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記者 任冰】3月4日,2025華食展暨第三屆中國預製菜博覽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開幕。本次展覽由中國飯店協會、華墨集團主辦,旨在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關於「大力提振消費,積極擴大國內需求」的重要指示精神,創新餐飲預製食材應用場景、提升節令食品供給質量,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鍋圈食品副總裁許諾受邀參加本次博覽會開幕式,並發表了主題為《「產研供銷」一體化 如何助力傳統食材升級》的演講。

許諾在演講中首先介紹了鍋圈構建「產研供銷」一體化商業模式所作出的努力。他提到,在研發層面,鍋圈目前自建了產品研發實驗室,同時與中國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等在農產品和食品領域有極強研發能力的科研機構開展了深度研發合作。
在生產層面,鍋圈自建了6家現代化的食材生產工廠,也和安井食品等上市食材生產企業達成了長期合作。
在供應鏈端,鍋圈在全國建設了20多座數字化的大型倉配中心,配合冷鏈物流能力可以實現報貨次日達。
在銷售端,鍋圈在全國有上萬家社區門店。
在這4個模塊背後,鍋圈通過數字化系統讓門店的數據來指導產品研發,讓產業能力轉化研發成果,用供應鏈將新產品送到銷售終端,再依靠銷售網路將產品送上百姓餐桌。
許諾以剛剛在貴州黔東南州建成落地的苗苗酸湯食品為例,介紹了這一商業模式對傳統食材升級的推動作用。
他提到,貴州酸湯口味酸辣咸鮮香,非常受消費者青睞。根據市場數據顯示,由貴州酸湯加工而成的貴州酸湯火鍋在2023年已經成為了全國熱度第二高的火鍋品類,僅次於牛油火鍋。但傳統的貴州酸湯發酵工藝發酵周期長,短則數月,長則需要一至兩年,不僅口味不穩定不利於產品的規模化生產,也可能在長期的發酵過程中混入雜菌產生有害物質。
2021年底,中國農科院農產品加工所專家團隊到貴州實地走訪,通過多輪培養馴化篩選,獲得3株核心發酵菌種,攻克了酸湯產業的核心技術,將酸湯發酵周期縮短至7天左右。苗苗食品將中國農科院的技術進行了產業化落地,使產品可以快速量產,實現了穩定一致的地道風味,同時減少傳統發酵過程中雜菌產生的有害物質。
許諾提到,有消費者擔心包裝食品在品質和安全性上不如傳統技藝加工的食材,但苗苗食品生產的酸湯可以讓大眾看到,食品技術和食品工業的進步可以讓傳統食品變得更美味、更安全、更健康、更高品質。
在開幕式結束後,中國飯店協會還舉辦了樂享美味-2025預製食材與節令食品高品質交流會、2025新品品鑒對接交流會和中國預製菜創新大賽三項活動。台江縣苗苗酸湯食品有限公司的紅酸湯產品作為推介產品之一,受到了參會者的高度好評。
責編:李文玉 | 審校:陳筱娟 | 審核:李震 | 監審:萬軍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