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位高、虹吸能力強,各大總部與省會城市一直以來在金融業上要比其他類型城市更為強勢,包括其資金的總量規模與增長趨勢都能整體更勝一籌的。然而去年因相關監管部門出手治理各類虛增資金活動讓這些高能級城市在資金增長上遭遇了滑鐵盧,增速連續創新低。
今年四五月份應該是金融擠水周期結束了,從各城市的金融存款同比增速來看確實是有逐步提升的態勢,但有意思的是大多數高能級城市漲勢還是一般哦,不信來看十強城市在5月的走向。
2025年5月全國金融存款同比增長了8.3%,這應該是近一年來難得可上8%以上增幅的月份之一了,看樣子金融擠水的效應確實在逐漸褪去,全國資金運行恢復上行了。
然而有趣的是資金總量十強城市居然無一能達到8%的增幅,更別說可跑贏全國平均增速了,要知道這十大城市主要就是高能級城市構成的,在往年那都是資金增長非常強勁的,怎麼在全國金融存款增速開始抬升之時就這麼難有大起色呢?
可能主要還是高能級城市的金融許可權相對偏高,所以在高息攬儲、空轉等虛增資金等活動也可能就更多一點吧,故而在本輪治理整頓中受到衝擊更大,今年四五月份是開始恢復,但也要與上年擠水的過程一樣也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
那為何蘇州作為普通地市怎麼也受金融擠水影響大而漲勢一般呢?這應該與其的民間資金流動性強,與金融機構互動頻繁而也就產生更多虛增資金活動有關吧,這點看溫州、紹興等浙江地市的資金走勢也是很相近的,整體漲勢與高能級城市都沒啥差異了。
蘇州市因此金融存款在5月末只能達到5.68萬億而被增長更穩健的重慶市所超,國內排名也就降至第9位了。不過再回顧蘇州前幾個月的增速就會發現它在5月5.1%的同比增幅是有明顯加快的,說明其擠水效應也是在逐步褪去之中。
深圳、杭州、南京、天津這四城在5月的走勢也是與蘇州一樣,是環比提升中,其中杭州的資金增速總算再次回到6%以上了,而南京市增速已可達較高的7.2%了,深圳則因有5%的增幅而因此金融存款總算是跨上了14萬億台階了。
而像北京、上海、成都與重慶等市雖然相較上月是有略微增速下降的,但相較年初之時同樣也是有抬升趨勢的要與它們相對低潮時期相比更是非常高的漲幅了哦,尤其以成都與重慶在5月份都已有7.5%以上的增幅為最突出,重慶市這不就超過了蘇州而實現進位了嘛。
不過還是有意外發生的,那就是廣州市哦!在上個月廣州市好不容易實現環比回升2%以上而達到了3.5%的同比增速,誰承想到5月份居然又突然下行了,居然只有0.5%增幅,這跌宕實在有點太大了吧?
這也讓廣州市的金融存款還是在9.2萬億左右徘徊,不僅被深圳進一步甩開了而且也被復甦更快的杭州市又縮小了不少差距了哦,至於為何會有如此低迷狀態暫時還難以判斷,再繼續觀察幾個月再說吧。
當然廣州這樣的情況只能說是意外,總體上各大城市的資金運行從近兩月來看都是在穩步復甦中的,正逐漸擺脫擠水的影響而回到正常增長軌道上去,所以相信在六七月份它們的增長情況應該會是更好的,大家說是吧?
來看下錶,詳細了解十強城市在今年5月的金融存款具體運行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