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水對峙前,東吳偷襲荊南三郡,為何劉備任命的守將都不戰而降?

2023年04月05日23:42:19 搞笑 4301

公元215年,劉備奪取了益州,孫權請劉備歸還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劉備不肯,孫權很生氣,派呂蒙率領3萬軍隊攻打三郡,長沙郡和桂陽郡毫不抵抗、望風而降,零陵郡倒是想抵抗,但被呂蒙誆騙而降,三郡完全被東吳佔領。

為何劉備佔領的荊南三郡會被孫權如此輕易地奪取?這三郡不是在關羽的管轄之下嗎,為何關羽也擋不住東吳的進攻?為何劉備任命的守將都不戰而降?

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關羽鎮守的荊州五郡兵力與將領都比較空虛

公元211年,劉備入川,第二年劉備與劉璋發生衝突,雙方正式開戰,到214年,劉備召諸葛亮、張飛、趙雲、劉封等人進入益州支援,到215年時,劉備就奪取了益州。

湘水對峙前,東吳偷襲荊南三郡,為何劉備任命的守將都不戰而降? - 天天要聞

關羽

劉備入川時,帶走了一萬多軍隊,將領有黃忠、魏延,諸葛亮、張飛、趙雲、劉封等人入川時,也帶走了數萬軍隊。

赤壁之戰前,劉備滿打滿算只有2萬軍隊,赤壁之戰後,劉備奪取了荊州南四郡,又借來了南郡,荊州七郡劉備一家就佔據了五郡,可謂是赤壁之戰最大的贏家。

荊州所佔據了荊州五郡分別是:南郡、桂陽郡、零陵郡、武陵郡、長沙郡,除了南郡在長江以北之外,其他四郡都在長江以南。

以當時的經濟情況來看,荊州五郡的總人口最多只有五六十萬人,可提供的兵員最多只有五六萬人,當年劉表主政荊州時,軍隊數量最多時也只有七八萬人,劉備的軍隊數量最多不會超過這個數。

湘水對峙前,東吳偷襲荊南三郡,為何劉備任命的守將都不戰而降? - 天天要聞

曹孫劉三分荊州

在公元215年時,劉備至少有三到四萬軍隊在益州打仗,那麼荊州留守的軍隊並不多,關羽手上可用的軍隊頂多就是2~3萬人,史書也記載了關羽用來對抗東吳的軍隊數量號稱是3萬人,實際上沒有3萬人。

南郡與曹魏直接交界,在邊界地區,關羽多次與曹魏發生交戰,關羽還要分兵以防備北邊的曹魏,兵力根本不夠對抗東吳。

除了兵力不夠之外,劉備手下的將領大多都不在荊州,而在益州,像上面講到的黃忠、魏延、諸葛亮、張飛、趙雲、劉封等人全部在益州,龐統則在益州陣亡,能夠協助關羽守荊州的幾乎沒有名將。

兵力與將領都少,關羽再有能力也無法抵抗,所以劉備才會直接從益州帶了5萬軍隊去支援關羽。

湘水對峙前,東吳偷襲荊南三郡,為何劉備任命的守將都不戰而降? - 天天要聞

關羽和魯肅

二、地域遼闊。

三國時期的荊州是一級行政區,比今天的一個省都要大,差不多是今天湖南省+湖北省+廣東北部、廣西北部以及貴州的東部,面積很大。

關羽是襄陽太守兼蕩寇將軍,他的職責是守護荊州五郡,從當時的地緣政治來看,關羽手下的絕大多數軍隊是用來防備曹魏的,因為東邊的孫權名義上是劉備的盟友,南邊的交州在當時就是不毛之地,西邊的劉璋也因為地勢無法接觸,只有北邊的曹魏需要防備。

換句話說,關羽長年在長江以北守護,以南郡為核心,而在長江以南的荊州四郡只是他的大後方,無需額外派兵把守,而一旦發生意外,關羽就需要從江北調兵前往江南。

看一下當時的地圖就會明白,南郡是如今的湖北省長江中游,核心地區是宜昌市到荊州市一帶,零陵郡是如今的湖南省永州市、邵陽市、衡陽市、湘潭市以及廣西的桂林市,長沙郡是如今的湖南省長沙市一帶,桂陽郡是湖南省的郴州市以及廣東省的北部。

湘水對峙前,東吳偷襲荊南三郡,為何劉備任命的守將都不戰而降? - 天天要聞

呂蒙

舉個例子,從南郡到零陵郡,兩地相隔超過500公里,而且江南地區水網密布,騎兵不方便通行,很多地方要乘船,關羽想從南郡趕到零陵郡最快要十餘天,最慢則要二十天到一個月,就算是最近的長沙郡,也有300多公里,要走一個星期。

