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別玉兔,迎來祥龍。在這辭舊迎新的時刻,中國證券報邀請基金機構代表,為您送上新春祝福,分享感悟心得,展望投資宏圖。
匯添富基金增強收益部總監 顧耀強
熱播劇《繁花》側面描繪了早期中國資本市場生態的浮光掠影。筆者入行之時,差不多是在寶總入市的十年之後,正值一輪大牛市的前夜。而彼時彼岸的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剛投身SpaceX的火星夢想,Tesla電動車猶在醞釀。二十年彈指一揮間,指數雖然波瀾不驚,但復盤過程著實波譎雲詭。先是股權分置改革,而後是2008年亞洲金融危機,再到互聯網泡沫和股市巨震,之後便是數年的核心資產牛市到如今又一個震蕩階段。資本市場的故事層出不窮,回首向來蕭瑟處,其實「茱萸紅實似繁花」。
十幾年來,筆者有幸在一個氛圍極佳的團隊中跟隨業界大佬的指導學習投資,也拜讀了不少國內外大師經典著作,接觸、分析、研究、嘗試過不同的投資策略、工具和方法。從美林時鐘到Buy and Hold,從順勢到逆向,從主動到量化,從價值到成長,多有嘗試。更遑論主題或賽道,抑或「猜政策、聽消息、看動量、博反彈」。間或也有似乎找到了投資真諦的錯覺,但實事求是地講,被市場反覆打臉後唯一的經驗教訓是,投資上並沒有萬能法寶。各種投資流派也好,風格也好,大都是只能各領風騷三兩年。始終敬畏市場,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應是投資者必須保持的心態。而能夠與時俱進,因勢而變才是優秀投資者的特徵。當然囿於人性弱點、投資久期等因素,真正能做到的人不多。不過,筆者仍然堅信,作為專業投資者應該有所為、有所不為。從長期來看,發現優秀企業並與企業共同成長,賺企業價值創造的錢才是投資的正道。當然這也需要投資者持續學習,不斷提升基本面研究的能力,在變幻的經濟和市場環境面前,做出理性、精準的定價。
資本市場是一個及其複雜的系統。因其有大量參與者,影響因素也眾多,時刻交織著各種蕪雜情緒與純粹理性,也就導致短期來看市場的非理性波動往往是常態,市場風格和熱點的頻繁切換也常有之。常有公司管理層疑惑質疑,公司還是那個公司,緣何今天是小甜甜,明天卻變成了牛夫人?投資者結構對市場的短期波動特徵起到關鍵影響作用。當前資本市場的主要參與者包括公募、私募、保險、外資機構投資者,此外還有大量上市公司大小股東、遊資、散戶等,各具不同的決策機制和行為模式。機構投資者大多數會依託基本麵價值判斷做買賣決策,但投資久期的約束和非對稱的激勵機制對其短期投資行為的影響也很大。近年來機構量化、被動投資的風起雲湧,邊際上對市場定價產生了額外影響。外資的進出,對近幾年牛熊和風格轉換的影響某種意義上是決定性的。抑制市場短期的非理性波動,需要強大的投資久期夠長且具備資產定價能力的機構投資者。提升這種特質參與者市場話語權任重道遠。
資本市場短期的非理性波動大抵可用大眾心理學解釋,但決定市場中長期趨勢的主導力量應是全體上市公司內在價值的變化。原教旨價值投資者會用財務模型來測算公司價值,其主要敏感變數是長期自由現金流增長率預測及無風險收益率假設。但預測是最為複雜的過程,即使掌握最全面數據和最複雜的模型也可能會犯錯;且見仁見智,每個人對公司未來發展的預測和風險偏好都是不同的。預測準確與否反映的是認知能力,有時是運氣。2020年以來,疫情、地緣政治等的變動讓企業經營環境面臨巨大變數,反映在上市公司財務的預測模型上,是對未來的永續增長假設的調整;而各種不可控外部環境因素的概率上升也導致了無風險收益率的提升——可能這才是市場疲弱的主因。監管者和投資者希望市場平穩,但市場參與者對未來的預測是波動的,因此做好預期管理非常關鍵,就是常言的「信心比黃金重要」。近期我們也看到,金融監管部門已通過各種方式進行跨部門協調,回應市場關切,相信資本市場短期的非理性波動將有望緩解。
歷史的洪流滾滾向前,廿年不過白雲蒼狗。當前正面對百年未遇之大變局,雖然存在諸多問題和挑戰,但相信黨和國家建設中國特色金融強國的耐心和決心,相信十四億勤勞勇敢、追求美好生活的人民,相信踔厲奮發的企業家,未來必能華胥夢成,迎來與金融強國地位相匹配的強大資本市場。
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文章涉及的觀點和判斷僅代表我們對當前時點的看法,基於市場環境的不確定性和多變性,所涉觀點和判斷後續可能發生調整或變化。本文僅用於溝通交流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審讀:侯志紅
編輯:於紅波
校對:張 晶
監製:王朱瑩
簽發:孫 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