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頭條圖庫
1
需求端觀察:「黃金熱」持續席捲全球央行,中國黃金儲備連續第14個月增加
沒有爭議的是,一場全新的「黃金熱」正在持續席捲全球央行:
世界黃金協會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全球央行購金需求同比增長了14%,達到創紀錄的800噸。
2023年全球購金需求持續旺盛,各國央行積極增配黃金儲備跡象明顯,並有進一步增持黃金儲備的計劃。
在經歷疫情、俄烏衝突、歐美高通脹、各國央行加息後,全球衰退風險和金融市場高波動給投資者帶來了新的挑戰。
面對層出不窮的黑天鵝,包含全球各國央行、主權基金、養老金、基金在內的機構投資者將目光轉向黃金。
而這種黃金熱,其實開始的時間,比很多人認為的要早:
全球央行2022年購金量達1,136噸,創歷史新高,且2023年該趨勢仍在延續;
俄羅斯主權財富基金在去西方化的同時上調了其黃金投資上限至40%;應對滯脹背景下的不確定性,澳大利亞主權基金在其組合中納入黃金以對沖風險。
圖1:2022年,全球央行購金量突破歷史記錄
來源:金屬聚焦,世界黃金協會
我們的祖國中國,也做出了同樣的選擇:2024年1月7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末,我國黃金儲備規模為7187萬盎司,環比增加29萬盎司,這是我國黃金儲備連續第14個月增加。
我國黃金儲備自2022年11月以來實現逐月增加,期間共增持923萬盎司。
圖片來源:網路
拉長時間軸來看,2019年9月至2022年10月期間,中國官方黃金儲備持續維持在6264萬盎司水平。自2022年11月起,官方黃金儲備開始持續增加。截至2023年12月末,官方黃金儲備已較2022年10月增加923萬盎司。
橫向對比而言,在全球央行中,中國央行購金量亦在前列。世界黃金協會數據顯示,2023年1月-9月,全球央行總計買入800噸黃金,主要來自中國、波蘭和新加坡。同期,全球央行購金需求同比增長了14%,增持速度超過了2022年同期水平。
世界黃金協會首席市場策略師里德(John Reade)預計,2023年,官方黃金購買總量將接近或超過2022年的1081噸。
圖表:2010-2022年全球黃金需求變化
資料來源:世界黃金協會,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2010-2022年全球黃金供需分項CAGR
資料來源:世界黃金協會,中金公司研究部
世界黃金協會2024年1月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1月末,美國黃金儲備已達8133.5噸,德國黃金儲備為3352.6噸。
我國黃金儲備在官方儲備中的佔比為4.3%,而美國、德國、義大利、法國同期黃金儲備佔比均超65%。
數據說話,有依有據,全世界在美元主導的經濟,金融,貿易環境背景之下,對黃金這個自然貨幣的需求,出現了難得的一致性選擇態度,那就是加大持有比例。
圖片來源:頭條圖庫
2
行情端表現:全球金價,持續堅挺上行
需求決定價格,全球央行對於黃金買買買的動作驅動之下,世界黃金的價格自然水漲船高。
但是不要忽視一個經驗,那就是過去很長時間裡面,黃金的價格都是一個局限性表現的:
在過去20年里,黃金的回報率為8.3% ,標普500指數回報率為9.7% ;
在過去40年里,黃金的回報率為4.1%,標普500指數為11% ;
自1975年12月4日以來,黃金的回報率為5.6% ,標普500指數為12% ,這是從彭博終端上可以獲得的最早數據。
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策略師吉姆·里德(Jim Reid)的數據甚至可以追溯到更早以前。
自1800年以來,扣除通脹因素後,黃金的年回報率僅為0.32%,而10年期美國國債的年回報率為3.07% ,美國股市的年回報率為6.83% 。
1991年的海灣戰爭,99年轟炸南聯盟,2001年的911,以及2010年之後的敘利亞戰爭,黃金的走勢都很疲軟,反而是在2002年之後的和平時期,黃金上漲氣勢如虹。
有跡象表明,目前正在形成一個類似的黃金優異表現時期。
以黃金和美國國債收益率之間的關係為例。
通常情況下,當債券收益率上升時,金價就會下跌。所以隨著美聯儲開始加息,金價從2022年4月的每盎司2,055.30美元跌至10月的每盎司1,634.20美元。
但自那以來,黃金價格一直在上漲,儘管基準利率不斷上調,從0% 升至5.25%,再到5.5%。
過去2023一年,黃金在一眾資產中表現亮眼,全年累計漲幅超15%,最高價一度衝破2100美元/盎司,創下歷史新高。
時間來到2024年,中東與俄烏的衝突仍未停息,疊加市場押注全球央行年內將大舉降息,黃金表現依然強勢。
截至發稿,金價仍位於2000美元/盎司上方。
圖片來源:網路
在黃金的漲勢下,就連全球資本領域頭部玩家,華爾街的高盛分析師Nicholas Snowdon和大宗商品研究團隊都繼續為黃金站台,並將黃金未來12個月目標價定為2175美元/盎司。
中國國內的分析團隊,也給出了趨同的分析:
圖片來源:見圖
同樣是數據說話,有依有據,黃金這個東西,從2023年以來,呈現出明顯的需求和價格兩旺的市場表現。
圖片來源:頭條圖庫
3
黃金需求變化和價格波動的本質,是什麼?
