省館陶縣的民國版《館陶縣誌》中對一些村寨的圍寨牆規模記載:
王集圍寨,高一丈五尺。
艾寨村,大牆高一丈五尺,下寬二丈,上寬一丈四尺,女牆高五尺;牆外濠寬一丈八尺,深一丈四尺;二濠寬二丈,深三尺,周圍七百丈。
張官寨鎮圍寨,高一丈八尺。
時玉村圍寨,高一丈六尺。
藺寨村圍寨,周圍三百六十丈,基厚一丈二尺,頂寬七尺,牆高一丈三尺,上有小牆,高五尺。
對比之下,興濟縣城的城牆規模實在太小,估計也就沒有被興濟縣之外的地理志書編修人員按照「城牆」對待,因此也就記載成為「無城」了。
民國時期地圖中的興濟鎮圖
興濟縣雖小、存世時間也短,但是在明朝,這裡卻成為了「龍窩」。出生在這裡的張氏成為明孝宗朱佑樘的皇后,並且她還是皇帝的惟一老婆,正是有著這樣的條件,她所生的皇子也就沒有了別的皇位競爭者,興濟縣的「龍窩」一名真的是名副其實。
除了張皇后之外,民國時期西北軍的統帥馮玉祥也誕生在這裡,他在《我的生活》一書中說:「生我的那年,正是父親到興集(濟)鎮的次年——一八八二年,即光緒八年的秋天。」
1948年《河北省五萬分之一地形圖》中的興濟鎮
雖然興濟縣被撤銷,但是它卻一直是對周邊影響巨大的經濟大鎮,民國十七年(1928年)十二月,河北省政府建設廳編《調查報告·第四編·工商》中就評價興濟鎮:
興濟為青縣大鎮,居運河東岸,其商業之繁盛,亦不亞於獨流,而商號之殷實,或加獨流之上,商號中以糧店為最大,平時糴糶每批糧價有達十數萬元以上者,凡沿運河之揚柳青、獨流、滄縣、泊頭、連鎮等之糧店皆不能及,至於工業,以草帽為最普遍,每年有極大之進款,而制豬毛業者亦有七八家之多,且有漸超發達之勢,可與獨流工業並駕齊驅。
興濟,真是個人傑地靈的好地方,您了解的情況是這樣嗎?歡迎在文章底部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