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
逍遙胡辣湯滋味濃郁

逍遙胡辣湯。西華縣宣傳部供圖
春節假期,從北京回河南老家的劉小姐興奮地對家人說,「在北京也可以喝到正宗的胡辣湯,而且外賣就可以送到家門口了。」
要說最能代表河南的「國民美食」符號,恐怕非胡辣湯莫屬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逍遙胡辣湯製作技藝」多次走進北京,其傳承人楊鳳花現場熬制的正宗胡辣湯,不僅俘獲了不少京城食客的味蕾,也撫慰了家鄉遊子的味覺鄉愁。
據傳說,胡辣湯已有800多年歷史。經過長期的加工發展,一種適合北方人口味、辣味醇郁、湯香撲鼻的胡辣湯在逍遙鎮誕生。
「肉鮮、菜鮮、麥鮮,不膩、不腥,久聞不厭,回味雋永」,是逍遙胡辣湯的顯著特點。地道的逍遙胡辣湯以牛羊骨、羊肉熬制的高湯為底,加入30多種香辛料,並輔以牛羊肉、麵筋、紅薯粉條、黃花菜、黑木耳等配菜熬制而成。製作時各種材料按比例、分先後兌入鍋內,文火慢熬,木勺緩攪,熬制好的湯具有「甘而不烈,淡而不薄」之特徵。食用時配以小磨香油、陳醋,湯鮮味美,滋味醇厚。
粵菜專家張志民曾表示,逍遙胡辣湯工藝獨特、回味豐富,和各大菜系皆有「靈魂呼應」之處,既有人間煙火味,又可登上大雅之堂。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侯琳 整理)
漯河
北舞渡胡辣湯醇厚悠長

北舞渡胡辣湯(牛肉)。黃偉偉 胡宗哲 攝
清晨,漯河市舞陽縣北舞渡鎮,當第一縷陽光灑在古老的街道上,胡辣湯特有的辛香便開始在空氣中瀰漫。相傳,這碗湯起源於明清時期,最初是為了給辛苦勞作的商販和趕路的行人提供溫暖和能量,後來逐漸流傳開來,成為當地人不可或缺的美食。
北舞渡胡辣湯講究「濃香」,喝的正是五味調和、醇厚悠長。一碗肉爛湯鮮、辣而不燥,色澤濃郁、香氣四溢的胡辣湯要經過煮肉、洗麵筋、熬制高湯等多道繁複工序,再輔以秘制湯料,慢火熬煮,直至湯色凝重、香味濃厚,方可起鍋。舀一碗濃湯,再配上點香醋,辛香裹著肉香直往鼻尖鑽。輕啜一口,胡椒的微辣自舌尖漫開,暖流順喉而下,瞬間驅散清晨的寒意,額角滲出的薄汗,正是這碗湯最直接的回應。
這碗傳承100多年的湯羹,見證著水旱碼頭的興衰更迭。舊時縴夫在晨霧中喝湯暖身,商賈在湯香里洽談生意,如今飄香的湯鍋前,依然聚著晨練歸來的老人、趕早課的學子、準備開工的工人……湯勺攪動間,沉澱著中原大地的煙火記憶,氤氳著舞陽人的一朝一夕、四季流轉。
(河南日報記者 李宗寬 河南日報通訊員 胡宗哲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