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智慧小石頭
刺激經濟的政策需要民心支撐,否則會影響政策效果
最近,國家出台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刺激經濟發展的政策和措施,雖然政策落地尚需要時間,但是影響民生改善的問題依然如故,這勢必影響刺激政策的效果。
最近國家出台的刺激政策,主要體現在:第一,房地產政策方面。自然資源部向若干省下發通知,土地招標中不再限制地價,完全交給市場;遠郊不再受容積率1的限制,這對大房地產商應該是利好,但是對民眾購房影響還難說。
第二,金融政策方面。銀行大幅度降低貸款利率,特別是降低首付比例,第一套為20%,第二套房為40%,而且「認房不認貸」,這應該是購房人的利好,但是真實情況是,三年疫情影響嚴重,老百姓還是買不起房,這些利好杯水車薪。
第三,財政政策方面。全國人大六次會議批准國務院今年可發行1萬億特別國債,有些經濟專家高呼這是積極的財政政策的體現,理由是財政預算赤字首次突破3%的限制達到3.8%,但特別國債是「防災減災和災後恢復重建」專項資金,對經濟發展和民生直接促進意義不大。
第四,產業政策方面。在「一帶一路」會議期間我國宣布徹底放開機械工業對外資的准入限制,這項產業政策是對外開放的重大決策,從總體上來說是提高我國機械工業由製造大國向科技大國邁進的重要途徑,但是這將會對中小民營機械工業形成衝擊,短期看不是利好。
第五,消費政策方面。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出台了一系列的消費刺激政策,但都是從賣方出發的刺激政策,我國現在說買方市場,各類產品不僅是豐富而且是過剩,因此消費刺激,雷聲大雨點小,效果並不明顯。
國家這些政策力度不可謂不大,但是如果不能與民生改善政策相配合,老百姓在三年疫情後,基本花光積蓄,許多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破產倒閉,沒有錢是最大的問題,不解決這個問題,其政策的實際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當務之急是改善民生,提振民心民氣
當前影響民生改善和民心民氣的主要問題,從目前看依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民生沒有明顯的改善,因而民氣不是很興旺是主要問題。主要癥結大體上是:
第一,不能低估三年疫情的影響的嚴重程度和滯後效應。
三年疫情相當多的中小微民營企業破產倒閉,許多中小民營企業經營者不僅關門倒閉,而且是負債纍纍,高額的銀行貸款利息已經把他們壓得喘不過氣來,許多人已經上了失信黑名單,這部分群體問題不解決,不僅是沒有翻身的能力,而且也會減少了大量的就業崗位。
第二,不能低估三年疫情對老百姓影響的嚴重程度和滯後效應。
三年疫情除了體制內的人員還能保證基本收入外,大多數體制外的群體,由於停產停業,多年的積蓄不說花光,起碼也沒有再消費和投資的能力,另外疫情期間就是沒有工資收入,房貸是必須還的,這幾乎把再買房子的能力扼殺在搖籃中。
第三,不能低估老生常談的社會保障問題,對民心民氣影響的嚴重程度。
醫療衛生,教育養老,就業壓力,子女教育、市場物價、收入差距、基層公信力等等沒有根本改善,底層群體的民心和民氣提升依然十分嚴峻,這樣的影響帶有普遍性和群體性,是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第四,腐敗問題依然是影響民生民氣的重要因素。
一是,國家反腐力度加大,揭發出來的貪腐問題觸目驚心,影響民心民氣,比如遼寧省三任副省級公安局長,合計貪腐資金竟然達到了10億人民幣,就連號稱明星民營企業家許家印都能禍害2.44萬億資金,讓群眾心潮難平。
二是,基層公檢法特別是基層法院,執法不公已經成為當前民怨的熱點問題,疫情三年民事糾紛案件大量增加,基層法院和法官不能公正執法,甚至貪贓枉法,嚴重影響了民心和民氣,這些問題如果不在短期內有個改變,凝聚民心就很難。
總之,我們正處在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個特殊的轉變時期,這個時期妥善解決民心民氣問題,是當務之急,提振民心提升民眾凝聚力,是一切工作的最重要環節,萬萬不能掉以輕心。
感謝閱讀,歡迎關注,智慧共享!#秋日打季卡##圖文創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