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南博會,了解雲南咖啡的故事

2024年07月29日07:40:25 美食 3012

隨著咖啡消費市場的不斷擴大和消費者對咖啡品質要求的提高,雲南作為中國咖啡的主產區,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作為單品類專業館,今年南博會將首次設置咖啡產業館,為咖啡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更多的交流合作機會,超150家知名品牌企業已確定參展。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部分展商故事吧。

朱苦拉咖啡:中國咖啡的「活化石」

在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賓川縣平川鎮,隱藏著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彝族村寨——朱苦拉。這裡不僅風景秀麗,更承載著中國咖啡的悠久歷史與輝煌成就。朱苦拉咖啡,以其獨特的品質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成為了中國咖啡的「活化石」,引領著當地咖啡產業的蓬勃發展。

朱苦拉彝人所採用刀耕火種的農業生產方式,使得朱苦拉村古咖啡林得以保存並傳承下來。

但直到朱苦拉通村公路的建設,外界才終能一睹朱苦拉之神奇,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並開始支持朱苦拉的發展。2005年起,通過政府專項補貼咖啡種植,朱苦拉自然村以西集中連片咖啡林達50餘畝。

到南博會,了解雲南咖啡的故事 - 天天要聞

朱苦拉咖啡發展史。圖片來源於雲南省賓川縣人民政府

百餘年的咖啡種植,朱苦拉形成和保留了一整套特有的種咖啡、土法加工咖啡豆、土罐煮咖啡、以咖啡當日常飲品、用咖啡待客等獨有的咖啡文化,並與當地彝族火把節、「打歌」、長桌宴等生產生活習俗相結合的民族民間特色文化。

有客人來了,主人不倒茶不斟酒,而是用布滿老繭的手,憨厚樸實地笑著,端上一碗土碗裝的不加糖不加奶如同中藥般苦的黑咖啡,這在中國鄉村是絕無僅有的待客方式。

獨特而濃郁的原生態咖啡文化,體現了村民對咖啡來自心底的熱愛,讓每個認識朱苦拉的人都不得不驚嘆,這裡不愧為「中國咖啡原生地」。

此外,在咖啡的做法上,朱苦拉還沿用著最古老的製作方法,其製作技藝也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進一步彰顯了其在文化傳承方面的重要地位。

到南博會,了解雲南咖啡的故事 - 天天要聞

晾曬朱苦拉咖啡。圖片來源於雲南省賓川縣人民政府

隨著咖啡文化的普及和消費者對高品質咖啡需求的增長,朱苦拉咖啡逐漸嶄露頭角,成為市場上的熱門產品。目前,朱苦拉咖啡的種植面積已顯著擴大,產量穩步提高,產業鏈不斷完善,形成了集種植、加工、銷售於一體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未來,朱苦拉咖啡將繼續發揮其獨特優勢,走出大山、走向世界,成為中國咖啡的一張閃亮名片,為雲南乃至全國的咖啡產業發展貢獻更多力量,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愛這一來自雲南大山深處的瑰寶。

西盟佤族:把咖啡穿在身上

「把咖啡穿在身上」是西盟佤族織錦展位的主題。

這裡用到的咖啡,不是喝的咖啡,而是咖啡渣。

到南博會,了解雲南咖啡的故事 - 天天要聞

佤族織錦技藝省級傳承人娜榮在做佤族織錦。圖源班母村駐村第一書記陳濤

用咖啡渣製作而成的咖啡紗線具有吸濕排汗、抗菌、透氣、保暖、輕量化等特性,可以廣泛運用於服裝、鞋子、床上用品、窗帘、抱枕等。如今,西盟縣兩家農民合作社已將咖啡紗線做出的佤族織錦,開發成佤族織錦西裝領帶、女士正裝、咖啡圍裙、圍巾、披肩、玩偶、掛件等產品。

佤族織錦技藝離不開踞織機,這種別名「腰機」的古老工具,由竹木製作而成,被譽為織布機的始祖,是世界上最古老也是構造最簡單的織布機之一。織錦時席地而坐,一塊佤族織錦需要半個月甚至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才能完成。

