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低空經濟發展司正式亮相。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官網,低空經濟發展司是負責擬訂並組織實施低空經濟發展戰略、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有關政策建議,協調有關重大問題等的職能司局。
所謂低空經濟是以低空空域為依託,航空器為主要載體,涵蓋載人、載貨及其他作業等各種低空飛行活動的綜合經濟形態。它既包括傳統通用航空業態,又融合了以無人機為支撐的低空生產服務方式,是一種容納並推動多領域協調發展的綜合經濟形態,具有明顯的新質生產力特徵。
今年以來,低空經濟熱度不減。此前召開的2024低空裝備產業創新發展大會透露,我國將在粵港澳大灣區探索智能網聯「無人機+汽車」一體化產業發展新模式。工業和信息化部表示,將統籌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和無人機產業的基礎和優勢,在空地一體立體交通網建設方面積極探索,推動低空裝備規模化應用和低空產業集聚化發展。
低空經濟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通過信息化、數字化管理技術賦能,與更多經濟社會活動相融合,具有明顯的新質生產力特徵,發展空間廣闊。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打造生物製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近段時間,國內不少地方搶抓機遇探索低空經濟發展新模式、新路徑。
當前,低空經濟已成為國家聚力發展的產業新賽道,廣州、深圳等城市低空迎來密集試飛。大力推進航空產業布局建設,促進低空經濟發展,積極培育壯大低空經濟主體,科技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助力低空經濟創新生態加快形成,全力打造低空經濟發展樣板已經成為當務之急。2023年我國低空經濟規模已超5000億元。據測算,2030年有望達到2萬億元。這一場從生產力到生產關係的全面革新正在逐步凝聚共識、奮力起飛。
目前,空域管理精細化水平低導致「無路飛」,無人機態勢感知難導致「看不見」,引導控制能力弱導致「管不住」是無人機產業發展面臨的最大問題。因此,地方政府應牽頭建立一個集無人機監管服務運營於一體的統一平台,強化對無人機的監管。這一方面需持續加快推進低空空域改革,優化完善空域使用審批程序,提升低空空域使用的便捷性;另一方面行業發展也需要產業鏈各方共同努力,一起打造低空經濟應用場景、打通低空空域規範運用的關鍵環節,共同推動低空數字經濟助力社會治理水平,賦能各行業高效發展。
作為新質生產力的代表,低空經濟是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重要選擇,也是全球競逐的重要戰略新興產業方向。儘快建立健全低空領域行業標準體系,保障低空飛行的安全有序,對以往有關無人機的法律規章進行重新認識、梳理,深入研究低空安全監管體系和能力建設,深入研究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建設,深入研究適航審定體系和能力建設,深入研究如何形成低空經濟發展合力,建立健全低空領域行業標準體系,保障低空飛行的安全有序,同時要注意把握低空飛行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平衡,更好地服務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
文/吳學安
圖源/視覺中國
編輯/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