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楚妤
編輯/cc孫聰穎
2024年9月起,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在全國範圍內廣泛落地。8大類產品的覆蓋、15%—20%的強勁補貼力度,對消費的拉動超越預期。
1月15日,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聯合發布了《關於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了補貼設備類型和補貼幅度。2025年以舊換新政策覆蓋範圍新增手機、平板、智能手錶手環3類數碼產品,要求單件售價不超過6000元,按產品售價的15%給予補貼。每位消費者每類產品可享受補貼一次,且每件不超過500元。1月20日,該政策已經在全國範圍內實施。(詳情見:以舊換新加碼,零售渠道迎來「新基建」能力大PK)
家電以舊換新政策,為經濟增長注入動力。在消費端,這一政策直接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望,促使民眾提前更新換代家電產品。消費者在享受以舊換新補貼時,更願意投入資金選購功能更先進、能效更卓越的新型家電,帶動家電銷售額顯著攀升。
從產業層面看,家電以舊換新極大促進家電企業的生產與研發。企業訂單量增加,生產線加速運轉,有效提升產能利用率,還促使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推出更多契合消費者需求的創新產品,推動整個家電產業的技術升級與結構優化。(詳情見:「以舊換新」政企雙補,今年雙11家電品牌有看點)
此外,家電以舊換新政策也給流通領域帶來積極影響。二手家電回收市場藉此東風蓬勃發展,回收、運輸、拆解等相關產業鏈條不斷完善,創造大量就業崗位,進一步拉動消費,形成經濟增長的良性循環,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賦能 。(詳情見:
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要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3000億元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對此,全國人大代表、海信集團董事長賈少謙表示,在以舊換新推進過程中,目前還存在縣鄉中小商家參與門檻高等問題,建議從國家層面統一各省市以舊換新參與條件,擴大縣鄉中小商家參與範圍,打通以舊換新「梗阻」,讓政策紅利惠及更多消費者,進一步激發縣域經濟活力。(詳情見:「慢笨」海信,如何拉小夥伴上岸?)
2024年以來,在國家鼓勵、地方支持和企業讓利等因素帶動下,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效應持續顯現。「以舊換新政策不僅提振了消費市場,加速了消費升級,還極大推動了綠色節能產品的普及,提升了消費者的生活品質。」賈少謙舉例說,海信在國補政策基礎上,將消費者權益從「以舊換新」升級到「品質換新」,受到消費者的歡迎。去年第四季度,海信家電產品零售額同比增長超過30%。在海信所有銷售的家電產品中,一級能效產品銷售佔比已達到73%,熱銷家電產品呈現出高品質、高能效和高智能特點。(詳情見:首發12大AI智能體,海信AI電視重塑百吋大屏體驗)
「以舊換新政策惠民生、利產業,但落地過程中還存在一些『梗阻』,需要把毛細血管打通,讓每一個細胞都能感受到國家政策帶來的養分滋養。」賈少謙表示,目前國內部分地區對於商家准入範圍有限,部分鄉鎮消費者「進城才能領補貼買家電」,給偏遠地區消費者及老年群體帶來不便。
賈少謙建議,由國家相關部委統一各省市以舊換新參與條件,擴大縣鄉中小商家參與範圍,允許鄉鎮家電個體工商戶參與,保障偏遠地區用戶尤其是老年群體權益,讓他們在家門口就能便捷地享受到補貼活動,讓政策紅利惠及更多消費者,進一步激發縣域經濟活力。(詳情見:2025:消費提振要靠國補還是「看不見的手」?)
此外,政府工作報告還指出,要發揮科技領軍企業龍頭作用,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產學研深度融合能激發全社會的創新活力。」對此,賈少謙表示,企業實驗室是推動企業成為科技創新主體的重要抓手,建議針對企業實驗室建立差異化評價機制,通過制度創新加快產學研深度融合,讓更多科技成果走出「實驗室」,走向「生產線」。
「企業在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中,能夠更好地把握關鍵核心技術的市場需求,市場導向明確、產業化能力強、研發資源整合效率高。」賈少謙表示,多年來海信重視以實驗室為載體的創新能力建設,強化產學研合作和產業鏈協同,實現未來產業重要技術領域的原始創新,更好地推動技術成果孵化和產業化培育。
長期以來,三基色光源發光效率低、高溫色偏等技術瓶頸讓RGB-Mini LED這項新型顯示技術只能停留在實驗室階段。面對顯示行業長期懸而未決的這一世界性難題,海信歷經多年深耕,2024年成功自主研發RGB三維控色液晶顯示技術,並在全球首次實現RGB-Mini LED量產,標誌著我國在新型顯示領域進一步贏得話語權。(詳情見:國補大助力!Vidda用三色激光對LED投影實施「以舊換新」)
賈少謙表示,我國企業實驗室建設仍存在缺少適配的評價機制等問題,建議構建差異化企業實驗室評價體系,以制度創新激發企業實驗室的創新活力。賈少謙建議,針對企業實驗室建立差異化評價機制,加大對企業實驗室「技術產業化率」「成果轉化收益」等考核指標權重,引導企業實驗室在實現技術突破的基礎上,向技術成果高效轉化與產業化培育方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