黃金的邏輯,其實並不複雜,甚至還可以說簡單粗暴。
市場上黃金的研究框架有很多,美元的實際利率是絕對的主流。
圖片來源:見圖
圖片來源:見圖
上世紀70年代隨著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國際貨幣體系從本質上脫離了金本位的束縛,進入了美元紙幣信用本位時代,黃金也基本退出了貨幣流通領域,這也使得持有黃金作為財富貯藏和支付手段的實物需求大幅弱化,黃金實際上變成了一種對沖美元信用波動的金融資產,也奠定了黃金和美國實際利率的反向關係。
然而,2022年俄烏衝突以來,全球央行儲備和民間財富從美元資產轉換成實物黃金的需求不斷上升,而且持續性較強。
當前黃金實物需求主要有兩個層次:
一是金融安全,即規避潛在的金融制裁風險和日益上升的地緣政治風險;
二是貿易多極化背景下,國與國之間互相利用本幣結算的比例上升,客觀上需要調整自身外匯儲備結構,一定程度上降低美元儲備比例,提升貿易對手國外匯和黃金儲備佔比,為本幣提供信用支撐。
很顯然,這種黃金實物需求與美國利率水平的升降並無直接關係,而是一種對資產安全性的追求,將黃金實物作為資產再配置的載體。
黃金需求增加,價格上漲,往往暗含全球財富和資金避險情緒濃厚以及提升。
這和中國那句古話,形成了微妙而又現實的呼應。古人誠不欺我也……
圖片來源:頭條圖庫
4
現實分析和趨勢研判:黃金的故事,能給2024年全球經濟帶來哪些重要啟示?
2024年已經正式開局,對於新的一年,各路分析中普遍存在的樂觀和積極,是有意義和價值的。
但是對於已經出現的風險和警示信號,也很值得重視和關注。
中國疫情後國內經濟的復甦已成市場共識,但不確定性仍存。
首先,出口可能會受到全球經濟潛在的增長放緩影響;
其次,內需或受拖累;
最後,中美地緣政治相關風險也值得重視。
而人民幣黃金能夠成為一項獨特的風險分散資產:當國內股市上漲時,黃金與之正相關,在股市下跌之際,黃金與其負相關(如下圖所示)。
在國內股市下跌時,黃金分散風險,在股市上漲之際,黃金則共享繁榮:
圖片來源:網路
從中國民間層面上看,國內民間購買黃金的主力軍已經從過去的大爺大媽,逐漸過渡到90後、00後的年輕人。
據2022年中國黃金首飾行業洞察報告,過去5年內,青年人購置黃金的比例已從16%增長至59%,已經在黃金購買市場佔據主導地位。
年輕人,現在卷不動房子、卷不動股票、也卷不動創業;
乾脆不卷了,就佛系買買黃金,當消費了,還能保值,多好。
這樣看來,黃金的購買行為是從全球各個央行席捲到了民間各個角落。
雖然表面看各個群體購買黃金的原因有所不同,比如避險、保值、配置等;
但本質上都是因為各種原因導致了,群體對經濟前景較為謹慎。
圖數據來源:wind片來源:
值得注意的是,通過復盤發現,資金在黃金價格高位時也依然持續買入,往往預示著市場將有大事發生。
如上圖所示,2020年,美聯儲降息放水,全球市場大寬鬆,美元指數下跌,黃金則受美元貶值影響,價格開始上漲。
美元指數一邊下跌,黃金價格一邊上漲,半年左右時間從約1450美元/盎司,流暢地上漲至2020年8月的約2070美元/盎司,上漲幅度高達42%。
全球降息放水周期內,黃金價格與美元走勢呈現出負相關性,表現出合理的金融屬性,邏輯在於全球貨幣寬鬆,商品價格上漲。
不過,緊接著黃金就出現了反常現象。
2021年美聯儲開始預熱要加息,2022年美聯儲正式進入加息周期,以此來抗擊飽受詬病的高通脹。
大家可以發現隨著美元的上漲,黃金一開始並沒有表現出持續的下跌。
就是說,黃金的金融屬性,以及和美元價值的負關聯,突然憑空消失了。
怎麼會這樣?
因為,俄羅斯和烏克蘭在這一段時間突然爆發了戰爭的衝突,所以,黃金的避險屬性大於了金融屬性。
黃金往往在系統性危機時刻表現亮眼:
圖片來源:網路
黃金的表現給出的經濟啟示,其實非常清晰:
在一個美聯儲的非放水周期內,黃金價格表現出異常堅挺,需求旺盛的情況,往往暗示著全球沒有一個穩定的經濟預期。
地緣政治風險、制裁風險以及全球儲備貨幣體系的多極化等因素推動了央行購買黃金的趨勢,這種趨勢可能會持續多年甚至幾十年,並有望進一步支撐黃金的表現。
同時,黃金具有投資工具、奢侈品和珠寶製作材料的雙重屬性。
因此,作為外匯儲備的重要組成部分,央行無論出於投資還是消費目的,都有助於推動黃金的需求上升。
這就像人性中的放棄,心冷了,就不會吵架了,而是默默做出了選擇。
大家細品。
圖片來源:頭條圖庫
寫在最後:
從普通中國個體和家庭的角度,應該如何看準信號,指導行動?
