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官方證實介入李嘉誠港口出售交易,收購併非單純的商業行為

在中國官方介入審查李嘉誠出售港口一事後,美國國務院給出了回應,再次證明美國官方早就已經深度介入這筆交易。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布魯斯表示,對中國不滿長和出售巴拿馬港口並不感到意外,因為這將削弱中國對巴拿馬運河地區的控制。發言人同時表示:美國政府樂見美國投資者拿到巴拿馬港口公司的控股權,也就是拿下巴拿馬運河兩端的巴爾博亞港和克里斯托巴爾港。

美方的表態,從官方層面證明,長和出售港口給美國貝萊德集團,就是一筆赤裸裸的政治交易,是在美國政府和商界的聯合施壓下,李嘉誠為了避免淪為中美競爭的犧牲品,對旗下資產展開的緊急拋售行為。雖然有些人認為李嘉誠的拋售從商業邏輯上無可厚非,但是卻完全忽視了中國的利益和安全。

作為這次購買長和港口的主導方,貝萊德集團跟美國政府關係極為密切。貝萊德不僅僅管理全球範圍內的11萬億美元資產,還跟美聯儲、美國財政部有著深度合作,幫助美國官方管理各種資產。

特朗普上台以來,多次將巴拿馬運河與中國相關聯,稱「運河被中國影響和控制,威脅美國國家安全」,並威脅「以動武為代價收回運河主權」,為貝萊德收購港口製造輿論和政治氛圍。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貝萊德集團董事長芬克聯繫了白宮,表示如果貝萊德收購相關港口,就沒有必要對它們進行強行接管。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有知情人士透露,芬克與特朗普、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等人通了電話,最終得到了美國政府的支持。「如果沒有特朗普的支持,貝萊德就不會向前推進收購港口。」上述知情人士這樣說。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近期屢次在全球航運上向中國發難,企圖打擊甚至摧毀中國的全球海運事業。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近日發布政策,決定對中國海運運營商及使用相關企業徵收高額費用,單船單次費用最高可達500萬美元,還對進入美國港口的中國製造船隻單次最高收取150萬美元的「服務費」。

在這種大背景下,如果李嘉誠真的把那幾十個港口賣給美國貝萊德,那麼以後中國的船隻停泊那些港口時,完全有可能被美國徵收高額費用,甚至直接被拒絕停靠港口。要是這種情況真的發生,李嘉誠出售港口是不是為虎作倀呢?

從這個意義上,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向李嘉誠下手,表示將依法審查長和出售港口一事,也就不足為奇了。

總體來看,從美國政府的一系列言行以及貝萊德與美國政府的關係來看,貝萊德收購長和的港口這筆大交易中,美國政府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此次收購併非單純的商業行為,而是摻雜了政治因素和地緣政治博弈的考量。

最終,這筆交易走向何方,取決於中美兩國的博弈。李嘉誠聰明一世,有可能在晚年栽個大跟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