到南博會,了解雲南咖啡的故事 - 天天要聞

佤族織錦技藝省級傳承人娜榮在做佤族織錦。圖源班母村駐村第一書記陳濤

古老的佤族織錦技藝手工在中國民族織錦中佔有重要地位,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社會價值。2021年正式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第7屆南博會上,佤族織錦受到國內外客商、媒體的廣泛關注。村民岩華一個人賣出了1.6萬元的佤族織錦產品,超過了西盟縣班母村2022年的人均純收入。

到南博會,了解雲南咖啡的故事 - 天天要聞

西盟佤族織錦亮相2023年第7屆南博會。圖源班母村駐村第一書記陳濤

與咖啡結緣,源於2023年6月,雲南省農業農村廳駐西盟縣班母村工作隊在進村入戶過程中發現佤族婦女製作的佤族織錦日用品非常精美,具有進一步開發成商品售賣、增收的潛力。2024年3月,班母村駐村第一書記陳濤前往上海國際紗線博覽會參觀學習,以便幫群眾找到更好、更多的紗線。參展過程中,發現了江蘇、上海的兩家企業可以用咖啡渣生產紗線,於是萌生了將雲南咖啡渣加工成紗線製作佤族織錦的想法。

經過多方努力,今年6月中旬,用雲南咖啡渣生產的第一批紗線運到了西盟,咖啡紗線被運用到佤族織錦生產中。

到南博會,了解雲南咖啡的故事 - 天天要聞

西盟佤錦紡織農民合作社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做出了第一條用咖啡紗線織的佤族織錦領帶。圖源班母村駐村第一書記陳濤

佤族織錦與包裝,採用的是非遺+非遺的包裝模式,包裝盒、包裝袋均由傣族手工紙製成。傣族手工造紙已有上千年的歷史。2006年,傣族造紙技藝被納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雲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通過里外「雙非遺」的包裝,提升產品的文化價值和品牌價值,讓傣族手工紙和佤族織錦相互賦能,一起走向更廣闊的市場,從而讓更多的群眾增收致富。

到南博會,了解雲南咖啡的故事 - 天天要聞

駐村工作隊用駐村工作經費幫合作社註冊了「錦出佤山」商標,並設計製作了傣族手工紙非遺包裝。圖源班母村駐村第一書記陳濤

開屏新聞記者 孫江葒

一審 顏媛

責任編輯 羅秋旭

責任校對 楊颺

主編 武熙智

終審 編委 李榮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快看!合肥天空「棉花糖」  氣象專家:是「丹娜絲」送來的水汽 - 天天要聞

快看!合肥天空「棉花糖」 氣象專家:是「丹娜絲」送來的水汽

大皖新聞訊 8日上午,合肥天空白雲翻湧,引起很多市民拍照。「大朵大朵的,像棉花糖一樣。」中午時分,大皖新聞記者從氣象部門獲悉,這些雲彩就是4號颱風「丹娜絲」輸送來的水汽。據氣象部門預計,今明兩天「丹娜絲」將給安徽帶來一些風雨。 合肥市氣象局高級工程師許霞在看了記者拍攝的圖片後表示,這個是淡積雲和碎積雲,...
上海一超市6顆荔枝298元,工作人員:一款有故事的荔枝,限量供應 - 天天要聞

上海一超市6顆荔枝298元,工作人員:一款有故事的荔枝,限量供應

近日,上海一超市出售掛綠荔枝,以6顆荔枝298元的價格引起關注。 掛綠荔枝。圖/社交媒體平台截圖 該超市名為優友上海金虹橋店,7月8日,該超市的工作人員表示,掛綠荔枝的價格確為6顆298元,個頭並不會特別大,和正常的荔枝差不多,表面會比妃子笑等其他品種的荔枝更加光滑,帶一點綠。「這是一款有故事的荔枝,吃起來肉質...
正好侃球丨「新國足」亮相 換了的配方更差的味道 - 天天要聞

