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評級結果對比:2023年vs 2024年
前言
esg理念從早期基於宗教教義的道德觀念融入於商業活動,到責任投資的興起,再到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全面推廣,最終形成目前的全面可持續金融實踐。esg的概念於2004年獲得高度關注,從2006年聯合國成立責任投資原則組織(un pri)開始,esg投資逐漸獲得全球的廣泛認可,目前已經成為全球的主流投資策略。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企業追求綠色轉型的背景下,我國也緊跟國際市場的esg發展趨勢,開展生態文明建設,積極推動esg的發展。
房地產行業是我國經濟的支柱產業,是國民經濟運轉的樞紐。目前,我國的房地產行業一方面為國家的經濟增長、就業保障以及基礎建設事業做出巨大貢獻,另一方面其在環境責任等可持續發展方面也面臨很大的挑戰。房地產行業的綠色發展是實現國家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此,房地產行業的公司有責任提高整體的esg治理水平,推動esg的發展。
近年來,在相關政策的影響下,房地產行業的公司愈加重視綠色發展,將綠色理念貫穿於企業經營全過程,房地產行業esg實踐的效果已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聯洲信評(uccr)esg專項小組基於2023年和2024年的評級結果進行分析比對,研究房地產行業整體esg水平的發展和變化。
esg評級結果對比
聯洲信評(uccr)esg專項小組通過對企業官網及巨潮資訊網等來源披露的esg相關報告的情況進行統計,截至2024年8月15日,a股房地產行業主動披露2022年度esg相關報告的上市公司有58家,主動披露2023年度esg相關報告的上市公司有58家。(uccr)esg專項小組以此為樣本,結合聯洲信評esg評級模型及標準,對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兩年的esg績效進行綜合分析和比對。
由於目前上市公司esg信息仍以自願披露為主,缺乏規範格式,部分公司披露的esg相關數據不完整,降低了esg相關議題討論的可比性。以下評級結果是以上市公司披露的esg相關報告和公司年度報告等公開信息為數據來源,評級信息存在不充分等局限性。聯洲信評不對評級報告所記載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作任何保證,評級結果不作為任何投資決策依據,僅作為基本參考。
總體評級結果對比
從圖1和圖2可以看出,2023年、2024年發布esg報告的房地產公司中,獲得aaa和aa評級的公司數量均為0;2024年esg評級結果主要分布在bbb、bb和b之間,2023年esg評級結果主要分布在bb、b和ccc之間。2024年獲評a級的公司有6家,佔比比2023年上升10.22%;2024年獲評bbb級的公司有20家,佔比比2023年上升32.76%;2024年獲評bb級的公司有20家,佔比比2023年上升5.17 %;2024年獲評b級的公司有11家,佔比比2023年下降32.75 %;2024年獲評ccc級的公司有1家,佔比比2023年下降13.8 %;2024年獲評ccc級的公司數量為0,佔比比2023年下降1.72%。可以看出,目前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esg治理的整體發展水平尚可,且2024年被評級的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esg治理的整體發展水平比2023年度有較大上升。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隨著esg相關政策和指引的發布,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重視踐行esg,esg的治理績更好;上市公司更加重視esg報告披露的質量,esg披露的數據質量更好。
圖1: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結果對比(家)
圖2: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結果對比(佔比)
總體分數對比
通過分析兩年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的esg得分情況可知:
