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6月21日,曾志在北京病逝,享年87歲。根據她生前遺囑,沒有訃告,沒有花圈,也不辦遺體告別。但中國革命的英雄史上,自此又多了一個響噹噹的名字——曾志。
按照她生前所交代的,她的骨灰被一分為二,一部分被葬在了廣州與愛人陶鑄相守,另一部分則被安葬在井岡山,墓碑上只寫著簡單的幾個字「魂歸井岡——紅軍老戰士曾志」。短短几個字便寫完了她與井岡山的緣分。
曾志出生在宜章的一個舊官僚地主家庭,家庭環境不錯,她從小就被送到學校讀書。在校期間,曾志接受了進步思想的啟蒙,樹立了救國救民的志向,並決心投身革命。
1927年,曾志參與了郴州湘南起義,並在11月來到宜章召集地下黨組織開會,傳達關於暴動的指示精神。
佔領郴州後,曾志在這裡開展了土地革命運動,並參與建設了蘇維埃政權。期間,她經歷了失去伴侶的痛苦,但很快便將痛苦埋藏於心底,繼續投入到了革命運動中。
1928年,曾志隨丈夫蔡協民一起上了井岡山,在這裡,她第一次見到了毛主席。她鮮明的個性令毛主席印象深刻。
在井岡山上,曾志雖然已經懷有身孕,但她依舊堅持革命工作,做起了支前工作。後因肚子一天天大起來,毛主席便將她安排到了留守處休養。11月,曾志生下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但因為革命的需要,她忍痛將剛剛出生的兒子託付給了當地一個名叫石禮保的副連長。而曾志則全身心投入到了紅四軍後方總醫院的建設中,在這一過程中,曾志展現出了優秀的領導才能。
1929年1月,曾志隨紅四軍進軍贛南。自此,她徹底與兒子失去了聯繫。幸運的是,毛主席像兄長一樣關心著她,而曾志性格剛烈,敢說敢做,工作能力強,在黨內深受大家認可。
當時,紅軍在進軍贛南時,由於受到敵人圍追堵截,有同志提出精簡隊伍,讓女同志留下來。曾志聽後,當即反對,並找毛主席「要說法」。毛主席贊同曾志的意見,沒有讓女同志留下來。
1930年,曾志被派往白區開展工作,此後多年,曾志小心翼翼,謹慎參與黨交代的各種任務。直到1939年,她才來到了延安,進入了馬列學院學習,結束了在白區的工作。
延安的學習經歷和過去的戰鬥實踐,讓曾志成長為了一個有著堅定信仰、政治上日漸成熟的女革命家和出色的共產主義戰士。
新中國成立後,曾志終於開始尋找自己的孩子們。一次,她得知中央革命老區慰問團即將北上,且還會經過井岡山時,曾志請慰問團里的一位同志幫忙能夠尋找石禮保,希望能夠打聽到兒子的一點消息。
但訪問團行程緊張,並未在井岡山停留多久,因此,也沒有打聽到關於兒子的任何音訊。
不過,後來一位來廣州辦事的井岡山的領導意外聽說了曾志在找石禮保後,他當即向曾志彙報說:「石禮保我認識,他早就犧牲了,不過,他的兒子石來發還在,現在就在井岡山種地呢。」
通過這位同志,曾志終於找到了兒子。
1952年,曾志終於在廣州見到了當年留在井岡山上的長子石來發。聊天時,曾志才得知了兒子這些年的經歷。
原來,石來發8歲的時候,養父母便去世了,留下他一個人艱難求生,為此,他曾靠著乞討活了下來。1949年解放後,石來發分到了地,也娶了媳婦,成為了井岡山上一個普通的農民。
當時,石來發到廣州找母親的事情也當地的老百姓得知後,大家都說:「石來發受苦了,以後不用當農民了。」
然而,出乎大家意料的是,石來發在廣州住了一段時間後,便回到了井岡山,繼續當起了勤勤懇懇的農民。原來,這是曾志的意思。
曾志雖然知道自己這麼多年來虧欠了兒子太多,她也萌生過給兒子安排一個工作的想法。但這個想法剛一出現,很快便被她否定了。她知道自己是一個母親,但同時自己也是一個共產黨員。於是,她對兒子說道:
「毛主席的兒子都去朝鮮打仗了,你為什麼不能繼續在井岡山種地呢?」
就這樣,石來髮帶著母親的教誨和叮囑,回到了井岡山。此後幾十年來,石來發再沒向母親提出過要工作或來城裡生活的要求,他不辭辛苦、勤懇地在田間地頭勞作。
曾志得知兒子的情況後,十分欣慰。
改革開放後,曾志的孫子石金龍因生活困難,找到她求助,希望奶奶能夠幫助解決商品糧戶口的問題。
曾志聽後,毫不猶豫地再次拒絕,但同時,她也耐心地教育並鼓勵孫子繼續紮根農村。與此同時,曾志又找到當地政府,反覆強調不能對自己的親屬給予任何優待:
「不能以老革命親屬的名義向黨和政府提出任何不合理的要求,千萬千萬,否則,就可能對我們黨的形象造成嚴重的損害。」
除了對親屬要求嚴格外,曾志對自己更是如此。1983年,退休後的曾志被組織安排住在位於南長街的四合院里,這裡交通便利,跟中南海僅一牆之隔。
然而,曾志卻搬離了四合院,交還給組織,自己則住進了位於偏遠郊區的單元樓里。跟之前的居住環境比,差距可謂天上地下,但曾志卻對這些看得相當淡泊。
雖然曾志已經退休,但她的身份特殊,前來登門拜訪、看望的人不在少數。這些人有些是純粹出於關心來看望她身體的,也有一些是出於想求她幫忙辦事的。
對於上門的人,曾志幾乎不曾拒客,且熱情地款待他們。但每次送別客人時,她總是會提著客人送來的禮品追到門外,並堅決要求他們帶回去。不論對方怎麼推拒,她從不退讓。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曾志再次回到了井岡山,並看望了兒子。石來發為母親準備了一桌子佳肴,母子間溫情的這一幕還被拍了下來。不過,照片中的曾志看著一桌子的菜肴,面色卻有些凝重,似乎並沒有什麼胃口。或許是親眼看到兒子的生活情況,心中更感愧疚了。
1998年,曾志逝世後,兒子石來發將她的一部分骨灰撒在了井岡山上。她以這種方式回到了對自己有特殊意義的地方,也以這種方式陪伴著兒子。
在外人看來,曾志的生活清苦得讓人難以理解,她對兒孫的苛刻也有些「過分」。但如果你以為這位老人「摳」的話就大錯特錯了。她將自己全部的積蓄捐給了社會,著作版權則贈送給了老幹部局,沒有給子女留下任何物質財富。
在她七十多年轟轟烈烈的革命生涯中,走時卻如此低調安靜、清白乾凈。
參考資料:大江南北2016年4期、人民公僕2014年3期、湘潮2017年7期、中華魂2022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