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上江南」何以成為投資「磁力場」——探析隴南市招商引資工作優化再升級的實踐道路

原標題:「隴上江南」何以成為投資「磁力場」——探析隴南市招商引資工作優化再升級的實踐道路

康縣青龍山雲道「婉若游龍」。李蓉

隴南經濟開發區科創孵化園產業集聚,迸發活力。隴南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供圖

花椒、茶葉、油橄欖經濟作物「點綠成金」,煥發山地農業新姿。 資料圖

雄偉萬利新材料有限公司為隴南市工業綠色轉型提供可借鑒、可複製的範例 。冉創昌

禮縣招商引資項目紫金礦業集團,年產金將達到7噸左右,已成為西北最大的單體黃金礦山企業。 李蓉梅

王煜宇

盛夏時節,萬物並茂。第三十一屆蘭洽會如約而至。

隴南,作為此次盛會的三大主題城市之一,將於7月3日至5日舉辦閩商隴上行暨隴南投資洽談系列活動。

山海情深,江水意綿。

當「陸上絲綢之路」節點遇見「海上絲綢之路」樞紐,「山海協奏曲」的悠揚序章緩緩奏響。

這,是閩隴共敘友誼、共商合作、共享發展的一次互動,亦是隴南市按照「五個新隴南」目標定位,加快建設「三城五地」,推動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征程上的蓬勃脈動。

閩商之行,為什麼選擇隴南?

「豐富的資源、優質的項目、良好的環境、深厚的誠意」,這就是答案。

近年來,隴南市立足自然稟賦,圍繞新能源(裝備製造)、有色冶金、白酒釀造、非金屬、重晶石、中藥材、茶葉、蘋果、食用菌、現代物流、文旅康養、核桃、花椒、油橄欖等14條產業鏈,緊盯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走出去、創新路,引進來、共發展。

而今,一處處工地熱火朝天,一個個項目高歌猛進,一批批企業茁壯成長,為隴南構築了營商環境優、產業發展好、招引優勢強的「磁力場」。

2024年,隴南共簽約招商引資合同項目300個,簽約金額612.06億元,同比增長31.14%,實現累計省外到位資金616.13億元,同比增速45.26%,綜合考評為全省第三名。

資源「破題」 統籌推進 構建「大招商」格局

一直以來,隴南市深入實施「引大引強引頭部」行動,不斷健全完善招商機制,創新招商舉措,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加力推進招商引資實現大突破。

招商引資,首先要清楚自身有什麼、缺什麼、要什麼,才能明白招引的企業和項目是什麼、幹什麼、能帶來什麼。

隴南礦產資源優勢突出,已探明金屬和非金屬礦產34種,境內有全國第三大礦體——西成鉛鋅礦帶;鉛、鋅、銻、黃金查明資源儲量居全省第一,礦產開發方興未艾, 「淘金」隴南大有「錢圖」;

隴南生物資源種類繁多,分布高等野生動物620多種、高等植物2500多種、中藥材1200多種,有「千年葯鄉」「天然葯庫」之美譽;全市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數量、入選「甘味」農產品品牌數量、獲證綠色食品數量均居全省第一,為培育產業提供了堅實支撐;

隴南文旅資源家底殷實,宕昌官鵝溝國家5A級景區,武都萬象洞、成縣西狹頌、康縣陽壩等21個4A級景區,2100多個美麗鄉村鑲嵌在青山綠水之間,呈現出美美與共、和諧共生的秀美畫卷;

隴南區位條件優越,地處甘陝川交界處和西部地區南北大通道上,全市現有公路1.9萬公里、居全省第一,高速公路644.8公里、居全省第二,9條航線通達13座大中城市,構建了開放通達的交通網路;

……

全面研判摸清「家底」,顯示出隴南蘊藏的巨大投資空間。

綜合以上優勢,隴南培育形成了14條優勢產業鏈,建成工業園區6個、省級認定農業園區6個、物流園區9個。其中,有色冶金、中藥材、現代物流、花椒4條產業鏈綜合產值和吉石壩商貿物流園區交易額均超過100億元。

全市圍繞城市定位、產業定位,全面彰顯特色、優化環境,著力把隴南建設成為「近者悅、遠者來」的投資創業的窪地、開發開放的熱土。

那麼,在經濟發展新形勢下,如何讓招商引資工作提檔升級?

