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振消費注入更多飛翔的能量

在我國經濟穩步回升、向好勢頭不斷鞏固的當下,「大力提振消費」被列為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務。消費與出行緊密相連,在今年初召開的2025年全國民航工作會議上,「服務提消費擴內需」被列為今年民航的七項重點任務之一。為了朝著這一方向前行,各大航空公司正全力以赴通過運力擴容、產品革新、服務升級的「組合拳」,為民航業創造增量,為提振消費注入動能。

加碼運力 人流物流暢無阻

2025年全國民航工作會議披露的數據顯示,2025年全年民航預計完成旅客運輸量7.8億人次、貨郵運輸量950萬噸,較2024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為實現這一目標,各大航空公司不斷加碼運力投放,以期在萬里雲天間繪就「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的生動圖景。

三亞機場航站樓繁忙有序

國際航線是將中國與世界緊密相連的重要紐帶。2月24日,南航新增的烏魯木齊—廣州—吉隆坡往返航線,將烏魯木齊與吉隆坡間的行程縮短至單程8小時。在中馬建交50周年互免簽證政策背景下,這條航線的戰略意義愈發凸顯。它巧妙地串聯起「一帶一路」沿線的烏魯木齊、廣州、吉隆坡三大樞紐,既滿足了馬來西亞赴疆旅遊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又為新疆特色產品進入東南亞市場開闢了一條快速通道,有力地推動了新疆與馬來西亞在經貿、文化及旅遊等多方面的交流。

隨著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國際航線的「上新」熱潮正持續涌動,將中國的開放活力與全球市場緊密相連。自3月21日起,國航將恢復執飛成都天府—東京成田航線;自4月28日起,東航將開通上海浦東—阿布扎比航線,並與當地主基地航企阿提哈德航空實現聯營;自5月7日起,海南航空計劃開通海口—倫敦航線,這將成為海南航空首次開通的海南直飛英國的國際航線。

與此同時,國內航線網路不斷完善,更是在生動地詮釋著流動中國的蓬勃活力。自3月30日起,隨著今年夏秋航季的開啟,首都航空計劃新開涉及雲南、海南、陝西、浙江等多地區的航線共計48條。西部航空將自4月1日起正式開通鄭州—遵義—拉薩新航線,讓旅客在中途經停遵義時感受到這座承載著紅色記憶城市的獨特魅力,抵達拉薩後又可以領略「日光之城」的壯麗風光,開啟「一程多站」的文化之旅。

在客運航線網路不斷拓展的同時,貨運航線也在持續「上新」。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航空物流分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2個月,全國共新開國際航空貨運航線35條,每周增加往返航班超過73個。3月1日,滿載102噸貨物的南航貨機從上海浦東機場順利起飛,12小時後順利抵達加拿大多倫多,標誌著南航物流的上海浦東—溫哥華—多倫多全貨機航線正式開通,填補了華東地區直飛加拿大全貨機航線市場的空白,與南航物流現有的上海浦東至芝加哥、洛杉磯、墨西哥城航線協同互補,構建起覆蓋北美區域的貨運航線網路。3月4日,順豐航空烏魯木齊—伊斯蘭堡國際貨運航線正式開通,成為順豐航空在新疆開通的首條連通巴基斯坦、輻射南亞的貨運航線。3月5日,天津貨航深圳—胡志明市國際貨運航線開通。這些航線的開通,極大地提高了貨物運輸效率,有利於國內商品更快進入國際市場,同時也吸引了更多國際商品進入國內消費市場,豐富了消費者的選擇,促進了消費升級。

順豐航空烏魯木齊—伊斯蘭堡國際貨運航線正式開通

國內貨運則在「時效經濟」方面持續發力。3月4日,順豐航空的一架全貨機從上海浦東機場飛抵成都雙流機場,助力華東經濟圈與西南經濟圈之間的航空物流實現「次晨達」。這不僅為長三角地區的電子元器件、醫療物資、應季生鮮等產業打通了西南供應鏈的快速通道,還助力四川的火鍋小吃、香腸臘肉、川酒川茶、車厘子等獨具特色的「川字型大小」產品能夠在短短24小時內抵達長三角的消費市場。

