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批複四川,省域副中心城市將擴大到5個,這幾個城市有福了!

用一句話概括四川省國土空間規劃就是;「一軸三帶、兩區三屏」。

最大亮點在於構建更廣泛的省域副中心網路,將副中心城市數量擴展至五個,有效激活全省城鎮發展的整體格局。「一軸」是指成渝發展的主軸,依託成渝北線、中線與南線這三條綜合運輸通道,推動成都重慶這兩個都市圈的相向發展。

成都都市圈包括成都、德陽眉山資陽這4個城市,每個城市都有各自的分工,如成都是中國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德陽是中國重大技術裝備製造業基地,眉山是成渝地區新能源新材料製造基地,資陽是現代化產業新城和成渝地區中部崛起示範區。2023年這4個城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7845.35億元,同比增長6.1%,佔全省比重達46.3%,是四川崛起的關鍵。

三帶」指成德綿眉樂雅廣西攀城市發展帶、成遂南達城市發展帶及攀宜瀘沿江城市發展帶,這「三帶」上分布著四川省的絕大部分城市。另外四川省目前的發展格局為「一城獨大」,除了省會成都之外,其餘的城市的發展差距不是很大,所以對於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布局不太好決定。為實現其省內經濟的進一步突破,平衡各地區之間的發展狀況,四川省決定打造3個省域經濟副中心,目標是發展為I型大城市。

綿陽市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東西最寬187千米,南北最長256千米,總面積2.02萬平方公里,約佔四川省土地面積4.2%。綿陽積極推動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上半年電子信息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9.72億元,同比增長17.79%。2023年綿陽市GDP為4038.73億元,同比增長8.0%。

宜賓市位於四川省南部,東西最長153.2千米,南北最寬150.4千米,總面積1.33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61.8萬。宜賓是「中國動力電池之都」,動力電池銷量連續兩年佔全國15%以上。2023年宜賓市的GDP為3806.64億元,比上年增長7.5%。

瀘州市位於四川省東南,南北長184.84千米,東西寬121.64千米,總面積1.22萬平方公里,總人口503.82萬。與東部的重慶相隔221千米,北到成都268千米。白酒是瀘州的特色優勢產業,也是瀘州產業鏈中的重要鏈條。2023年瀘州市的GDP為2725.90億元,同比增長5.6%。

南充市位於四川盆地東北部,總面積1.25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51.1萬。位於嘉陵江的中游地帶,地貌主要以丘陵為主,再加上四季分明、雨熱同期的氣候,非常適合發展農業,去年糧食產量319.41萬噸。2023年南充市的GDP為2734.76億元,同比增長5.5%。

達州市地處四川省東北部,總面積1.66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32.4萬。達州是全國最大的硫磺產地。依託豐富的硫磺資源,達州已構建起一條涵蓋硫酸磷酸、複合肥及精細磷酸鹽等產品的硫磷化工產業鏈。2023年達州市的GDP為2656.7億元,同比增長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