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研究室IPO周報:滬深交易所開始受理IPO申報;漢朔科技創業板上會

一、ipo動態

a股

本周a股共有三家上會公司,其中北交所兩家,深交所一家。

6月17日,成電光信在北交所順利過會,6月20日,太湖遠大在北交所順利過會。

6月21日,漢朔科技在深交所上會,擬在創業板上市。

新股上市:

6月20日,中崙新材(301565) 在創業板上市,首日漲幅228.11%。

新股申購:

6月17日,愛迪特(301580)、永臻股份(603381)將分別在創業板和上交所主板進行申購。

6月24日,安乃達(603350) 將在上交所主板進行申購,6月26日,鍵邦股份(603285) 將在上交所主板進行申購。

港股

截至6月20日,本周港股1家公司遞表,3家公司通過聆訊。

6月19日,綠茶餐廳母公司綠茶集團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

6月17日,中翰通信通過港交所聆訊。

6月19日,西銳飛機、聲通信息通過港交所聆訊。

6月20日,天地聚合通過港交所聆訊。

二、熱點追蹤

6個月來「零突破」!滬深交易所開始受理ipo申報

6月20日,上交所公告顯示,泰金新能ipo申請獲受理。同日,深交所顯示,中國鈾業ipo申報被受理。

2024年以來,滬深交易所的ipo申報長期處於「零受理」狀態,今日這兩家企業的ipo進展,使其成為2024年以來申報首獲受理的企業。

兩家企業的ipo進程,表明ipo申報受理恢復正常。

2023年8月27日,證監會宣布階段性收緊ipo節奏後,ipo准入愈發嚴格。ipo申報的受理、上會都明顯暫緩。就ipo申報受理來說,無論是上交所主板,還是科創板,上一次獲受理的記錄還停留在2023年12月末,迄今已有近半年。深交所方面亦是如此,2024年以來ipo申報受理持續沉寂。

不過,今年5月以來,ipo發行端的審核工作開始解凍。在近4個月的暫停後,滬深交易所於5月10日各公告了一則項目上會安排,此後逐步趨向常態化。6月17日,北交所審議成電光信首發申請,這是北交所上市委會議在暫停4個月之後,首次重啟。這也意味著,目前三大交易所的上市委會議均已恢復。如今ipo申報受理又迎來破冰,對投行而言無疑是個利好。

wind顯示,截至6月20日,已有近70家企業ipo輔導驗收通過,其中有45家擬登陸北交所,科創板和創業板各1家,餘下的未披露擬上市板塊。ipo輔導備案受理新增方面,2024年至今,共有246家企業的ipo輔導備案登記獲受理,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1家。(券商中國)

漢朔科技創業板上會,電子價簽領域全球前三

6月21日,漢朔科技於深交所上會,擬在創業板掛牌上市,中金公司擔任保薦人。值得注意的是,這是龍年第一家創業板ipo上會企業。

漢朔科技計劃通過本次ipo募集11.82億元,分別用於門店數字化解決方案產業化項目、aiot研發中心及信息化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漢朔科技成立於2012年,是一家以物聯網無線通信技術為核心的高新技術企業,圍繞零售門店數字化領域,構建了以電子價簽系統、saas雲平台服務等軟硬體產品及服務為核心的業務體系。

2021年至2023年,漢朔科技的營收分別為16.13億元、28.62億元和37.75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52.99%。2023年,漢朔科技的凈利潤為6.78億元,較2022年的2.08億元增長約226%。

根據公開披露數據,2021年至2023年漢朔科技電子價簽收入規模在全球上市公司競爭對手中排名前三、國內排名第一。(ipo早知道)

「網紅」綠茶集團四戰ipo

6月19日,港交所官網顯示,綠茶集團再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值得注意的是,這是「網紅」綠茶集團四戰ipo。

綠茶集團在2021年3月首次遞交招股書,但材料存在財務單位矛盾、「流動負債總額」寫成了「流動資產總額」等多處信息錯誤。

此次再度重啟ipo,綠茶集團表示,ipo募集所得資金凈額將主要用於擴展餐廳網路;設立中央食材加工設施;升級信息技術系統和相關基礎設施;用作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

2021年至2023年,綠茶集團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2.93億元、23.75億元和35.89億元,相應的凈利潤分別為1.14億元、0.17億元和2.96億元。

2021年至2023年,綠茶集團的翻台率分別為3.23次/日、2.81次/日和3.30次/日,雖有所回升,但已不復鼎盛時期。而綠茶集團創始人王勤松在此前曾公開表示,4次翻台率是大眾餐飲的門檻,目前綠茶集團明顯尚未達標。

而綠茶集團似乎寄希望於擴張來打破困境,其在招股書中披露,門店數已從截至2021年1月1日的180家增至截至2023年6月11日的382家,並計劃於2024年、2025年、2026年及2027年分別開設112家、150家、200家及213家新餐廳。(中國基金報)

賭王之子創辦!星競威武赴美衝刺「中國電競第一股」

6月12日,何猷君參與創辦的nip group inc.(星競威武集團)遞交招股書,計劃將其存托股票在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承銷商包括德銀、中金公司、老虎證券及廣發證券。

根據證監會官網5月底公示的相關文件,星競威武擬發行不超過2690萬股普通股。

如果一切順利,星競威武將成為首家登陸資本市場的電競企業,並收穫「中國電競第一股」頭銜。

從股權結構來看,星競威武的股東持股分散。其中,管理層合計持股超30%,董事長兼聯席ceo何猷君持股14.2%,為最大股東,聯席ceo hicham chahine持股12.4%,總裁孫立偉持股8.7%。

此外,真格基金、sig、武漢文旅集團、深廣電、360等也是星競威武的投資方。

2022年和2023年,星競威武凈收入分別為6583.5萬、8366.8萬美元;凈虧損則分別約為630.6萬、1325.8萬美元。(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