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邊宴客,山谷里同樂!5·18長峪電音節「嗨」翻山谷

2024年05月19日20:40:49 搞笑 9633

穿長峪村而過的小河,碧波粼粼;從山頂奔流而下的瀑布,水霧打濕了周圍拍照的遊客,給夏日增加了一份清涼。

5月18日下午,在濟南市南部山區柳埠街道長峪村,以「源味南山·南山好時節」為主題的第四屆南山電子音樂節火熱開幕。

小河邊宴客,山谷里同樂!5·18長峪電音節「嗨」翻山谷 - 天天要聞

熱鬧的電子音樂節現場。

比夏日天氣更熱情的是長峪村廣場上人們伴著dj播放的電子音樂起舞、搖擺、呼喊;京劇演出時,觀眾如醉如痴;大帳篷下的演出同樣圍滿了觀眾;下遊河邊,劃著漿板或露營的人們,將村裡的熱鬧氛圍帶到了村外。

上游小河邊遮陽棚下,是市級非遺柳埠媳婦宴流水席。伴著喜慶的鼓樂,遊客既能感受山裡人傳統喜宴的熱鬧氛圍,還能品嘗地道的山裡美食,得到了精神和味蕾的雙重滿足。

小河邊宴客,山谷里同樂!5·18長峪電音節「嗨」翻山谷 - 天天要聞

小河邊宴客,山谷里同樂!5·18長峪電音節「嗨」翻山谷 - 天天要聞

小河碧水邊的媳婦宴流水席。

小河邊宴客,山谷里同樂!5·18長峪電音節「嗨」翻山谷 - 天天要聞

樂隊為媳婦宴迎客助興。

長峪村沿街,村裡特色艾草產品、燒烤小攤、大鍋菜、特色農產品、咖啡飲品等等特色攤位依次排開,淳樸的村民、熱情的叫賣聲、如流的人潮,匯聚在這山谷中,讓小山村升騰起熱鬧的煙火氣。

陳國英是村裡艾草產品的生產負責人,每位來諮詢的顧客,她都熱情介紹:「這是艾棒、這是艾葉包、這是艾枕……我們村有艾草種植基地,產品品質很好,價格也不貴。」

平日里從事農資生意的長峪村村民孫兆美從家裡拉來冰櫃,在街邊售賣冷飲雪糕,村裡還專門給她配備了一輛帶著傳統白漆紅字冰糕箱的老自行車。「村裡辦音樂節,我們村民跟著掙錢,真開心。」孫兆美說。

小河邊宴客,山谷里同樂!5·18長峪電音節「嗨」翻山谷 - 天天要聞

入夜的長峪廣場上,熱鬧非凡。

隨著柳埠街道「樂享四季,悠遊柳埠」自駕游旅遊線路的發布,自駕游來柳埠成了更多人的選擇。電子音樂節上,市級非遺柳埠媳婦宴正式開業運營。小河邊、村文化禮堂里、媳婦宴傳習所這三處地方,都擺好了桌椅迎接客人。曲藝界明星薑桂成老師在現場為長峪村代言。

除了掌勺的大師傅,村裡的大嫂、大媽也是媳婦宴的主角之一,一道道菜品從她們手中分發上桌,將山裡婦女的勤勞能幹體現得淋漓盡致。遊客一撥接一撥,媳婦宴的接待人手告急,村黨支部書記孟令鈞也下手幫著拾掇桌椅,接待客人。

來自臨清的非遺京劇在山谷擲地有聲。伴著山色,唱起《盛世歡歌》《監酒令》等曲目,蕩氣迴腸。多個集高、難、險、奇、趣為一體的精彩雜耍節目,讓在場的遊客欣賞到了異彩紛呈的舞台表演。

小河邊宴客,山谷里同樂!5·18長峪電音節「嗨」翻山谷 - 天天要聞

音樂節的舉辦,吸引很多年輕人來到村裡,化身拍客拍攝村裡的大娘。

小河邊宴客,山谷里同樂!5·18長峪電音節「嗨」翻山谷 - 天天要聞

志願者為進村遊客介紹情況。

據統計,本次電子音樂節共有5000多人來到村裡,村裡的民宿、餐飲、農產品等收入達到了15萬元,實實在在為村民帶來了收益。音樂節實現了現代元素和村莊資源的有機結合,潮流和淳樸的混搭,吸引了更多遊客,為村莊帶來更多的發展機會和資源。農文旅結合推動鄉村振興,在這裡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大眾報業·農村大眾記者 唐峰 劉曉續 通訊員 金娣

搞笑分類資訊推薦

寶寶抓周,抓了個印章,全家人不淡定了,網友神評笑破防 - 天天要聞

寶寶抓周,抓了個印章,全家人不淡定了,網友神評笑破防

頭條的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達西文」專註分享各類趣事觀點,謝謝大家對我的支持,在這裡祝大家人生如意,事業有成,工作順心,生活開心,好事連連一博主分享自己女兒抓周的時候抓到了一個印章,並向她炫耀的樣子,這下全家人都不淡定了。
我的退休生活:居民樓里治腰突,只花30元錢,輕鬆走路,不疼了 - 天天要聞

我的退休生活:居民樓里治腰突,只花30元錢,輕鬆走路,不疼了

一個小診所,很不起眼,開在居民樓里,每天排著長隊看病的景觀,我開始是懷疑的,來了一次以後,我才覺得,這30塊錢花得挺值的,有的人是抬著進來的,治療幾分鐘之後,走著出去的,如果不是我親眼所見,誰說我都不信。在這裡,我鄭重聲明:我不做任何宣傳,
出家、還俗、結婚、創業!「北大數學天才」柳智宇:「人生每一步都算數」 - 天天要聞

出家、還俗、結婚、創業!「北大數學天才」柳智宇:「人生每一步都算數」

俞敏洪說,北大出驚世駭俗的人,師弟柳智宇是其中一個。2006年,18歲的柳智宇獲得國際奧賽滿分金牌,被保送至北京大學。大學畢業時,拿到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全額獎學金。在眾人仰望的高光時刻,他卻轉身遁入空門,出家為僧。11年半後,下山還俗,投身心理學行業,而後結婚,並創辦了自己的公司。有人為他扼腕嘆息,有人怒其...
晚潮|大漈罐 - 天天要聞

晚潮|大漈罐

潮新聞客戶端 潘文奇 我小的時候,人們把大漈人叫大漈罐,大漈人挑著擔子到各地賣罐,於是有了「大漈罐,對半喊,摔一頭,去一擔,站起來,天喊喊」的俗語,大漈罐名氣大,把大漈人叫做大漈罐也就不足....
拿磚越來越穩 這個老師真挺厲害 - 天天要聞

拿磚越來越穩 這個老師真挺厲害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技能人才是不可或缺的力量。近日,第二屆全國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結束。在砌築項目中,唯一一名女選手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她就是來自黑龍江的一位建築老師李海迪。跟水泥磚頭打交道 體力技術雙考驗 一般來說,這種跟水泥、磚頭打交道的比賽,女選手往往鳳毛麟角,作為砌築項目唯一的女選手,李海迪是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