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市場調查數據——信心回暖風險頗多

過去一年,在保護主義抬頭和地緣政治衝突的背景下,全球經濟的未來實力好壞參半。

在美國,經濟增長具有韌性,但儘管通脹有所降溫,但物價上漲仍繼續擠壓消費者的錢包。歐洲經濟體增長放緩,德國面臨兩年的衰退。在中國,房地產市場問題拖累了消費者信心和經濟增長。

2025年的市場信心

在這種背景下,世界各地的人們對2025年全球經濟有多大信心?

這張圖表來自 Visual Capitalist 的 Dorothy Neufeld,顯示了各國的全球經濟情緒,基於益普索的調查數據,該調查詢問受訪者他們認為 2025 年的全球經濟與 2024 年相比會更強還是更弱。

下面展示了33個不同國家的消費者對全球經濟的看法,這些調查來自2024年10月25日至11月8日對23,721名成年人的調查:

總體而言,消費者對2025年全球經濟略有樂觀,平均有51%的人同意它將比2024年更強勁。

這比去年調查結果增加了一個百分點,去年的調查結果是50/50。

進入2025年,最樂觀的國家在亞洲,尤其是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印度等新興市場,受益於全球供應鏈和人口因素的轉變。此外,預計未來十年印尼和印度的實際GDP增長速度將位居主要經濟體之首。

就中國而言,78%的消費者對全球經濟持樂觀態度,而日本韓國是亞洲對明年全球經濟前景持明顯悲觀態度的兩個國家。

南美洲,最樂觀的國家包括阿根廷秘魯和巴西。在米萊伊總統的領導下,阿根廷在全面削減預算和改革的推動下,實現了12年來首次財政盈餘。隨著通脹率大幅下降,阿根廷人對全球經濟的信心自去年以來顯著增強。

對於美國消費者來說,預期比去年的調查上升了9個百分點,樂觀的佔比達到54%。儘管關稅可能會增加新的價格壓力,但特朗普提出的減稅措施可能有助於支持經濟增長。

相比之下,歐洲國家對全球經濟的看法最為悲觀。在貿易戰一觸即發以及俄烏戰爭造成持續能源價格衝擊的背景下,最悲觀的十個國家中,有七個位於非洲大陸。

2025年的潛在風險

雖然市場信心有所回暖,但不可否認的是,2025年是非常複雜的一年。

德意志銀行2025年全球金融市場調查於2024年12月10日至13日進行,共收到來自全球各地471份回應。以下是2025年主要風險:

1.僅有2%的受訪者認為2025年美國經濟增長率將低於1%,而歐洲的預期平均水平也正是如此。美國的平均預期增長率為2.5%,沒有受訪者認為歐洲將達到或超過這一水平。

2.全球貿易戰被視為2025年最大的可觀察到的風險,其次是科技股暴跌以及對通脹和債券收益率的擔憂。

3.投資者認為特朗普在關稅問題上是認真的,但平均得分為5,這意味著他們認為特朗普不會像競選時承諾的那樣激進。只有6.4%的人認為特朗普會採取更極端的措施(8分及以上)。

4.絕大多數(90%)受訪者認為德國將改革債務剎車政策。但只有12%的人認為改革力度將很大。

5.與2021年相比,2024年美國科技泡沫的可能性較小,但總體數字仍然很高。到2024年,Mag-7(美股七巨頭:英偉達臉書亞馬遜蘋果谷歌微軟特斯拉)的泡沫得分並沒有真正增加,即使今年迄今已攀升72.5%。比特幣的泡沫風險最高,而歐洲股市距離這一風險最遠。

6.2025年,33%的人認為Mag-7會下降,22%的人認為會下降 10% 以上,而67%的人認為會更高,預計平均總體漲幅為 6.8%,儘管低於 2024 年預期的 12.9%

7.預計2025年標準普爾指數將上漲5.2%,其中23%的人認為會下降,23%的人認為會上漲10%以上。絕大多數人(35%)認為漲幅在5%到10%之間,而且比前幾年更加集中。

8.比特幣和英偉達被認為更有可能減半而不是翻倍,尤其是比特幣。然而,分別有24%和28%的人認為它們會翻倍。

9.人工智慧正日益滲透到辦公室,但在過去5個月中,其廣泛使用並沒有增加。

10.美國和歐洲在預期通脹方面存在明顯分歧,美國通脹率將在2024 再次回升,但歐洲通脹率預期自夏季以來大幅下降,並自2021年第四季度以來首次跌破2%。

總而言之,2025年依舊不是值得樂觀的一年。種種客觀證據都證明,今年依舊是非常不確定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