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鯨訪談|美邦董事長周成建:改變「兩張皮」,重構新零售供應鏈

美邦服飾董事長兼總裁周成建

藍鯨財經記者 王涵藝 何天驕

去年下半年,美特斯邦威開始在杭州做直播。

因為一波「國潮風」,人流洶湧地衝進了美邦直播間。一天4場直播,16個小時,每場直播的平均在線人數超過2萬人,高峰時則是4萬人到5萬人,流量頓時猛漲,熱度持續了十多天。

但遺憾的是,這條爆火之路卻出現了「異常」。由於美邦所有的供應鏈和商品企劃方案都是用線下單一的消費場景,所以商品供應鏈承接不起高流量,無論上什麼貨都是一分鐘賣完。那些接不住的流量被平台「切斷」,10天後美邦直播間熱度降溫。

對此,美邦服飾(002269.sz)董事長周成建分析:「直播很火爆,說明美邦還是有品牌影響力和粉絲基礎,但是因為供應鏈體系不完善,沒能接住這波流量。」

從門店超過5千家的「步行街之王」,到連年巨虧、營收下滑、2023年上半年門店數跌破千家。美邦服飾何以至此?這些年業績下滑背後面臨著怎樣的問題?創始人周成建復出後又會如何進行戰略布局?日前,周成建接受了藍鯨財經記者的採訪,深度剖析了美邦的不足,回答了包括產品定位、全域渠道、供應鏈管理等系列問題,為行業提供了頗具價值的新思路。

深陷「兩張皮」管理困境,系統與人不匹配

關於錯失直播間風口,周成建復盤後發現,美邦的風控基礎並不差,但因為過去幾年業績變動,管理策略的調整、組織的調整,以及公司的系統布局、品控管理都鬆懈了,導致需要靠人治,變成「兩張皮」。

何謂「兩張皮」,怎麼理解?周成建表示:「儘管美邦此前風控系統非常好,十幾年前,我們就投入了sap系統、palm系統、品控管理系統、商品流通系統,完全可以貫穿到成本環節、零售折扣環節等全流程管理,這些都是美邦過去的看家本領。但是,隨著近幾年業績變動、管理策略調整、組織調整,這些都鬆懈了,沒有用好。公司原本應該靠完善的系統治理流程變成了『人治』,系統與人的不匹配,這是我所謂的『兩張皮』。」

儘管周成建對於公司多次上熱搜竟是因「做工丑、價格貴」、「美邦頻頻出售資產」等消息頗感無奈,但他還是坦言了這「被錯過的」10年,是因為美邦沒做出好產品。周成建說,美邦從前給大家的記憶就是好產品、好價格,而過去10年大家不知道美邦的好產品是什麼。他還表示,好產品沒有搭配好渠道,過去幾年缺少基於新零售的底層邏輯思考。

「消費者的訴求從來沒有變,就是要好的產品、好的價格、好的體驗,幾十年前如此,今天如此,未來也仍然會如此,但購買場景已經發生了巨變。」周成建說。

沒有做出好產品,沒有建立好新零售渠道,內部風控環節鬆懈都是關鍵。業績下滑表面上可以從底層的產品、設計、更新、質量,不完善的供應鏈,風控等方面反映,但也進一步凸顯出美邦管理體系、風控體系,銷售體系存在的問題。

「這就是我自己要重構的原因,進一步喚醒美邦基礎風控能力,同時做好基於新零售購買場景的體驗能力,把這兩個能力徹底打通,才有可能讓美邦走上相對健康的道路。否則,在前端走得再對,後端也難以支撐。」在周成建看來,只有這樣美邦才能站上新零售時代的風口。

從後台走到前台,美邦還有機會嗎?

周成建看到了趨勢的變化,「美邦曾經的成功來自於渠道布局,那個時代,每個城市核心商圈都有美邦店。未來可能要解決好產品的能力,因為消費端的觸達非常容易,甚至都標準化。內容可以由標準團隊製作,但供給端把好產品做出來,既需要標準化計劃性管理,更需要專業的實戰經驗去管理」。

據藍鯨財經記者獲悉,淘寶迅猛發展的那幾年,馬雲勸過周成建加入淘寶旗艦店,但周成建選擇自建官網做電商。先推出「邦購網」,又推出「有范app」,遺憾的是,勇敢試水並沒打造出業績亮點,反因電商折扣大,激化了內部矛盾。各種渠道上的款式、價格乃至活動難以協調,導致庫存增加。

近期,周成建多次去抖音淘寶學習如何切入新的消費場景,通過學習,周成建得到了這樣的感悟:「從單一線下到天貓再到抖音直播、微信小程序,基於鏈路的巨變,帶來最大的變化其實還是供給模式的變化。生產車間做衣服的程序沒有變,消費者購買環節沒有變,但中間的環節全部變化了。」

他表示雖然一時半會也理解不了,但通過這半年不斷學習不斷提問,學習新零售的趨勢,學習全行業新零售優秀企業的招聘模式,通過看其他企業新零售做到什麼程度,以此判斷美邦還是有機會的,自己也有了更強的信念去努力,重新思考新零售能力的重塑。

圍繞供應鏈重塑,周成建解釋了自己為何復出,「我女兒畢竟是年輕人,對新時代,她肯定比我理解,但在產業以及供應鏈上的經驗可能不足。公司供應鏈在下一步應對新零售中非常重要,甚至是非常關鍵的環節。基於此,我就跟女兒商量,不為難她了,公司目前又面對這麼大的挑戰,我到前台來,她去幕後幫助我。」

