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穩健增長+籌碼集中!這票或大有可為?

大家好!

今天,策略哥來給大家拆解一隻民船軍艦總裝龍頭企業——中國船舶基本面邏輯與技術面邏輯,以便給大家提供一種個股的分析思路,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進行深度挖掘與跟蹤。

圖表1:公司主營業務構成

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

一、基本面投資邏輯

1)軍民艦船總裝龍頭,重組擴張勢頭強勁

中國船舶前身為成立於1998年的滬東重機,後相繼合併相關企業在上海證交所上市。在2019年南北船合併資產重組後,公司由民船製造企業轉為軍民融合的船舶製造企業,控股江南造船、外高橋造船、廣船國際中船澄西四大經營實體。目前公司已成為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產品結構最為齊全的造船旗艦上市公司之一。

圖表2:公司已控股四大船廠實體(截至2024年6月)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華源證券

2)綠色更新周期開啟,造船龍頭乘風而起

縱觀市場發展史,船舶製造業每隔20-30年就會出現一次大周期波動,是典型的周期性行業

需求端:2023年以來,現有船隊老齡化加之IMO逐步收緊環保減排戰略,船舶綠色更新需求激增,船價進入上行周期;

供給端:經過十餘年周期低谷時的產能出清後,疫情後的訂單潮以及綠色更新訂單讓全球船廠產能持續緊張。

訂單覆蓋率保持高位,新造船價持續增長。同時通過對比調整通脹後的歷史最高船價,當前船價仍有充足的上升空間。目前船價上升,美元升值而鋼價下降,利好中國船廠利潤兌現。作為中國造船龍頭的中國船舶未來可期。

同時,從全球造船市場角度分析,中國造船業已佔據全球船舶製造市場最大份額,且在可預見的將來仍會持續。中國船舶則是中船集團在民船建造領域的佼佼者,承接集團2023年過半訂單。

3)三季報營收穩健增長,扣非大幅盈利,盈利修復持續

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61.69億元,同比增長13.12%;歸母凈利潤22.71億元,同比下降11.35%;其中,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01.52億元,同比增長5.35%;歸母凈利潤8.58億元,同比下降57.26%。

公司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主要原因是去年前三季度公司全資子公司外高橋造船處置海工平台產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損益25.21億元,剔除該事項的影響,公司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5,530.70%。第三季度規模凈利潤下滑主要原因也是如此,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確認了外高橋造船處置海工平台產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損益19.87億元,剔除該事項的影響,公司第三季度單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3,918.42%,扣非凈利潤由負轉正。

二、技術面信號

股性來看,這股屬於流通市值1570億的大盤股,歷史上漲停板和大陽線較多,容易得到機構資金的青睞。同時,這股屬於中船系+中特估100+國產航母+高端裝備等多概念疊加品種,具備一定的輪動拉升概率。

技術上,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這股呈現出典型的放量上漲縮量下跌特徵,量價關係健康,且籌碼結構也是單峰密集狀態,短期在年線附近一旦確認回踩企穩,預計大概率還能繼續震蕩反彈,建議可以逢低關注,以中線思維對待即可。

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

風險提示:

鋼材價格上漲超預期;人民幣美元匯率波動;航運行業景氣不及預期;IMO環保約束不及預期;全球經濟衰退和滯脹風險;地緣政治風險;資產重組風險。

參考資料:

20240727-華源證券-中國船舶-民船軍艦總裝龍頭,周期初至乘風而起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由九方智投聶影編輯整理(登記編號:A0740621110001)。以上內容僅供您參考和學習使用,不作為買賣依據,據此操作風險自負!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