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5月19日訊(記者 王晨)5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與中國證監會聯合發布《關於支持發行科技創新債券有關事宜的公告》,旨在通過創新金融工具進一步疏通科技企業融資渠道。
新政出台後,短短9天時間,首批科創債項目就馬不停蹄啟動發行。據記者統計,發行公告日在5月7日至5月16日期間的,共有100隻科創債,計劃發行總規模2458.55億元。新政新增支持商業銀行、證券公司、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等金融機構發行科技創新債券,在這期間,共有14家券商累計公告發行18隻科創債,計劃發行規模256億元,其中,中信證券(2隻共20億)、國泰海通(2隻共20億)、招商證券(3隻共50億)發行了多隻科創債。
在這一輪發行熱潮中,券商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中介,其承銷能力與市場策略備受關注。記者根據wind數據,整理出新政後首批公告發行的科創債主承銷商排名。從發行規模到項目數量,頭部券商展現出強勁實力,中信建投、華泰證券、中信證券、中金公司等表現尤為亮眼。中小券商亦在積極搶灘,部分券商如東方證券、光大證券實現突圍。
頭部券商「碾壓式」開局
中信建投、華泰證券、中金公司等頭部券商在計劃發行總額和主承銷項目數上領先,反映出頭部券商在資源獲取、客戶基礎、專業能力等方面優勢明顯,市場份額向頭部集中。
在計劃發行規模方面,共有7家券商主承銷的科創債計劃發行規模突破800億,分別是中信建投(1081億)、華泰證券(1000億)、中金公司(991.5億)、中信證券(987億)、招商證券(894億)、國泰海通(889億)以及廣發證券(855億)。
中信建投以1081億元的承銷總額穩居榜首,成為新政後主承銷科創債計劃發行規模突破千億的券商,這一數字占首批科創債總規模的近四成。值得注意的是,中信建投主承銷的20個項目單均規模高54億元,顯示出其在大型科創債項目上的優勢。
以具體項目為例,中信建投證券作為牽頭主承銷商及簿記管理人,助力中國石化集團資本有限公司成功發行新一期科技創新公司債券。在發行過程中,中信建投證券積極對接外部投資者,展開全面且深入的市場詢價,最終認購倍數創央企資本公司同期限科技創新公司債券發行利率歷史新低。
華泰證券主承銷科創債計劃發行規模同樣突破千萬,項目數相對少,顯示在大型優質科創債項目上具備競爭優勢,專註於承攬大規模項目,體現其在特定項目上的攻堅能力和資源整合能力。而華泰聯合證券主承銷9單科創債項目,計劃發行規模177億元。值得一提的是,華泰證券還助力國開行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首批3隻科創債,合計規模200億元。
若以項目數量來看,中信證券則以23單的主承銷項目數拔得頭籌。儘管其承銷總額(987億)略低於中信建投(1081億元),但項目覆蓋範圍更廣,單均規模約為43億元,體現了「多點開花」的策略。在支持地方國企創新方面,中信證券表現亮眼。近期,中信證券作為牽頭主承銷商,協助長江產業投資集團發行14億元科技創新公司債券,這是是湖北省屬國企首單併購科創債。
中信證券作為牽頭主承銷商協助長江產業集團從研發投入、科創收入、專利數量等多個角度共同論證其科技創新屬性,協助其以科創企業身份成功發行公司債券,推動更多資本市場金融資源配置到科技創新實體經濟領域。
頭部券商的競爭格局中,中金公司以991.5億元的計劃發行規模位列第三,主承銷項目數18單。招商證券以894.15億元的規模、11單項目數位列第五。國泰海通以889億元的承銷規模和19單項目數同樣處於前列,單均規模約46.8億元。廣發證券主承銷的科創債計劃發行規模同樣突破800億,為855億,主承銷科創債項目數為9單。
中小券商突圍搶灘,多家不止一單
值得關注的是,部分中小券商也在積極突圍搶灘,許多中小券商主承銷了不止一個科創債項目。例如,東方證券以632.5億元規模承銷8單項目,僅次於廣發證券之後,單均規模近80億元,成為中型券商表現最亮眼的機構。還有部分中小券商實現了零的突破。
光大證券主承銷科創債項目數量5個,主承銷科創債計劃發行規模500億
平安證券主承銷科創債項目數量5個,主承銷科創債計劃發行規模339億
興業證券主承銷科創債項目數量4個,主承銷科創債計劃發行規模235億
國開證券主承銷科創債項目數量5個,主承銷科創債計劃發行規模219.5億
中泰證券主承銷科創債項目數量2個,主承銷科創債計劃發行規模210億
中郵證券主承銷科創債項目數量1個,主承銷科創債計劃發行規模100億
國聯民生承銷保薦主承銷科創債項目數量2個,主承銷科創債計劃發行規模17億
上海證券主承銷科創債項目數量1個,主承銷科創債計劃發行規模8億
西部證券主承銷科創債項目數量2個,主承銷科創債計劃發行規模7億
華安證券主承銷科創債項目數量1個,主承銷科創債計劃發行規模7億
財通證券主承銷科創債項目數量1個,主承銷科創債計劃發行規模7億
民生證券主承銷科創債項目數量1個,主承銷科創債計劃發行規模5億
一些中小券商在項目數量上的積極表現,反映出它們對於市場機遇的敏銳捕捉能力。儘管在資源和規模上可能不及頭部券商,但中型券商通過差異化競爭策略,專註於特定領域或區域的企業,深入挖掘企業的科創潛力,為這些企業提供個性化的承銷服務,從而在科創債承銷市場中分得一杯羹。同時,這也得益於新政的激勵作用,政策鼓勵更多券商參與到科創債承銷業務中來,為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提供了更廣泛的支持。
首批落地後,券商將面臨「新賽點」
隨著首批項目的成功落地,新一輪競爭已經箭在弦上。政策層面,市場普遍預期後續會有更多配套措施出台,比如完善擔保與貼息政策、明確風險分擔工具、細化豁免披露規則等,這無疑會給券商帶來更大操作空間。
從行業趨勢看,單純比拼承銷規模的時代正在過去,現在大家更關注「全鏈條服務能力」,有的券商已經開始探索「發債+投研+併購」的一站式服務模式。
不過挑戰也不容小覷。科創企業普遍存在輕資產、高風險的特點,如何精準評估項目價值,建立有效的風險防控體系,成為擺在所有券商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多家券商表示,將堅守服務實體經濟的初心使命,深入貫徹金融服務國家戰略,聚焦科技創新戰略布局。未來,會充分發揮自身牌照、專業、資源等優勢,積極響應政策號召,不斷加大對科創企業和科創用途資金需求的支持力度。同時,持續在債券市場創新,助力構建多層次債券市場,推動金融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債券市場發展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