2024年esg總分的中位數為58.48,上四分位數為63.95,下四分位數為51.10,四分位差為12.85;2023年esg總分的中位數為44.83,上四分位數為52.64,下四分位數為41.73,四分位差為10.91。總體上2024年esg總分比2023年有較大上升。而e(環境)、s(社會)、g(公司治理)這三個子類的得分的中位數在2024年分別為39.24、53.72、78.71;在2023年則分別為20.85、54.30、71.41, 其中e(環境)的中位數上升非常明顯,2024年同比上升了88.19%,而s(社會)維度的中位數兩年的分數幾乎持平。
圖3:房地產行業esg得分中位數對比
進一步分析發現,受評的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中,2023年、2024年離散程度最高的議題為e(環境),四分位差分別為17.27(2023年)和32.49(2024年);2023年、2024年離散程度最低的議題為g(公司治理),四分位差分別為9.25(2023年)和11.19(2024年)。由此可以看出,近兩年房地產行業的上市公司s(社會)、g(公司治理)方面的治理水平相對比較完善,公司間治理水平差距也較小;而在e(環境)方面的建設公司間建設水平差距較大且存在進一步擴大的態勢。未來房地產行業的上市公司應更加關注e(環境)的建設,提高esg建設的整體效果。
圖4:房地產行業esg得分四分位差對比
按省份分布評級結果對比
2023、2024年均出具esg報告的公司所在的12個省份或直轄市中,esg評級結果整體上升的有8個省市,佔比66.67%;評級結果基本持平的有4個省市,佔比33.33%。
圖5:按省份分布劃分的esg評級結果對比(佔比)
在評級上升的部分省份中,2024年上海市評級為a級的公司佔比比2023年增加了8.33%,評級為bbb級的公司佔比比2023年增加了58.33%,評級為b級的公司佔比比2023年減少了55.31%;廣東省評級為a級的公司佔比比2023年增加了20.00%,評級為bbb級的公司佔比比2023年增加了40.42%;2024年福建省評級為bb級的公司佔比比2023年增加了50.00%,評級為ccc級的公司佔比比2023年減少了33.33%;浙江省評級為bb級的公司佔比比2023年增加了40.00%,評級為ccc級的公司佔比比2023年減少了40.00%。
表1:部分評級上升省份情況(佔比)
按公司規模評級結果對比
根據公司規模分析,發布esg報告的大型上市公司中,2024年評級為a級的公司佔比比2023年增加了12.00%;評級結果為bbb的公司佔比比2023年增加了35.87%;級別在bb級的公司佔比比2023年增加了0.34%;級別在b級的公司佔比比2023年減少了33.19%;級別在ccc級的公司佔比比2023年減少了15.02%。整體上,大型上市公司2024年esg評級結果比2023年有所上升。
圖6:大型上市公司esg評級結果對比(佔比)
在發布esg報告的中型上市公司中,2024年評級結果為bbb級的公司佔比比2023年增加了14.29%;級別在bb級的公司佔比比2023年增加了49.35%;級別在b、ccc和cc級的公司佔比均減少為0.00%。整體上,中型上市公司2024年esg評級結果比2023年有所上升。
圖7:中型上市公司esg評級結果對比(佔比)
按公司性質評級結果對比
根據公司性質分析,在發布esg相關報告的國有企業中,2024年評級為a級的公司佔比比2023年增加了14.29%;評級結果為bbb的公司佔比比2023年增加了38.10%;評級結果為bb的公司與2023年基本持平;評級結果為b的公司佔比比2023年減少了39.01%;評級結果為ccc和cc的公司佔比均減少為0.00%。整體上,2024年國有企業的esg評級結果比2023年有所上升。
圖8:國有企業esg評級結果對比(佔比)
在發布esg報告的民營企業中,2024年評級結果為為bbb的公司佔比比2023年增加了10.42%;級別在bb級的公司佔比比2023年增加了10.42%;評級結果為b的公司與2023年基本持平;評級結果為ccc的公司佔比比2023年減少了22.92%。整體上,2024年民營企業的esg評級結果比2023年略有上升。
圖9:民營企業esg評級結果對比(佔比)
在發布esg報告的外資企業中,2024年評級結果為bbb的公司佔比比2023年增加了50.00%;評級結果為bb的公司佔比比2023年增加了25.00%;級別在b級的公司佔比比2023年減少了75.00%。整體上,2024年外資企業的esg評級結果比2023年有所上升。
圖10:外資企業esg評級結果對比(佔比)
總結
本文通過對比分析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2024年和2023年esg的整體表現,整體上上市公司的esg評級結果較2023年有較大提升。但e(環境)維度的表現略遜色,且公司間環境治理水平差距較大,未來仍需要加強相關投入,提高整體的esg治理水平。
作者:聯洲信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