兵貴神速,當時呂蒙已經率軍兵臨城下了,關羽得到消息後,還不可能馬上出兵,還要集結軍隊,運輸糧食,調取物資,至少得一個月了,等到關羽做好準備趕到,長江以南的四郡早就被攻破了。

正因為關羽鎮守的荊州五郡地域太過於遼闊,導致從一地到另一地所需的時間非常長,根本就來不及救援,當呂蒙兵臨城下時,城中的守將如果一意抵抗的話,根本等不到關羽的支援就會破城,所以這些人選擇了選擇。

三、人心未附、忠誠度不高

208年年底赤壁之戰爆發,209年整整一年,孫劉聯軍在打南郡之戰,與此同時,劉備率軍平定了荊州南四郡,也就是從209年開始,南四郡開始歸屬於劉備管轄。

湘水對峙前,東吳偷襲荊南三郡,為何劉備任命的守將都不戰而降? - 天天要聞

劉備收買人心

僅僅2年之後,劉備就率軍入川了,劉備雖然在荊州多年,但大多數時間在襄陽地區鎮守,劉備拉攏的人心大多也是襄陽地區的豪門世族,而在荊南,劉備的個人威望幾乎是0。

赤壁之戰後,劉備讓諸葛亮負責荊南四郡的賦稅,實際上是讓諸葛亮管理四郡內政,但在214年,諸葛亮也被劉備調入益州了,荊個荊南四郡的百姓和世族實際上對劉備並沒有完全領附,或者說沒有忠誠度。

賈詡曾經勸說曹操不要急於發動赤壁之戰,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人心未附,這對於戰爭的結局影響很大,劉備雖然佔據了荊州南四郡,只是把這裡當成賦稅與兵員來源地,劉備任命的官吏與守將大多數都是當地人。

劉備是外來勢力,從北方帶來的人就那麼幾個,比如關羽、張飛、趙雲、糜竺、糜芳、簡雍、孫乾等人,劉備想管理荊州五郡,唯一的辦法就是拉攏當地人來管理,這就會帶來一個問題,當地守將的忠誠度問題。

湘水對峙前,東吳偷襲荊南三郡,為何劉備任命的守將都不戰而降? - 天天要聞

劉備兵力空虛

比如曹操手下的陳登、陳珪父子,他倆是徐州人,誰主政徐州,他倆就投降誰,最初陳登、陳珪是陶謙的手下,陶謙去世後,他倆就跟隨劉備,呂布襲了劉備的徐州後,他倆又投降呂布,陳登見呂布胸無大志,最後又投降了曹操。

陳登、陳珪父子就是當地的大家族,有自己的利益,不管誰來主政徐州,只要保證自己家族的利益,他們就會投靠誰,在東漢末年,像陳登、陳珪父子這樣的家族數不勝數,而且行為方式也基本一樣。

劉表主政荊州時,荊南四郡的家族就投靠劉表,劉備奪取荊南四郡後,這些人就歸屬劉備,當呂蒙兵臨城下時,這些人就投降呂布,就算是反覆投降也不會覺得尷尬,比如劉備任命的零陵太守郝普投降過了呂蒙,後來孫權又把郝普還給了劉備,219年東吳偷襲荊州時,郝普又投靠了孫權。

這些當地世族出身的守將,根本不會拿自己的家族利益去跟其他勢力開戰,他們只需要保證自己家族的利益,至於投降誰都無所謂,根本就沒有忠誠度,從呂蒙誆騙郝普的話也能看出來。

湘水對峙前,東吳偷襲荊南三郡,為何劉備任命的守將都不戰而降? - 天天要聞

三國時期的世家大族沒有忠誠度

本來郝普還想抵抗呂蒙一陣子,但呂蒙欺騙郝普說:劉備在漢中被夏侯淵圍困,關羽在南郡自身難保,已被孫規擊敗,現在已經沒有支援來幫助你了,現在你不投降,將來破城之時很多人都會因此被殺。

呂蒙實際上就是從利益來威脅郝普,郝普本來想抵抗呂蒙也並非出於忠誠,而是形勢所迫,他怕因此帶來劉備的報復,另外,郝普是義陽人,今湖北棗陽人,跟魏延是同鄉,他不是荊南四郡的人,他的家族利益不在荊南,所以才會想著抵抗呂蒙,但是沒有支援的抵抗是毫無意義的,在呂蒙的欺騙之下,也投降了東吳。

搞笑分類資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