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等關稅」重挫「果鏈」相關企業。4月9日A股收盤,4500多家公司飄紅上漲,但多家「果鏈」上市公司仍處於下跌趨勢。其中,立訊精密(002475.SZ)下跌1.10%、領益智造(002600.SZ)下跌1.46%、藍思科技(300433.SZ)下跌2.18%。
南都灣財社記者注意到,自美方宣布對所有貿易夥伴徵收所謂「對等關稅」以來,這三家「果鏈」龍頭均已累計下跌20%左右,市場普遍認為這主要是受到「對等關稅」政策的影響。為此,三家「果鏈」龍頭近日也先後緊急回應了「對等關稅」對公司經營的影響。
此外,另一家「果鏈」概念股工業富聯,在連續兩個跌停後,今日收盤(4月9日)上漲5.76%,似乎也預示著「果鏈」概念股的觸底反彈。
「果鏈」企業強調以全球化能力應對關稅變化
4月8日,立訊精密拋出了一份回購計劃,擬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已發行的部分人民幣普通股(A股)股票,回購資金總額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不超過人民幣20億元。這一舉措也被認為是回應「對等關稅」對公司股價的影響,穩定投資者的信心。
4月6日晚間,在節後開盤前,立訊精密方面便已緊急回應稱,公司已通過全球產能布局等控制風險,受「對等關稅」影響有限。
立訊精密稱:「首先,在全球經濟複雜多變的背景下,公司始終將風險控制前置到戰略決策中,通過多元化客戶結構、全球產能布局和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降低單一市場波動和地緣不確定性(對公司)的影響。其次,目前具體稅率、關稅豁免的申報和裁決等情況還不太明確,但可以確定的是,在電子製造業供應鏈企業中,通常與客戶商定採用FOB模式,供應鏈企業不需要承擔關稅,關稅由進口商(客戶)承擔。」
4月7日,領益智造方面也回應稱,已通過全球產能布局,對沖國際貿易不確定性影響。「公司位於產業鏈中上游環節,主要產品出口通過國內保稅區完成,有效規避關稅風險,具備消化供應鏈波動的強大能力。在歷次行業震蕩中,以強大的交付能力保證份額增長。此外,領益在材料能力和料號數量上具備強大優勢,在大客戶端地位不斷加強,正在承接更多業務。」
據介紹,在國際化布局方面,領益智造在全球擁有58個生產及服務據點及8個精品組裝基地,包括土耳其、巴西、印度、美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快速響應客戶需求,全面實現本土化運營、產品全球化交付。
藍思科技方面同樣強調了其全球化方面的能力,也拋出了一份股份回購計劃,擬回購5億元-10億元公司股份,用於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計劃。
應對關稅政策的變化,藍思科技方面表示,公司在全球擁有9個研發和生產基地,包括位於越南、泰國、墨西哥的生產基地及多個國際辦公駐點。而關稅不是海外布局的唯一考量,這種貼近市場、分散風險的布局邏輯,不僅降低物流與人力成本,更使公司深度嵌入客戶的全球供應鏈體系。同時,藍思科技的大部分出口通過國內保稅區完成,與海外客戶交易則採用離岸價或向客戶收取運費,交貨到指定目的地,由進口方客戶承擔關稅繳納,這些規避關稅波動風險。
工業富聯在回應南都灣財社記者時也表示,當前全球貿易局勢複雜多變,產業格局正經歷深度調整。公司已積累多年全球化運營經驗,並在全球各地構建完備的產能布局,產能已涵蓋中國大陸、美國、墨西哥、及亞洲其他地區和歐洲等地,可根據客戶需求靈活調度產能布局,以應對市場及關稅政策變化,並具備區域化在地生產AI相關產品的能力。
蘋果公司和消費者或將承擔關稅帶來的價格漲幅
「對等關稅」對「果鏈」的影響,中銀證券在研報中指出,目前主要「果鏈」企業的毛利率約10%~15%,進一步向下壓縮空間有限,「果鏈」企業不可能虧本接單,關稅帶來的價格漲幅預計將由蘋果公司和消費者承擔。
市場調研機構TechInsights在報告中指出,「對等關稅」將對在印度和中國組裝並銷往美國的iPhone手機造成衝擊。「蘋果公司或將通過提高iPhone售價轉嫁關稅成本,也可能被迫壓縮利潤空間,或兩者兼施。而中國、印度和巴西是iPhone組裝的三大核心基地,蘋果公司短期內難以大幅拓展其他地區產能。鑒於當前組裝高度依賴中印的現狀,iPhone17系列或將漲價。」
中信證券的研報指出,「對等關稅」預計對「果鏈」影響有限,建議關注後續果鏈關稅調整或豁免預期,此刻不必悲觀。中信證券方面認為,考慮此前蘋果計劃未來4年在美國投資5000億美元,新增2萬個工作崗位,後續蘋果相關產品的關稅豁免或關稅調整預期較強。
華安證券也持類似觀點,認為蘋果仍有較高的關稅豁免可能性,而且即使最終仍受關稅影響,總體也可能處於可控範疇。
華安證券撰文指出,從對等關稅的徵收地區來看,蘋果鏈主要廠商基本會被覆蓋到,部分墨西哥廠區或無影響。假設如果蘋果相關關稅後續無法被豁免,讓供應鏈獨立承擔不太現實,更大的可能性是蘋果提高美國地區的產品售價,以部分抵消關稅的負面影響,對蘋果供應鏈的影響可能會體現在蘋果硬體總量及產品年降壓力上。
華安證券方面表示,以iPhone 為例,可以大概預估對供應鏈的影響程度,預計美國地區佔iPhone出貨量的25%~30%,假設美國區域出貨量減少10%-20%,對iPhone總出貨量的影響在3%-6%,以蘋果每年2.3億部的數量估算,絕對值影響在700-1400萬左右,總體影響可控。
采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