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股東大會丨三峽水利董秘:今年來水量較好,綜合能源業績貢獻持續上升

每經記者:王琳 每經編輯:張海妮

6月20日下午,三峽水利(SH600116,股價6.99元,市值133.66億元)召開了2023年年度股東大會,在2023年扣非後歸母凈利潤繼續下降的情況下,三峽水利董秘車亞平向參會的投資者表示,來水量對公司業績影響較大,目前來看今年來水量情況較好。

與此同時,車亞平也較為看好三峽水利的綜合能源業務板塊的發展前景。6月20日晚間,三峽水利公告,公司董事會會議通過了關於投資建設萬州經開區九龍園熱電聯產二期項目的議案。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琳 攝

董秘:今年來水量較好

年報顯示,三峽水利在2023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111.77億元和5.1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0.76%和8.28%。不過,公司2023年扣非後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了32.21%,連續第二年下滑。

按照三峽水利的說法,扣非後歸母凈利潤下降,主要是由於聯營企業重慶天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赤壁長城炭素製品有限公司等的投資收益同比下降,以及信用減值損失同比增加所致。2023年,三峽水利的投資收益為7193萬元,較2022年的1.75億元大幅下降58.84%。

與此同時,在電力業務方面,三峽水利在2022年實現利潤3.64億元;到了2023年,三峽水利電力生產、供應業務實現利潤3.37億元,同樣同比略有下降。

「確實來水量對我們的業績波動影響較大。」車亞平透露,目前來看,今年來水量還比較好。

今年一季度,三峽水利的歸母凈利潤為1187.50萬元,成功扭虧,這主要源於三峽水利今年一季度自發水電量同比上升,以及外購電均價同比下降,公司電力業務利潤同比增加。

此外,三峽水利在2023年的其他業務利潤虧損8508萬元,主要是受電解錳市場價格下滑、產能利用率下降等影響,導致當期錳業出現較大虧損。今年5月,在回應投資者關於「是否考慮剝離電解錳業務」時,三峽水利回應稱,公司會重點釐清涉錳業務經營發展思路。

股東大會現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琳 攝

三峽水利綜合能源業務業績貢獻持續上升

2020年是三峽水利發展史上的重要節點,作為控股股東長江電力旗下的配售電業務平台,三峽水利在這一年通過重大資產重組進行了業務戰略的大調整。

車亞平介紹了長江電力對於三峽水利的發展預期,公司傳統的配售電業務仍將做好網內的保供,但三峽水利還是希望能走向全國,而配售電業務要走向全國存在較大難度,所以在2020年開始進行戰略優化,即定位於「以配售電業務為基礎的綜合能源公司」,向綜合能源領域進行轉型,其中又主要集中於化學儲能、電動重卡充換儲用一體化和大用戶的綜合能源供應三個細分賽道。

「綜合能源業務板塊的營收、利潤貢獻從2020年開始都是上升的,而且增速還是可以的。」車亞平進一步透露。

記者注意到,2023年三峽水利的綜合能源業務營收已達到13.90億元,占公司當年整體營收的12.44%,該業務利潤達9263萬元,占公司整體營業利潤的14.82%。

而在萬州經開區九龍園熱點聯產一期項目進入業績收穫期之後,三峽水利在6月20日的董事會會議上也通過了關於投資建設萬州經開區九龍園熱電聯產二期項目的議案,繼續加碼對綜合能源業務的投資。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