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財經出品 文|孟帥 編|深海
名字中帶有「富」字的袁富根家族,再創財富佳績。
在不久前剛剛揭曉的《2025新財富500創富榜》中,東山精密背後的袁富根家族憑藉141.2億元的財富,榮登蘇州(以公司總部所在地為標準)第六富豪之位。
與上一年相比,袁富根家族的財富在短短一年間實現了高達60%的驚人漲幅。而袁富根家族的商業版圖遠不止東山精密這一塊,其子袁永剛與兒媳王文娟還手握藍盾光電、安孚科技兩家上市公司,家族商業勢力不容小覷。
追溯家族企業的發展脈絡,上世紀八十年代,袁富根在蘇州東山鎮創辦東山鈑金,即東山精密的前身。進入21世紀後,隨著袁富根逐步退居幕後,其子袁永剛、袁永峰接棒企業管理。
在二代接班人的運作下,東山精密於2010年成功登陸深交所,並通過一系列併購動作持續拓展業務版圖,如今已發展為電子電路領域的頭部企業,在全球柔性線路板及印刷電路板市場佔據重要地位。
儘管袁富根家族今年在財富榜單上表現亮眼,但其掌舵的東山精密近來卻面臨業績壓力。去年,公司營收雖實現9.27%的增長,但歸母凈利潤卻暴跌44.74%,且連續兩年下滑,毛利率也多年走低。
袁富根家族財富狂飆,一年激增53億元
6月24日,備受矚目的《2025新財富500創富榜》重磅揭曉。今年,東山精密的袁富根家族憑藉141.2億元的身家,榮耀登上榜單第241名的高位。
雷達財經梳理髮現,這已是袁富根家族連續十餘年登上該榜單。與去年87.9億元的財富規模相比,袁富根家族今年財富激增超53億元,漲幅高達60%,其財富擴張速度之快引人關注。
在所有公司總部坐落於江蘇蘇州的富豪群體中,袁富根家族位列第六,排在恆力集團的陳建華/范紅衛、天華新能的裴振華/容建芬、沙鋼集團的沈彬、天孚通信的鄒支農家族以及科沃斯的錢東奇家族之後,成為蘇州商界的中堅力量。
深入剖析袁富根家族的財富密碼可知,a股上市公司東山精密無疑是其財富增長的核心引擎。據東山精密發布的財報顯示,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均為袁永峰、袁永剛、袁富根。其中,袁永剛、袁永峰系袁富根之子,袁永峰系袁永剛的哥哥。
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袁富根、袁永峰、袁永剛分別直接持有上市公司13.04%、11.85%、3.45%的股份,穩居公司前三大股東之位,三人合計持股比例達28.34%。
二級市場表現上,截至7月2日收盤,東山精密報39.6元/股,股價較前一個交易日下滑4.69%。目前,公司的最新市值為725.32億元。
若按照28.34%的持股比例計算,袁富根、袁永峰、袁永剛三人所持東山精密股份對應的最新市值約205.56億元,大幅超過《2025新財富500創富榜》上的財富規模。
在公司治理層面,兄弟二人攜手並進,共同推動企業穩健前行。目前,袁永剛擔任東山精密董事長一職,袁永峰則是公司的董事、總經理。去年,袁永剛、袁永峰從東山精密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均為305.66萬元。
憑藉手中所持有的東山精密大量股份,袁富根家族不僅坐擁超百億身家,還能通過分紅獲得頗為可觀的收益。同花順ifind顯示,東山精密自上市以來已實施13次分紅,累計現金分紅達15.44億元,分紅率為13.32%。
其中,2020年至2024年,東山精密的分紅規模均過億,分紅金額分別為1.71億元、3.41億元、1.87億元、4.25億元、1.19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袁氏家族的資本布局不單單只有東山精密,袁永剛與妻子王文娟還是另外兩家上市公司藍盾光電、安孚科技的實際控制人。截至7月2日收盤,藍盾光電、安孚科技的最新市值分別為48.04億元、62.3億元。
另據同花順ifind顯示,截至6月12日,袁永剛、王文娟於藍盾光電的持股比例分別為23.97%、0.01%;截至5月19日,袁永剛、王文娟於安孚科技的控股比例分別為9.77%、2.89%。
頻頻施展「併購術」,袁氏家族化身「資本獵手」
回溯東山精密的創業脈絡,時間需撥回上世紀八十年代。彼時,袁富根在蘇州東山鎮創辦了東山鈑金這家小型鈑金和衝壓工廠。天眼查顯示,1998年,蘇州市東山鈑金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掛牌成立。歷經數次更名,東山鈑金最終蛻變為如今業界知名的東山精密。
作為袁富根膝下的兩個兒子,袁永剛、袁永峰很早便進入公司歷練。財報顯示,袁永剛在公司內歷任市場部部長、副經理、副董事長等要職,而袁永峰則擔任過製造部部長、監事等職務。
進入21世紀,隨著袁富根逐步淡出管理一線,第二代接班人全面接棒。回顧過往,與公司幾乎一同成長的袁永剛曾感慨萬千,「東山精密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績,源自對老一輩創新和奮鬥信念的傳承「。
