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安全 「YU」你同行
智慧玩梗 拒絕惡意
玩笑有度
安全無域
網警蜀黍在此提醒大家,在「整蠱」「搞怪」的同時,在網路安全這件事上,也別忘了保持警惕。接下來,和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如何在網路世界中保護自己的建議。時刻記住:網路安全,不容玩笑!
安全防護
1. 警惕常見風險
- 惡意軟體:偽裝成搞笑頁面的鏈接可能攜帶病毒、勒索軟體或間諜程序。
- 釣魚攻擊:模仿登錄頁面的鏈接會竊取賬號密碼(如虛假的「你被整蠱了!請登錄查看」)。
- 隱私泄露:點擊鏈接可能導致位置、設備信息等數據被收集。
- 社交工程:誘導分享個人信息(如「輸入名字生成整蠱證書」)。
- 虛假通知:「你的電腦已被感染!」(模仿殺毒軟體彈窗);「系統即將自毀,倒計時10秒…」(假的藍屏或關機提示);「你被監控了!點擊查看是誰在偷看你」(誘導點擊); 「你的賬號異常,立即驗證!」(釣魚網站竊取密碼);「恭喜中獎!點擊領取」(誘導下載惡意軟體);「緊急安全更新,立即安裝」(捆綁病毒或勒索軟體)。
2. 安全建議
- 驗證來源:只點擊可信賴的人或平台發送的鏈接,看到奇怪彈窗,先別急著點,確認可靠的鏈接來源。
- 檢查URL:懸停滑鼠查看真實網址,警惕拼寫錯誤的域名。
- 使用安全工具:瀏覽器插件可掃描鏈接風險。
- 觀察行為異常:真通知不會強制你立即操作(如「5秒內點擊,否則封號」)。真系統更新通常通過官方渠道。
- 勿輕信「緊急」提示:「整蠱」常用「緊急」「限時」「最後一次警告」等話術製造恐慌。
- 限制許可權:避免要求攝像頭、位置等敏感許可權。
- 虛擬機/沙盒:測試可疑鏈接可在隔離環境中運行(如 Sandboxie)。
3. 企業/組織的注意事項
- 內部提醒:提前通知員工警惕釣魚郵件。
- 網路監控:加強異常流量檢測(如短時間內的密集鏈接訪問)。
- 應急預案:明確惡意鏈接的彙報流程,及時隔離受感染設備。
4. 如果已經中招怎麼辦?
- 立即斷網 :防止惡意軟體擴散或數據外泄。
- 運行殺毒掃描:使用殺毒軟體全盤查殺。
- 修改密碼 :如果輸入過賬號密碼,儘快更改並啟用兩步驗證(2FA)。
- 通知相關人員:如果是企業設備,報告技術部門;如果是社交賬號被盜,提醒好友勿信詐騙信息。
虛假通知可能是朋友間的玩笑,但也可能是黑客的陷阱。保持警惕、核實來源、不輕易點擊,才能安全享受幽默樂趣!如果發現惡意行為,立即採取安全措施減少損失。
謠言防護
1.常見謠言類型及危害
- 惡作劇類: 「某公司倒閉/名人去世」(如「XX明星官宣離婚」假消息),「免費領紅包/抽獎活動」(誘導轉發或收集個人信息),「明天放假/學校停課」(模仿官方通知的虛假通告)。
- 高風險類: 「某地發生恐怖襲擊/疫情爆發」(引發社會恐慌,可能被警方追責),「某軟體含病毒,趕緊卸載」(詆毀企業,可能涉及商業誹謗),「轉發此消息可保平安/詛咒」(社交工程騙局,收集用戶數據)。
2. 如何識別謠言?
- 核查來源:以官方發布信息為準,警惕「朋友的朋友說」「內部消息」等模糊來源。
- 檢查細節:虛假信息常存在時間錯誤、邏輯矛盾或誇張表述(如「全國斷網24小時」), 圖片/視頻可能被PS或AI合成,可反向搜圖驗證。
- 觀察傳播模式:謠言往往要求「速轉」「不轉不是中國人」等情緒化話術,查看評論區,若多人質疑或官方闢謠,則需謹慎。
3. 防範與應對措施
- 個人用戶:看到「勁爆消息」先冷靜,等官方確認後再行動。
- 企業/機構:提醒員工警惕惡作劇信息,關注社交媒體上與企業相關的謠言,及時官方回應,若遭遇惡意造謠,保存證據並聯繫律師處理。
- 善用闢謠工具:搜索引擎輸入「事件關鍵詞+闢謠」(如「斷網 闢謠」)。
- 舉報不良信息:若發現虛假信息,請隨手截圖,通過官方渠道舉報!
網路不是法外之地,玩笑需有度,造謠必擔責。做到三不:不輕信、不盲傳、不觸法。用創意「整蠱」代替虛假信息,讓幽默更安心!
安全防線要拉滿
讓我們像分辨玩笑一樣警惕網路陷阱,思來源、思動機、思後果。 避免「玩笑」變「危機」,讓網路空間「娛」而不愚!
來源:公安部網安局
責任編輯:吳沅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