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百團興高舉高打,卻陷非法集資質疑

來源:互聯網分析師于斌

編輯 | 虞爾湖

出品 | 潮起網「於見專欄」

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當下,各種創新商業模式層出不窮,令人眼花繚亂。湖南百團興商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推出的商業模式,自亮相起便備受矚目。近日,公司在長沙舉辦的「2025數字商業生態發展峰會暨百團興國家科技成果評價簽約發布會」,更是將其推向輿論焦點。

圖源:中國網

會上,歐亞科學院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基地主任左朝勝對百團興以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構建跨行業數字商業生態系統的創新之舉予以肯定。與此同時,百團興還接連進行了國家科技成果評價簽約、與中國商業聯合會即時零售團體標準化建設工作意向簽約以及與美國盈達寰球上市輔導簽約等一系列活動,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然而,華麗的外表下,質疑聲卻此起彼伏。近期,眾多群眾通過互聯網投訴,稱身邊親友深陷百團興商業模式的誘惑,不惜四處借貸獲取市代理資格,只因該模式承諾三個月內連本帶利翻倍獲利,甚至還聲稱若未盈利本金全額返還。

如此誇張的承諾,與過往眾多非法集資騙局如出一轍。百團興究竟是數字商業創新的典範,還是暗藏風險的資金陷阱?我們有必要深入剖析其商業模式,結合公開投訴,探尋真相。

百團興商業模式的深層剖析

據媒體報道,百團興對外宣稱,其構建了以實體店鋪為載體、融合新型互聯網金融概念的獨特商業模式,背後依託來自哥倫比亞的黃金企業。

消費者在平台消費可賺取積分,積分能夠兌換黃金,旨在打造消費者、商家、平台三方共贏的局面。從理論上看,消費者消費得積分換黃金,商家獲客源增銷量,平台促成交易實現盈利,形成閉環生態。但實際運營中,這家公司卻問題頻出。

例如,公開投訴顯示,平台承諾的高額返利和積分兌換常出現延遲、難以兌現的情況。正常商業邏輯下,如此高額且短期的返利,需要企業具備強大的盈利能力和穩定資金流支撐。

而百團興所涉業務領域,其盈利模式能否支撐這般回報,令人存疑。目前,公司並未對關鍵盈利路徑、資金保障等核心問題作出清晰且令人信服的解釋。

此外,從公開資料中難以獲取百團興內部詳細的團隊構成和管理架構信息。成熟企業通常擁有清晰的組織架構,各部門協同運作推動發展。而百團興信息透明度低,內部管理可能存在混亂,無法有效整合資源,影響企業正常運營。

在吸引代理方面,其激勵機制激進,鼓動人們借貸獲取市代理資格,承諾短時間本金翻倍,這種類似賭博式的誘惑,更像是為快速吸納資金,而非基於企業長期穩健發展。同時,百團興與中思達企業、中哥黃金珠寶店等關聯企業的關係也不透明。

商業運作中,關聯企業關係對經營和財務狀況影響重大,若存在不正當利益輸送、虛假交易等行為,將大幅增加經營風險,損害投資者和消費者利益。信息缺失導致投資者在信息不對稱的高風險環境下決策,一旦關聯企業出現問題,資金安全將受到嚴重威脅。

互聯網公開投訴,折射出潛在危機

互聯網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任何涉嫌違法違規的行為都會被公眾監督。百團興大量的互聯網公開投訴,為我們揭示了百團興商業模式背後的危機。

眾多投訴者表示,被百團興極具誘惑性的投資回報說辭吸引,承諾短時間本金翻倍獲利,遠超正常投資收益水平。在金融市場,高收益與高風險相伴,如此離譜的承諾,明顯違背市場規律,實則是利用人們的貪婪心理,誘導盲目投資。

投訴還指出,百團興在推廣項目時,鼓動投資者通過四處借錢、貸款刷信用卡等不正當方式籌集資金,完全不顧投資者的實際承受能力和風險狀況。負責任的企業應充分提示風險,幫助投資者理性評估,而非鼓勵極端籌資方式,這種行為將投資者置於巨大債務風險之中。