周成建認為,自己未必會比女兒做得好,但他會努力。「我也跟團隊說了,要重新喚起30年前一樣的創業精神,一針一線做好每件衣服,基於這種奮鬥的目標去做。」至於結果,周成建選擇「盡人事,聽天命」。

作為傳統產業,服裝服飾業早已是充分競爭。尤其近年來,國外快時尚zara、h&m、優衣庫和國內電商淘系、一眾新興互聯網品牌的崛起,搶奪了傳統服飾品牌們設計風格和價格上的優勢,行業進行了一輪殘酷洗牌。

從行業看,零售環境的變化為中國服裝業帶來巨大挑戰的同時,也帶來了機遇,眾多服裝品牌紛紛啟動轉型戰略。例如四度「接盤」美邦房產的雅戈爾(600177.sh),將公司名從「雅戈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雅戈爾時尚股份有限公司」。雅戈爾表示,「公司已確立建設世界級時尚產業集團的戰略目標,未來將進一步聚焦時尚主業」。

被稱為多元轉型典範的雅戈爾回歸主業,這對美邦來說應是一個利好信號。

談到美邦的未來,周成建頗有信心,在他看來美特斯邦威在市場上有一個競爭力,就是品牌的認知度還在,這是其他白牌不能比的。

重構供應鏈,發展全域新零售

再次掌舵後,周成建將目光轉向「新零售」。

周成建表示,新零售供應鏈基於銷售收入目標做管理,首先要打通設計、生產、採購。「原來三個團隊分別運作,現在做一個模塊化的打通,用阿米巴模式,為自己做閉環負責,這是一個從組織形態上改革的問題。」

供應鏈的變化,直接影響著美邦向各級網路鋪貨的方法和節奏。據周成建介紹,以前傳統的單一線下門店主要依靠一年四季的訂購會,訂完以後一次性下單生產。「生產完貨提走,賣不掉也不管了。由於賣不掉,生意不好,店就越來越少了。」

由於產品滯銷,美邦的存貨周期被拉長,毛利率也在走低。美邦服飾將線上渠道作為去庫存的「下水道」,談及此,周成建直言不諱:「之前毛利率低都是在處理庫存,所以我們原來有個誤區,就是把線上渠道當『下水道』,這是錯誤的。按道理說,線上渠道更應該是品牌心智打造的主陣地,因為它的覆蓋面更廣,反而在某一個區域線下市場甩賣沒問題,不會影響全國。」未來,美邦將改變四季訂貨的模式。

周成建表示:「未來公司會在新零售能力方面全面賦能加盟商,過去是單一渠道一致,現在要做全域渠道一致。」全域渠道一致即品牌態度一致性、商品價值一致性、購買體驗一致性,這在企業內部被定義為「三個護城河」管理,也是品牌重塑的基礎要求。

「我們長期合作的供應商都具備良好的商譽,而且非常支持配合這一輪的供應鏈改革,經過商討,目前已經在成本、交期、品質方面達成一致。完善供應鏈不僅是為了推動美邦實現正向現金流、提升價格可比性優勢,對於供應商而言,也能早些掙到錢。過去幾年,因為疫情影響、管理失當,對他們是很不利的,但今後我們會杜絕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這也是對供應商的積極反饋。」周成建稱。

與此同時,周成建認為快速反應能力是關鍵。「前店後廠打通」,不斷減少開發、生產、銷售的溝通成本。周成建提到,「服裝快反」的「快」並不是隨機的,「越是快速反應越需要做長時間的準備。比如說做好產品的開發,要做羽絨服的快反,沒有一年的時間準備是做不出來的,要準備面料、絨、板、料、輔料以及產能的計劃,至少要提前一年規劃,才能快反起來。」

針對線下招商,美邦同樣要求加盟商具備新零售思維和運營能力,「比起以往單一的銷售收入,未來的門店收入構成可能是直播收入、商品卡收入、即時零售收入和微商城小程序收入等,這樣店鋪才有可能生存下去。」具備直播功能的店鋪被公司稱為「雲門店」。

在周成建看來,要夯實品牌價值就要持續「滾大」品牌自身具備的dna。美邦dna聚焦「機能、多元、舒適」三大維度,針對美邦服飾最關注的年輕消費群體,將潮流時尚的生活態度注入品牌情緒,豐富產品功能、提升工藝品質、做強ip賦能。

對於旗下子品牌的發展,他堅定地表示,「我們首要任務是做好美特斯邦威,但我們也絕不放棄任何一個子品牌,將美邦的經營發展梳理清楚後,我們會著力『復活』子品牌。」分清主次的同時,公司對於子品牌依舊上心,據悉,me&city品牌近期重新組建了管理團隊,2024年將聚焦幾個主打品類,有針對性地進行推廣和經營,摒棄過去「全面鋪開」的策略。

提到關於「國潮出海」的問題時,周成建略帶遺憾又認真地說道,「美邦一直追求成為『全球裁縫』,這是公司的理想,也是我個人的情懷,我們曾經有過很好的時機,可以打通全球的市場、人力等資源,但是遺憾錯失了。當前,我們只能先把國內市場重新做起來,再進一步考慮全球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