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復宏漢霖發布了2024年度業績:營業收約57.244億元,同比增長6.1%;凈利潤達8.205億元,同比增長50.3%,連續兩年實現全年盈利。
去年,復星醫藥私有化復宏漢霖失敗曾引發討論。事實證明,復宏漢霖的股東沒有看錯,這是個能在未來帶來更多收益的公司。
復宏漢霖的收入主要來自6款已上市品種,合計約收入49.3億元,同比增長8.3%。最大的引擎依舊是曲妥珠單抗生物類似葯「漢曲優」,去年銷售額28.1億元,佔總營收盤子一半多;PD-1「漢斯狀」即使在內卷嚴重的紅海市場也沒被落下,2024全年收入13.1億元,增長17.2%。
在本土Biotech中,自建商業化團隊推廣能取得這份成績,已經十分不錯了。
但在復宏漢霖的業績會上,關注最多的話題並不是公司如何保證營收高速增長,而是還在籌劃中的「全國生物類似葯集采」。復宏漢霖目前4款上市藥品是生物類似葯,集采勢必影響整個營收盤子。
3月25日,復宏漢霖高層對此回應:「生物葯集采降價幅度將會很溫和,公司對後續業績還是很有信心。」
業務面真正的「大考」,才剛剛開始!
1月14日,安徽省醫保局召開全省醫療保障工作會議,其中提到將「牽頭全國生物藥品聯盟集采」,這一提法引起全行業的焦慮。
國內利妥昔單抗、貝伐珠單抗、曲妥珠單抗、阿達木單抗四個品種的確已經積累了不少生物類似葯產品,但此前僅有利妥昔單抗一個品種進行過地方集采。2022年,廣東聯盟利妥昔單抗集采後,該葯在醫院的銷售額同比下降了10.6%。
復宏漢霖手裡上述四大品種都有上市產品,因此就聚集了更多的關注。2024年,復宏漢霖的利妥昔單抗「漢利康」銷售額5.2億元,阿達木單抗「漢達遠」銷售額4010萬元,貝伐珠單抗「漢貝泰」銷售額1.97億元,佔總盤子的比重都不算大。只有「漢曲優」才是關鍵。
2024年,「漢曲優」全球銷售額約28.1億元,儘管海外銷售佔據一定比例,但重點市場依然在中國。一旦參與集采,復宏漢霖還能不能「以價換量」?公司對此表示樂觀,認為外界擔心集采降價,主要是此前化學葯降價太多造成的陰影。
業績會上,復宏漢霖高管表示:生物葯集採的降價邏輯全然不同,「降價幅度將會很小」。公司還表示:「真正帶量集采,可能從明年才逐漸開始。」
短期看,復宏漢霖必須關注曲妥珠單抗的集采前景。因為公司的PD-1「漢斯狀」的增長似乎初顯疲態。
復宏漢霖對PD-1的規劃是差異化覆蓋適應症,目前斯魯利單抗已經獲批MSI-H、非小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等五個適應症,其中真正體現差異化優勢的是2023年獲批的一線治療小細胞肺癌。當年斯魯利單抗的銷售額陡然拉升了230%。但2023年底獲批的食管鱗癌適應症沒能帶來太大的驚喜,這導致2024年「漢斯狀」增長回歸行業水準。
「漢斯狀」去年實現收入13.1億元,正好卡在恆瑞、百濟、信達、君實四大家之後,站住PD-1第二梯隊首位,這正是差異化布局的結果。PD-1內卷是行業逃不開的話題,只有不斷開拓新適應症,才有可能帶來爆髮式增長。
目前,復宏漢霖正在圍繞斯魯利單抗開發聯用化療、VEGF等的新適應症。公司在業績會上表示:「一些大III期臨床資產從靶點上來說並不亮眼,但是都可以對標已上市的大葯,並在適應症方面有所差異。」比如,k葯等沒攻克的小細胞肺癌和胃癌新輔助。
復宏漢霖能否在「集采大刀」砍下來之前,把核心支柱立得更穩,以應對衝擊,這是未來幾年的最大看點。
未來,重寶壓在全球化
在另一條戰線上,復宏漢霖無疑是成功的。
復宏漢霖很早就把重心放在了國際化上。和其他本土企業不一樣的是,復宏漢霖並不是單純授權產品管線,而是用一款產品打通市場,為後續自家管線鋪路。去年,「漢利康」在秘魯、尼加拉瓜和玻利維亞獲批上市;年底的時候「漢貝泰」又進入了玻利維亞市場。自此實現了四款產品的海外上市。
這表明復宏漢霖的策略是正確的:自己實現註冊核查、上市銷售,藉助已經成功出海的經驗,快速實現海外銷售。
相對來說,「漢曲優」和「漢斯狀」是國際化的重點品種。2024年底,「漢曲優」進入美國市場,成為唯一一個在中美歐三地上市的中國產生物類似葯。當然目前貢獻美國市場的銷售額還很少。整體上,2024年「漢曲優」海外銷售同比增長了27%,今年如果美國市場打開局面,銷售增幅必然還將擴大。
PD-1「漢斯狀」今年2月進入歐盟市場,終於打開了海外一個大門戶,成為歐盟唯一一款用於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的PD-1。今年,美歐等重點市場的銷售推進速度可能會決定復宏漢霖的最終業績表現。
復宏漢霖對國外市場份額的野心昭然。年報顯示,其商業化總產能48000升,能常態化供應拉美、北美、歐洲、中東等地。公司還透露,今年更多國際GMP認證還將繼續。
值得注意的是,國外的生物類似葯市場邏輯正在發生變化:去年美國生物類似葯市場分析來看,僅靠低價也不能換量。以市場競爭最充分的阿達木單抗來看,美國市場的類似葯共有9款產品,每款分別有對應的高價與低價版本,市場流通的產品最貴也不過修美樂的95%,但修美樂市場「首席」的地位依舊牢固。
面對這樣贏者通吃的生物類似葯,復宏漢霖在內的中國企業都要順應市場做出對應策略。
目前,公司開啟了「漢斯狀」聯合貝伐珠單抗一線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的國際多中心III期臨床試驗;II期臨床的PD-L1 ADC HLX43;一線治療HER2陽性胃癌的III期HER2雙靶療法,也啟動了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現在,一切都在等待它們變現。
撰稿丨苗苗
編輯丨江芸 賈亭
運營|廿十三
插圖|視覺中國
聲明:健識局原創內容,未經許可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