「全市各級各部門要堅持大抓招商引資不動搖,高水平謀劃項目,高頻次洽談對接,高效率供給要素,高質量服務保障,真正讓每一個落戶隴南的企業都紮下根來、茁壯成長。」在2025年隴南市招商引資網路推介暨項目簽約活動上,隴南市委書記張柯兵向全市幹部發出了招商引資「動員令」,按下招商引資「快進鍵」。

樹立目標,明確方向。堅持以上率下,把招商引資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大工程和重要引擎,持續擦亮「隴南招商」金字招牌,推動招商引資項目實現質的提升和量的增長。

建立機制,統籌推進。嚴格落實招商引資「一把手」工作機制,黨政主要負責人精心謀劃部署全年招商引資工作,各縣區、園區、40家單位、7個產業鏈招商專班群策群力,各友好商協會助力,建立投資機會清單、目標企業清單,深入謀劃論證「場景+要素」招商項目,並針對重點意向項目實行台賬化管理、清單式推進,每月動態更新儲備項目,線上線下兩手發力宣傳推介。

明確分工,細化落實。堅持結果導向,緊盯主導產業抓招商,圍繞強鏈補鏈延鏈,實行意向項目、儲備項目動態管理,完善投資機會清單、目標企業清單;以項目落地的速度、力度、程度比水平,以服務客商的及時率、到位率、滿意率看擔當,構建了「黨委領導、政府主抓、人大政協參與、部門聯動」的大招商格局。

辛苦付出,總有回報。2024年,市縣(區)黨政負責人赴外招商268批次,邀請、接待客商考察和對接項目1160批次。精準對接一批大型頭部企業,引進10億元以上項目16個,億元以上項目107個,簽約落地金徽礦業江洛礦區鉛鋅礦選礦工程、兩當縣林麝養殖整縣推廣等項目。

精準「落子」 多元引流 拓展招商新路徑

精準落針方能萬線成錦。大抓招商,重在精準。

隴南始終以精準思維謀事,以精準方法做事,加強招商隊伍建設,創新招商方式,利用多元手段,拓展招商渠道,提升招商工作常態化水平,吸引更多大項目、好項目落地成長。

精準定位,以「鏈式思維」填充招商大格局。

隴南聚焦7個重點產業鏈,執行鏈長制,並針對14條特色優勢產業鏈,逐鏈制定建設方案,繪製全產業鏈和鏈主企業圖譜,形成了「一案、兩圖、三單」政策體系。

在頂層設計之下,金徽百億生態智慧產業園四期技改項目順利落地;年處理150萬噸鉛鋅礦選礦廠改擴建、西和縣大橋一帶金及多金屬礦詳查等一批引領產業發展的項目順利簽約;禮縣光伏組件製造工廠項目填補了全市裝備製造業的空白……既「招大引強」,又培育本土企業「延鏈填縫」,「梯度式」引進項目,推動全市形成龍頭引領、中小配套的產業格局。

如何把「施工圖」變成更多「實景圖」?

隴南精準破題,借「非常之舉」打出招商強攻勢。

隴南市委副書記、市長劉永革在2024年底召開的全市招商引資推進會上說,各級各部門要做到科學招商、精準招商。用好招商平台和資源,做實小分隊招商、產業鏈招商、駐點招商、以商招商、節會招商,高質量開展招商活動,推動招商引資多點發力。

——以負責同志招商構建「引力場」。隴南各市縣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示範帶動各級各部門主動積極作為,堅持帶頭赴外招商,對重要客商、重大項目、重大招商活動親身接待、洽談、協調、督辦。

——以節會招商搶抓新機遇。近三年,全市上下主動出擊「引進來」,積極承辦川渝企業隴南行、第三屆魯企走進甘肅·隴南投資洽談會、全國消費幫扶工作現場觀摩調研暨重點企業「隴南行」、川甘經貿合作交流對接會暨蘭洽會隴南投資洽談活動、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發布會暨優強民企隴上行等大型招商活動。同時,精準靈活「走出去」,積極籌備參與蘭洽會、西洽會中部博覽會等重點節會,舉辦北京、青島廈門泉州、西安和成都等地專題推介會,簽訂了一批重點項目。

——以園區招商增加「強引擎」。隴南大力推進標準化廠房建設,啟動福建產業園建設,創建「智慧招商平台」,確定了酒類釀造、農特產品加工等6條產業鏈,大力開展精準招商。其間,引進的甘肅九源農林科技有限公司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支持引導隴南市天河經濟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以參(控)股形式與甘肅中康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項目,開創了國有資本、基金「以投促引」「合作共建」招商模式的先河。