袁永剛透露,受限於資金、設備及技術水平,東山鈑金在創業初期只能從最簡單的金屬加工業務做起。然而,父輩們憑藉著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執著追求,成功度過了創業初期的艱難歲月,並在行業內逐步樹立了良好的口碑、信譽,積累了堅實的客戶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在袁氏父子三人中,袁永剛尤其擅長資本運作。2004年深交所中小板開市之際,時任公司掌門人的袁富根敏銳地意識到,企業想有所突破、實現跨越式發展,必須藉助於資本市場的力量。於是,袁富根將推動公司上市的重任交給了兒子袁永剛。
在袁永剛的運作下,蘇州市東山鈑金有限責任公司後續整體變更為蘇州東山精密製造股份有限公司,並通過引入戰略投資、改組董事會等舉措構建現代化治理體系。2010年4月,東山精密在深交所掛牌上市,藉此成功登陸a股資本市場。
除了推動公司上市外,袁永剛還頻頻通過併購進一步壯大公司的業務版圖。2016年至2018年期間,東山精密先後收購了納斯達克上市公司mflex和偉創力旗下的印刷電路板企業multek,藉此成功切入行業門檻更高、技術性更強、發展前景更廣闊的電子電路行業。
2023年,東山精密繼續加大收購力度,相繼將蘇州晶端、美國aranda工廠納入麾下。今年5月,東山精密發布公告稱,其子公司dsbj pte. ltd擬參與gmd集團100%股權的收購及債務重組項目,交易總金額約為1億歐元(摺合人民幣約8.14億元)。
僅僅一個月後,袁永剛再度施展「併購術」:公司擬通過全資子公司香港超毅以現金方式收購索爾思光電100%股份,同時擬認購目標公司不超過10億元可轉債,合計交易金額高達59.35億元。
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與發展,東山精密已成長為一家現代化的跨國企業集團。通過內生增長與外延併購相結合的方式,公司不斷深耕拓展、優化主業,逐步形成了電子電路、光電顯示和精密製造三大核心業務板塊。
在電子電路領域,東山精密已成為全球第二的柔性線路板企業和全球第三的印刷電路板企業。依託在消費電子、通信設備行業積累的技術優勢,東山精密近年來還積極開拓新能源汽車這一全新賽道,逐步構建起以消費電子和新能源汽車為核心的產業發展格局。
如今,東山精密已贏得全球眾多頂尖客戶的青睞,積累了豐富的優質客戶資源,客戶群體廣泛涉及消費電子、新能源汽車、通信設備等多個行業。
凈利潤連續兩年下滑,毛利率指標承壓
儘管袁富根家族今年在《2025新財富500創富榜》上大放異彩,但公司去年交出的財務成績單卻難言出色。
財報顯示,2024年,東山精密斬獲營收367.7億元,相較上年的336.51億元實現9.27%的增長。
從產品收入結構來看,電子電路產品、觸控面板及液晶顯示模組、精密組件產品、led顯示器件以及其他業務,去年分別為公司貢獻67.45%、17.32%、12.35%、2.09%、0.79%的收入。
然而,與營收增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東山精密的凈利潤指標卻遭遇了不小的挑戰。2024年,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10.86億元,與上年的19.65億元相比暴跌44.74%。
而將時間軸進一步拉長可知,這已是東山精密自2023年歸母凈利潤下降17.05%之後,連續第二年出現歸母凈利潤下滑的情況。
與此同時,東山精密的毛利率也呈現出連續多年下滑的態勢。2023年,公司的毛利率從上一年的17.6%降至15.18%,而到了去年,公司的毛利率進一步降至14.02%,甚至不及2021年的14.67%。
具體來看,作為公司營收支柱、撐起近七成收入的電子電路產品,去年的毛利率為18.34%,同比下降2.45個百分點。此外,公司led顯示器件板塊去年的毛利率低至-40.94%,同比更是下降14.27個百分點。
對於去年的業績表現,東山精密解釋稱,主要是基於謹慎性原則,公司對led業務優化運營管理,對部分低效設備進行整合和優化,產生1.64億資產處置損失,並對led業務相關資產計提了5.95億資產減值損失。
在4月25日的「進門財經」電話會議上,東山精密還表示,2024年,公司電子電路營收保持穩定增長;led受市場環境影響,減虧目標未能達成;觸控顯示和精密製造事業部盈利拐點已經出現,但是扣除基地整合產生的相關費用後基本打平。
不過,即便剔除了前述部分因素的影響,東山精密去年的凈利潤相較於上年仍出現了下滑,降幅約為5%。
進入2025年,東山精密的業績有所回暖,營收、凈利潤指標實現了雙增長。其中,公司的營收同比增長11.07%至86.02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57.55%至4.56億元。
東山精密透露,2025年一季度,公司的led業務方面雖尚未實現扭虧,但同比減虧規模達數千萬元。公司將持續推進產品結構升級,加大高附加值產品研發,深化與優質客戶合作,力爭年內實現大幅減虧,爭取季度扭虧。
至於觸控顯示業務,東山精密稱,該業務下游覆蓋消費電子與汽車領域,其中消費電子行業前兩年因去庫存導致需求低迷。自2024年起,下游市場逐步回暖,公司重點開拓的大客戶於下半年進入量產階段,帶動業務盈利能力顯著改善。隨著2025年大客戶訂單持續放量,預計全年營收與利潤將實現雙增長。
有關東山精密和袁富根家族的後續發展,雷達財經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