航空貨運的承載能力也在不斷提升。3月3日,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從鄂州花湖國際機場「搭乘」中亞航空C6650航班前往中東地區,標誌著鄂州花湖機場今年首次保障整車跨境空運的成功。從跨境電商貨物、生鮮貨物、電子產品,到如今的新能源整車,這種變化不僅體現了航空貨運能力的持續提升,更對全球貿易流通產生了積極影響。

創新產品 讓飛行成為優選

如果說完善的航線網路解決了「能否飛」的基礎問題,那麼層出不窮的創新產品則讓「是否選擇飛」的決策變得簡單。當下,航空公司正通過一系列創新,為民航出行注入更高性價比,讓飛行從可選項升級為優選方案。

3月13日,南航推出「樂游春夏」優惠產品,以860元起的價格銷售粵港澳大灣區始發至國內、國際城市的往返優惠套餐。前不久,東航則推出了「趣游卡」,以2400元起的親民價格覆蓋全國、亞洲乃至全球的航線。產品涵蓋「趣游神州」10次、「趣游亞洲」6次和10次、「趣游全球」6次和10次等不同選項,可滿足不同旅客的多樣化出行需求。

近幾年,諸如此類機票預售產品的爆髮式增長,印證了市場對這種創新模式的認可。數據顯示,2024年「雙11」期間,飛豬平台累計售出近100萬張「隨心飛」及機票次卡,刷新曆屆「雙11」交易紀錄。原本是有了出遊需求再去買機票,現在轉變為因購買了機票而產生出遊需求,這種模式既為航空公司帶來了穩定的現金流,也讓消費者以優惠價格錨定未來出行的可能。值得一提的是,此類產品通常航線任選,若未使用可全額退款,讓消費者無須糾結,直接完成購買決策,大幅提高了從認知到購買的轉化效率。

此外,航空公司的產品創新還體現在對細分市場的深耕上,讓不同人群享受到不同優惠。今年初,國航推出了2025版敬老權益卡,在原來國內版、國際和地區版、通用版的基礎上首推國際免簽版,激發「銀髮群體」跨境消費潛力。東航的「惠享出行」則面向首乘、首購和復購旅客推出不同優惠活動,用差異化的優惠吸引不同消費群體。這種精細化運營理念的落地場景還在進一步拓展。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廈航董事長、黨委書記趙東提出,可以針對特定區域國家、不同停留時間的旅客,定製機票消費補貼,如重點客源國機票更優惠、玩得越久機票越便宜等。這樣一來,既能撬動入境旅遊消費,也能為民航業培育增量市場創造條件。

南航關注「銀髮」旅客,為其打造無縫銜接的絲滑中轉體驗

航空公司的創新並未止步於機票產品本身,而是朝著「民航+」的生態化方向持續探索。趙東深刻洞察到「新文旅」對激活內需市場的獨特價值,呼籲以新業態、新載體為旅客創造更多新體驗。除了非遺旅遊、影視劇旅遊、遊戲IP旅遊、旅居養老,演唱會旅遊也是「新文旅」的一個落地場景。當城市舉辦演唱會時,不僅直接刺激本地消費市場,更通過跨區域客流輻射帶動周邊酒店、餐飲、交通等關聯產業發展。為了將演唱會的流量轉化為民航業的增量,航空公司的新產品應運而生。記者在南航App的售票頁面看到了演出展覽專區,旅客通過上傳參加演唱會、音樂節、體育賽事、展會展覽相關憑證,認證成功後即可享受活動地點機票的九折運價優惠,還能得到活動專屬權益大禮。如此一來,通過借力「新文旅」,民航業將打開更為廣闊的市場。