回到文章開頭的那個結論來看,為什麼全世界端金融飯碗的機構群體和資金,最討厭的就是黃金呢?
很現實,黃金有固化財富,降低流動性,以及難以通過作弊手段實現財富轉移的功能。
如果世界上的有錢人和國家財富存款都沉澱在黃金上面了,美國還怎麼通過金融和貨幣霸權實現全球財富收割和風險轉移?
美元金價與美國實際利率的負相關關係,本質上是黃金金融屬性的體現,即人類紙幣體系信用的量度。
一是當前人類貨幣體系主要以美元為本位貨幣,黃金的對沖價值更多是相對於美元信用體系。
美國實際利率本質上代表了在美元體系中所能夠實現的真實回報率水平,從而驅動全球資本追捧美元的意願,較大程度上代表了美元信用體系的強弱。
二是因為相比於其他金融資產,黃金自身並不產生現金流,很難對黃金進行絕對收益法估值,但可以將一國經濟體的實際利率視為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從而對金價進行反向的定位。
三是從2003年以來美國實際利率和倫敦金價的日度時間序列線性回歸的實證角度,均能有力地證明美國實際利率和金價的負相關關係。
當然,當下黃金實物需求與美國利率水平的升降並無直接關係,而是一種對資產安全性的追求,將黃金實物作為資產再配置的載體。
在追求金融安全和貿易多極化的驅動下,各國央行購金的趨勢方興未艾。
展望未來,去美元化和全球央行系統性增持黃金儲備的趨勢或將愈加凸顯,全球黃金儲備的提升空間潛力較大。
中國的國家選擇和行動,其實已經往這個趨勢上看齊了。不用多說。
關鍵是,這樣的現實和趨勢信號,能夠給普通個體和家庭,帶來哪些啟發和行動指導?
文章最後,分享幾點個人的思考和觀點,不一定對,權當拋磚引玉,供大家進行一個討論和參考就好:
1,實物黃金作為個人資產配置的意義,是對抗惡性通脹的最好選擇。
但是很少有人聽過,通縮和經濟危機階段,黃金的價值依然是保障購買力和守護財富的最好選擇這種說法吧?
穿越周期,抵抗經濟波動衝擊,是黃金作為自然貨幣最重要的現實意義所在。
好了,大家現在對黃金這個東西的認知,提升了一波。
2,條件允許,在對經濟走向沒有足夠的確定性以前,分階段守紀律的進行實物黃金增持,是追求安全的一個優勢選擇。
3,從民眾角度,要看清楚購置,配置實物黃金,不是投資行為,而是避險和儲備行為。
4,對於黃金資產配置,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實體黃金,金條,金磚,金豆子,都可以。
而不是有附加加工成本和利潤的金首飾,工藝品,紀念幣……這些都是忽悠;
更不是什麼紙黃金,ETF,還有關聯的金融衍生物,黃金的天生屬性就是和金融排斥的。
5,鈍化對黃金價格的敏感,不要指望在黃金這個東西上面通過炒作和投機能實現套利,這是很愚蠢的做法。
6,配置黃金資產,要規避黃金消費旺季。
7,現金為王,是階段性的,而且不是所有人都能跟得上周期轉換的節奏和風口進行策略調整。
但是黃金從財富和價值的角度去看,只有一種經濟環境下才沒有價值,那就是經濟高速發展,並且沒有出現惡性通脹的良性繁榮階段,除了這個階段,黃金即使不是王者地位,也一定在主流資產的桌面上有位置。
2024年從趨勢來看,隨著美元信用下降,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劇烈,各國外匯儲備多元化進程明顯加快,以降低對單一貨幣的依賴,降低受海外政策溢出影響,增強官方儲備資產的穩定性;
同時,合理增加黃金儲備,有助於提升在國際市場的信譽和融資能力等。
中國從頂層設計的高度,已經做出了選擇,而從個體的角度出發,在這種核心資產價值共識選擇的事情上面,和國家保持一致,永遠不會吃虧和犯錯。
以上,就是基於對黃金的需求和行情表現的梳理,挖掘對應本質和信號以後,進行的一次專題深入討論和分析研究內容,和各位頭條的讀者朋友們,進行一個交流和分享。
圖片來源:頭條圖庫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文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關於置業,投資等行為的明確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以上正文,來自@熊貓貝貝小可愛
交個敢說真話,會說實話,善於觀察的年輕人朋友,可好?
原創寫作分享不易,如果覺得文章不錯,歡迎轉發點贊。關注本人
實力原創,頭條獨家,如有抄襲搬運侵權行為,必究!
有問題歡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問必答,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