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達沃斯經濟論壇官方Flickr相冊
當地時間1月15日,世界經濟論壇2024年年會在瑞士達沃斯開幕,與此同時,紅海局勢也在美英空襲胡塞武裝後進一步升級,不少國際油氣巨頭在論壇期間表達了對現狀的研判和擔憂。
雪佛龍CEO:地緣風險或令油價大幅走高
隨著紅海形勢愈發嚴峻,BP、殼牌、卡達能源公司等石油天然氣領域巨頭均於近日宣布了暫停紅海航線的運輸。
達沃斯論壇期間,五大國際石油巨頭之一的雪佛龍CEO邁克·沃斯(Michael Wirth)表達了自己的焦慮。沃斯稱,在他看來目前紅海的情況十分糟糕,這種緊張局勢有可能會導致中東石油斷供,如果真的發生這種情況,國際油價可能會迅速上漲,並對全球經濟形成一系列負面影響。沃斯還認為,考慮到地緣風險,目前的油價(WTI原油期貨合約)仍能在73美元/桶之下運行,令他感到十分驚訝。
不過,雖然沃斯的措辭表達出了強烈的焦慮感,但雪佛龍並沒有與BP、殼牌等巨頭一樣暫停紅海航線,該公司近日表示,將密切關注相關海域安全情況,但目前並不會改變航線。沃斯自己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雪佛龍會與美國海軍展開合作,繼續該航線的原油運輸。
沙特阿美CEO:紅海危機影響不容小覷
本屆達沃斯論壇,沙烏地阿拉伯派出了由外交大臣率領的高級代表團,沙特的駐美大使、商務大臣、工業和礦產資源大臣等都悉數到場,作為該國石油產業的支柱企業,同時也是世界最大石油生產公司和第六大石油煉製商的沙特阿美領導層也參與其中。雖然沙特代表團在論壇期間主要介紹的是自身「2030願景」的推進情況和相關案例,包括綠色能源轉型規劃等,但作為石油大國、OPEC核心成員,沙特方面針對油氣產業、市場的發言反而更受關注。
當地時間1月17日,沙特阿美CEO阿敏·納瑟爾(Amin Nasser)接受採訪時表示,紅海危機對油氣領域的影響或許會比想像中的更大、更久。納瑟爾認為,如果只是短期內航運受阻,對各油氣企業影響確實不大,但從目前來看,相關航線存在長期中斷的可能,屆時將整體性地拉長油氣航運路程,並造成油輪需求的上升。納瑟爾還認為這種擾動疊加供需問題,將會影響原油價格。對於今年的原油市場情況,納瑟爾預測供需會繼續收緊,而OPEC的閑置產能將成為保證額外供應的主要來源。
對於自身的相關業務,納瑟爾稱沙特阿美可通過在東部與西部海岸之間打通輸送管道的方式,更高效地進入蘇伊士運河,從而規避葉門附近的武裝襲擊,但即使如此,仍有一些石油運輸需要繞行非洲。
綜觀納瑟爾的分析,雖然有對紅海局勢的擔憂,但供需收緊實際上對沙特一直力挺的油價有幫助,其對需求增長的預測也顯得較為樂觀。但此前的1月7日,沙特阿美曾做出過全面下調2月份出口原油官方售價的決議,當時被市場解讀為原油供應過剩、需求相對疲弱,還一度導致國際油價下跌超過3%。
市場情緒也在另一方面印證著油氣巨頭們的擔憂,從近期國際油市走勢來看,紅海危機每次升級都會令國際油價出現超過2個百分點的上漲。但另一方面,對全球經濟復甦情況和需求情況的悲觀預期卻每每會在油價走高後將其拉回。截至1月17日收盤,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報77.64美元/桶,WTI原油期貨合約報72.74美元/桶,相比於去年三季度末接近100美元/桶的高點,均已跌去20%以上,而巴以衝突、紅海危機都發生在國際油價走勢由升轉降之後。從這個角度來看,市場供需情況目前對油價的影響要大於地緣局勢風險。不過,在達沃斯論壇期間,除了沙特阿美,國際能源署、西方石油等對未來石油需求的預期也有所調高,再加之OPEC最新月報有關「全球經濟復甦會令2025年石油需求實現強勁增長」的結論,或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緩油市中的悲觀情緒。(本文首發於鈦媒體APP,作者|胡珈萌,編輯|劉洋雪)
更多宏觀研究乾貨,請關注鈦媒體國際智庫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