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隻「大牛股」跌停!一日20餘家上市公司提示風險,後市資金會去哪?

4日開盤後,包括海能達、青島金王在內的多隻「大牛股」被按在了跌停板上。

高位股分化
密集提示風險

wind數據顯示,自10月以來,截至11月1日收盤,滬深兩市共有29股漲超100%,海能達漲超280%居首,青島金王、光智科技、華立股份、松發股份、豆神教育也均漲超200%。

今日開盤後,多隻高位股資金出逃。截至午盤,海能達、青島金王、華立股份、成都路橋、川潤股份、電投產融、遠達環保、城地香江、華東重機、深康佳a、泰禾智能、雙成藥業均跌停,豆神教育、新動力跌超14%。不過,仍有部分個股表現強勢,鳳凰航運漲停,松發股份上演地天板,中化岩土、宗申動力、文一科技撬開跌停。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v觀財報」(微信號id:vg-view)分析,前段時間出現了一輪爆炒題材股的現象,個股股價短期翻番甚至漲幾倍,炒作跡象比較明顯。今天漲幅過大的題材股出現了跌停現象,也在情理之中,因為股價的快速上漲,累積了大量的獲利盤,如果沒有基本面支持,一旦出現退潮,就會導致資金蜂擁而出。

值得注意的是,3日晚間,有20餘家上市公司密集發布異常波動公告。

青島金王表示,公司股價漲幅已經脫離行業基本面,與基本面不匹配。公司靜態市盈率為622.45,而所屬行業分類「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的靜態市盈率僅為22.11。同時,公司還指出,控股股東累計質押股份數量達90.79%,存在投資風險。

中化岩土稱,當前的市盈率與同行業情況有較大差異,並未發近期公共傳媒報道了可能或已經對公司股票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的未公開重大信息。

新晉強勢股雲南鍺業也指出,產品價格的上漲對公司業績確實產生積極影響,不過公司業績還受產品銷量、成本等多重變數因素的影響,請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出逃資金會去哪?

近段時間,a股市場領跑的主線是併購重組概念,而交易所則提示了「偽重組」的風險。

11月1日,上交所發文指出,新「國九條」對活躍併購重組市場作出重要部署以來,中國證監會進一步優化併購重組政策環境,相繼推出「科八條」「併購六條」等支持性政策,更好發揮資本市場併購重組主渠道功能,激發併購重組市場活力。

上交所整理了近年來滬市比較有代表性的30個併購重組案例,以《併購重組典型案例彙編》的形式向上市公司發布。此次併購重組案例彙編還專門選取了「內幕交易防控不當」「標的公司財務造假」「蹭熱點式重組炒作股價」「盲目跨界標的失控」等4種負面類型對應的12個案例。旨在提醒上市公司,一線監管在鼓勵上市公司規範、有效實施高質量併購重組的同時,始終對各類「借重組之名、行套利之實」的不當併購交易高度關注、從嚴監管。

巨豐投資首席投資顧問張翠霞對「v觀財報」表示,上交所的提醒,主要是為了防範「左手倒右手的行為」。近段時間個別上市公司出現了不妥的行為,有的利用所謂重組的消息去拉升股價,那麼就會積聚大量的風險,這類資金也會從相關的公司出逃。

那麼,出逃的資金會去哪呢?

「市場風格可能在後面會發生切換」,楊德龍認為,白馬股可能重新獲得資金的關注出現較好的表現,年底之前,市場有望迎來第二波上攻行情,領漲的將是有業績支撐的白馬股。

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策略官陳果分析,結構上,投資者確實需要注意近期部分個股層面的過度投機交易風險,但並不認為目前市場整體具有系統性風險,可以逢低積極布局有供需格局改善預期的方向,或者顯著受益政策的化債、穩地產、擴內需、培育新質生產力等方向。

張翠霞則指出,有一些並非受重組概念帶動上漲的公司基本面非常好,在「主升三浪」上攻沒有走完之前,還會有反覆活躍的機會,「所以要分開來看,不是所有高價股都出現了行情結束的信號」。

(文中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封面、導語圖來源包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