圖源:紅網投訴欄目

對於百團興宣揚的商業模式,投訴者普遍質疑其可靠性。儘管平台強調有黃金企業支撐、消費賺積分兌換黃金,但實際操作中,積分如何換算黃金、黃金質量和來源如何保證、平台如何盈利並持續支付返利等關鍵問題,均未得到清晰解答。成熟商業模式各環節應清晰可辨,企業需向投資者展示盈利模式和風險控制措施,而百團興在這方面存在嚴重缺失。

綜合投訴內容,百團興存在非法集資的重大嫌疑。其以高息回報為誘餌,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鼓勵多種方式籌資擴大資金吸納規模,符合非法集資的典型特徵。

同時,返利延遲、積分難兌現等問題,表明其可能存在商業欺詐行為,故意以虛假承諾騙取信任,非法佔有資金。一旦項目出現問題,將給大量投資者帶來巨大經濟損失,引發集體維權等社會問題,影響社會穩定。

商業模式存疑,被指涉嫌非法集資

正常商業模式基於市場需求,通過提供有價值的產品或服務盈利。企業會深入調研市場,開發產品或服務,合理定價並控制成本。如傳統製造業企業,通過採購、生產、銷售,優化流程、降低成本、提升質量獲取利潤,盈利可持續、穩定。

而且,正常投資和商業活動中,風險與收益相匹配,高風險項目預期高回報但也面臨高損失可能,低風險項目收益穩定但回報率較低,這種機制保障市場健康運行。此外,合法合規是正常商業模式的基礎,企業在工商、稅務、金融等方面均依法經營,融資時通過正規渠道,充分披露信息保障投資者知情權。

實際上,非法集資則具有明顯特徵。據觀察,該類活動往往以高息回報承諾吸引投資者,承諾的回報率遠超市場正常水平,利用人們追求高收益心理行騙。還常採用虛假宣傳手段,誇大項目前景和盈利能力,虛構公司背景實力,甚至偽造政府批文、專家背書增加可信度,誤導投資者。

圖源:湘問·投訴直通車

與此同時,非法集資存在資金池運作,資金流向不透明,常被隨意挪用,未按承諾投入真實項目,資金鏈斷裂時投資者血本無歸。對比之下,百團興模式明顯偏離正常商業模式。其三個月內本金翻倍獲利的承諾,嚴重違背風險與收益匹配原則,更符合非法集資高息攬資特徵。

在宣傳上,雖舉辦盛大發布會,但關鍵盈利路徑等信息披露不足,面對質疑無法給出合理解答,與非法集資虛假宣傳相似。資金流向方面,投資者不清楚資金流轉情況,存在資金被挪用風險,契合非法集資資金池運作特徵。

雖然長沙市百團興的系列舉動,虛虛實實,目前尚且無法證實,其是否確為非法集資。但是不容忽視的是,其經營管理過程中信息不透明的問題卻客觀存在。由此給投資者帶來的風險也不可預知。

因此,很多消費者對其商業模式、高舉高打宣傳背後的動機也提出了各種質疑。而其潛在的危機,也在警示人們,在搞清楚這家企業的狀況之前,投資或需謹慎。

結語

通過上文對百團興商業模式的深入剖析、結合互聯網公開投訴以及與正常商業模式和非法集資特徵的對比,可以看出,百團興商業模式存在諸多疑點,甚至被很多網友質疑為非法集資。

公司經營層面,宣稱模式與實際運營脫節;內部管理信息不透明,激勵機制激進;關聯企業關係不明,風險難測。公開投訴反映出投資誘惑不合理、資金籌集亂象叢生、模式可靠性存疑等問題,與非法集資特徵高度吻合。若不及時規範整改,不僅會讓大量投資者遭受經濟損失,還將擾亂金融市場秩序,影響社會穩定。

為此,不少投訴者呼籲,相關部門應立即介入調查,審查其商業模式合法性、資金運作和關聯企業關係,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加強對新興商業模式的監測預警,防範類似風險。

與此同時,加強投資者教育,通過多種渠道提高投資者風險意識和識別非法集資能力,引導理性投資,鼓勵對可疑項目及時諮詢舉報。

此外,相關部門還需要求百團興等企業提高信息透明度,詳細披露商業模式關鍵信息,接受社會監督,建立企業信用評價體系,促使企業規範經營,維護市場秩序和投資者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