航空公司的這些創新產品不僅在滿足旅客需求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也在不斷挖掘和創造新的市場需求。不過,看似五花八門的產品其實都圍繞一個核心:讓乘機出行成為最具性價比的優選。當旅客發現選擇乘坐飛機出行,不僅能滿足位移需求,還能得到疊加的消費價值時,「是否選擇飛」的決策天平自然會向民航傾斜。

優化服務 激發民航消費活力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航空總人口達到4.7億,已成為全球航空人口最多的國家。近兩年,我國每年新增航空人口保持在4000萬左右。面對持續增長的市場需求,航空公司正通過優化服務架起便捷、舒適的空中橋樑,為提振消費注入新動能。

為將「頭回客」轉化為「回頭客」,民航系統正著力構建首乘旅客服務體系。自2023年底民航局發布《關於首次乘機旅客服務便利化的指導意見》以來,各大航空公司在首乘服務領域開展了積極探索,這其中也包括國際首乘旅客服務。以東航為例,其在國際出行引導區配備了電子或紙質機場旅客出發/到達流程圖,同時為首次出國旅行的旅客提供證照諮詢服務,並做好聯檢通關程序的介紹。2024年9月,南航在CZ8061西安—阿拉木圖航班上開展了「十年築夢長安,飛向美好未來」的國際首乘主題活動,並在西安至杜尚別、阿什哈巴德等中亞航線上持續開發國際首乘服務產品,讓第一次乘坐國際航班走出國門的旅客感受到國際旅程的美好。

服務品質的提升也體現在對細節問題的持續改進上,將痛點問題轉化為提升消費體驗的支點。全國政協委員、春秋航空董事長王煜通過調研發現,外國人對來華入境游仍存在「不願來、不敢來、不方便」三方面問題。要系統性破解這三方面難題,需要多方協同發力。而各大航空公司正積極行動起來,在找准自身發力點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創新。例如,東航在2024年發布的「東方E境」服務產品,就為符合24小時/144小時過境免籤條件的外籍旅客提供了極大便利,有效縮短了他們的入境手續辦理時間。當航空公司把「外籍旅客填寫入境卡耗時過長」這樣的細節痛點轉化為技術解決方案時,看似只是節約了時間成本,實則消除了消費過程中的焦慮感,讓外國遊客更願意再次來中國旅遊,進而對中國旅遊消費市場的繁榮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在北京大興機場的外國旅客

與此同時,數字化浪潮正為民航服務的提質增效注入新動能。尤其是自2024年以來人工智慧(AI)的爆發,讓民航業成為其發展的受益者。在2025年國際消費電子展上,達美航空推出了一款名為「Delta Concierge」的AI助手,旅客可以通過語音或文字與其互動。這款助手旨在為旅客提供主動的建議和指導,初期將發布關於護照即將到期和簽證要求的通知,未來還將根據目的地提供當地天氣等相關信息。與傳統客服系統相比,其創新性在於通過強大的神經網路和自然語言處理演算法實現需求預測,從而提高與旅客的互動質量。

我國航空公司同樣在數智化轉型中加速奔跑。今年1月,國航與火山引擎合作推出的機上網路數智化解決方案,為旅客提供更加豐富的機上網路視聽內容、更為精準的運營服務、更有溫度的出行體驗,進而提高旅客出行滿意度,為民航機上網路數智化運營樹立了新標杆。藉助火山引擎的解決方案,國航期望以機上網路平台短視頻等內容為抓手,進一步增強旅客滿意度和互動黏性。

通過首乘服務吸引新增客群,依託細節優化提升消費體驗,藉助數字技術創造服務價值,各大航空公司正合力編織一張愈發優質的服務網路。出行服務提升一小步,消費信心增強一大步。作為連接世界的空中橋樑,民航業正用有溫度的服務把出行需求轉化為消費動力,為中國經濟注入更多飛翔的能量。(中國民航報 記者方笑)

原標題:《為提振消費注入更多飛翔的能量》

閱讀原文

來源:中國民航報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