正好侃球丨「新國足」亮相 換了的配方更差的味道

海報新聞記者 鄭昊 報道在其他亞洲球隊還在積極備戰2026美加墨世界盃之時,國足又一次成為最早一批備戰2030年世界盃的球隊之一。7月7日晚,更換主帥更是更換了大批隊員的新國足在東亞杯上亮相。這支「新隊」在更換了「配方」後,卻「做」出了更差的「味道」。換血?也僅僅是換血而已比賽過程很簡單。上半場韓國隊20分鐘內先...
7月「伏補」,最該吃的5種高鈣菜!每天吃一把,輕鬆過夏天 - 天天要聞

7月「伏補」,最該吃的5種高鈣菜!每天吃一把,輕鬆過夏天

來源:第一美食免責聲明:圖文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文章內容不代表平台觀點。人一旦上了年紀,身體的零部件就像「生鏽」了一樣。其中,骨骼中的鈣元素快速地流失。這也就造成一些中老年人腿腳沒勁,骨頭「脆」容易骨折。而且鈣
州委書記洪湖鵬會見浙江海亮集團董事長王黎紅、上峰控股集團董事長俞小峰一行 - 天天要聞

州委書記洪湖鵬會見浙江海亮集團董事長王黎紅、上峰控股集團董事長俞小峰一行

近日,州委書記洪湖鵬在都勻會見浙江海亮集團董事長王黎紅、上峰控股集團董事長俞小峰一行並主持召開座談會。州領導文永生、張麗芳、謝春華參加。洪湖鵬代表州委、州政府對企業家一行表示熱烈歡迎。他說,當前,黔南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圍繞「四新」主攻「四...
FC、NFC、HPP……不同果汁到底有何差異? - 天天要聞

FC、NFC、HPP……不同果汁到底有何差異?

如果給這兩年夏天的熱門飲料排名,無糖茶、養生植物飲料和果汁必定名列前茅。而在無糖茶和養生水瘋狂挖掘新的口味搭配時,果汁產品則隨著生產工藝的發展,推出了許多新概念、新品類,「100%純果汁」「HPP」「NFC」等概念成了果汁產品外包裝的爆款關
山姆2公斤冰塊賣22.8元引爭議,客服:製作工藝特殊 - 天天要聞

山姆2公斤冰塊賣22.8元引爭議,客服:製作工藝特殊

7月8日,「山姆2公斤冰塊賣22.8元」相關話題引發大量關注,登上微博熱搜。事情的起因是,近日山姆會員商店新上架的「農夫山泉純透食用冰」2公斤規格售價22.8元,被部分消費者質疑定價過高。來源:山姆會員商店APP有消費者計算認為,凍2公斤冰塊需4瓶500毫升的農夫山泉瓶裝水,22.8元相當於每瓶水售價約5.7元。因此質疑,冰...
呼和浩特:「首店經濟」為消費市場注入源源不斷活力 - 天天要聞

呼和浩特:「首店經濟」為消費市場注入源源不斷活力

在城市經濟發展的浪潮中,「首店經濟」正成為呼和浩特的一抹亮色,為城市的消費市場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7月4日,呼和浩特萬象城正式開業,聚合了超過300家國內外知名品牌,涵蓋國際奢侈品牌、潮流時尚服飾、精品超市、高端餐飲及
吃對了躺贏 這些食物拯救睡渣 - 天天要聞

吃對了躺贏 這些食物拯救睡渣

睡眠是維持人類生存所必需的一種生理活動。充足的睡眠可以促進機體修復、生長發育、增強免疫力、保護中樞神經系統等。然而,現代社會節奏快,人們的睡眠問題越來越多。《2024中國居民睡眠健康白皮書》顯示,我國約64%的人睡眠質量不好,28%的人每天睡眠不超過6小時。所以,你睡得好嗎?今天,臨床營養科的醫生就來跟大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