——以駐外招商織密信息網。充分發揮市政府駐蘭州、北京、青島辦事機構(招商分局)職能,召開專場推介活動,引薦知名企業前來考察對接;設立長三角、珠三角川渝招商服務中心,搭建招商引資服務平台,開展常態化駐點招商;在全市範圍內推選了一批優秀幹部,建立了駐外招商人才庫。

——以商招商打造「尖刀連」。在青島、銀川、西安、蘭州、常州等地的隴南商會建立招商聯絡服務中心,並依託友好商會開展招商聯絡、專場推介等活動……至此,隴南商會已與浙江商會、川商總會川渝商會等商協會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

政策支撐 優化服務 打造親商安商營商環境

招商引資不是「一鎚子買賣」,而是要讓企業生根發芽,長成參天大樹。

穿行於隴南城鄉,建築工地塔吊林立、機器轟鳴,生產車間有序高效運轉。項目建設浪潮湧動,處處呈現著大幹快上、千帆競發的火熱景象。

「一方熱土」能不能「熱」,靠紛至沓來的客商;能不能一直「熱」,要靠親商安商的營商環境。

隴南堅持「築巢引鳳」「固巢養鳳」兩手抓,以營商沃土育發展生態,為企業生存和發展提供優質土壤。

何以厚植投資興業沃土,何以強化項目生命周期服務保障?

隴南從健全體制機制、規範化投訴處理、清單化落實推進、便利化准入准營、集約化政務服務5個方面著手,以實實在在的舉措激活民營經濟發展「一池春水」。

圍繞主導產業,系統化謀篇布局——全市上下緊跟產業發展趨勢,對接企業需求,謀劃制定《隴南市爭創一流營商環境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提出「追趕進位、全面優化、示範爭創、宣傳聚力、機制創新、法治引領」6大行動、32項提質增效措施並壓茬推進落實,把招商成果切實轉化為經濟發展動力。

加強信用建設,規範化投訴處理——為著力打造公平公正、無差別、可預期的法治環境,讓廣大企業安心創業發展。隴南暢通共建市紀委監管「碼」上舉報、市法治化營商環境投訴監督中心12309、營商環境96115投訴熱線、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投訴監督渠道,建立常態化信息共享機制,形成全方位、立體化投訴舉報平台,實現投訴舉報「零距離」。同時,建立了以快速響應為核心的「集中受理+分級辦理+限時辦結+雙向反饋」四位一體的投訴處理服務機制,全力推動解決營商環境問題。截至目前,營商環境問題投訴辦結回訪滿意率為100%。

強化要素保障,清單化落實推進——全市各地堅持月通報、季調度、年考核工作制度,協調調度,研判工作。圍繞優化營商環境重點工作任務,聚焦政策落地、企業訴求、問題整改、投訴監督4個方面,梳理形成「工作任務清單、督辦事項清單、問題反饋清單、投訴線索清單」4套清單,實現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清單管理、跟蹤調度、動態清零、整體推進。

優化服務品質,便利化准入准營——全面落實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推行「一照通辦」「一照多址」改革,實現電子營業執照跨行業、跨領域互認互用;實行「首接責任制」,持續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實現企業開辦「進一門、到一窗、一次辦」;提供「互聯網+不動產登記」平台異地受理,實現不動產登記「跨域通辦」;全力推進「多測合一」制度改革。

提升結辦效能,集約化政務服務——做深做實、做優做細已經推行的「無差別綜合窗口」「前台綜合受理、後台分類審批、窗口統一出件」等舉措,把28個部門461項政務服務事項全部納入8個「綜合窗口」,實現「一窗通辦」。組建專門導辦幫辦團隊,為辦事群眾提供「一對一」專屬服務,突出精準分流和前置服務,話務按時辦結率達99.95%,回訪滿意率達97.26%;「隴商通」按時辦結率、回訪滿意率均處於全省前列。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

一系列優化營商環境的「組合拳」,讓「萬事有解」蔚然成風;堅持「無事不擾」「有求必應」,讓企業家安心投資、安心創業發展。

大道至簡,實幹為要。

今日之隴南,正處於資源轉化、產業轉型、綠色崛起的黃金時期,發展機遇疊加、潛力巨大。

隴南將持續以只爭朝夕的奮進姿態,搶抓機遇,以更強的擔當、更高的追求、更優的方法、更大的作為,堅定不移大抓招商,堅持以特色增質效、以創新求突破,在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中跑出加速度、干出新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