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
《重慶日報》3版報道了
永川區前三季度實現
規上工業產值1220.2億元
今年1至9月,永川區圍繞「2515」先進位造業集群體系,瞄準17個細分產業鏈,加大招商引資和項目促建力度,取得明顯成效。
今年1至9月,永川區實現規上工業產值1220.2億元、增速9.8%;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10.9%,增速排全市第4位、考核區第2位;工業投資完成239.7億元、增速12.8%,其中技改投資139.8億元、技改投資佔比達60%、排全市第1位。
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實現新突破
永川「2515」先進位造業集群發展體系,即聚力打造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先進材料兩大千億級主導產業,升級發展電子信息、新能源摩托車、消費品、高端裝備、生物醫藥及大健康5大特色優勢產業,做精做優紙及紙製品、智能家居、醫療器械、元宇宙等15個高成長性細分集群。
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摩托車產業鏈方面,長城汽車重慶永川工廠於8月18日迎來第50萬台整車下線,成為首個突破50萬台的中國高端皮卡品牌,創造了新的「長城炮速度」。
今年3月通過國家驗收的永川綜保區,立足轄區企業長城汽車永川工廠出口需求,為其量身定製「卡口分散登記自動核放入區,成套歸類集中統一報關」通關模式,促成公司於今年6月建成投用國內首個建在綜保區內的汽車KD件工廠,預計年內實現出口貨值10億元。
1至9月,雅迪科技永川基地,累計生產電動摩托車約100萬輛,實現產值29億元、增速367.7%。
1至9月,永川成功引進百度蘿蔔快跑網約車西南基地、酷哇自動駕駛環衛車西南總部、九識自動駕駛物流車西南基地、白犀牛自動駕駛物流車西南基地等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項目17個、總投資超150億元。
目前,永川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方面,已形成以長城汽車、酷哇科技兩個整車企業為支撐、45個零部件企業為配套的「2+45」產業格局,汽車五大核心零部件齊聚永川。
先進材料產業有了龍頭支撐
今年以來,永川重點聚焦先進材料這一新的千億級主導產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了東方希望集團、香港信義集團兩家知名大型企業,先進材料產業有了龍頭支撐。
9月19日,東方希望集團與永川區簽署投資協議,建設百億級玻璃纖維及複合材料全產業鏈項目。
根據協議,東方希望集團此次在永川投資建設的玻璃纖維及複合材料全產業鏈項目,包括年產100萬噸玻璃纖維、30萬噸熱固性塑料增強用玻璃纖維、20萬噸連續無捻粗紗、12萬噸超細玻璃纖維、氈布製品及配套自用的天然氣(頁岩氣)燃氣電站等。
今年6月16日,信義集團與永川簽署協議,投資2億美元收購渝琥玻璃並引進國外先進的玻璃製造設備,改造現有浮法玻璃生產線,新建一條Low-E鍍膜玻璃生產線。
一個多月後的7月25日,信義集團與永川區政府再次簽署合作協議,追加2.5億美元,新建三條高端浮法玻璃和Low-E玻璃生產線。
今年1至9月,永川區共引進項目95個、協議引資916.1億元,其中,100億級項目1個、50億級項目1個、10億級項目22個。近三年引進項目新開工61個,落地開工率60.8%;實現到位資金251.3億元,同比增長16.9%。
在這些招商引資項目中,重點產業鏈項目引資額佔到了總數的94%。
實現工廠化生產影視劇
今年5月,「永川科技片場」建成投用,實現了工廠化生產影視劇。
「永川科技片場」包括3個3000平方米虛擬拍攝棚和1個1000平方米動作捕捉棚,搭建有亞洲規模最大LED虛拍屏,該屏弧長42米、高7米,具備800平方米虛擬拍攝空間。
採用該屏拍攝影視,可以實現「所見即所得」,即演員以屏幕虛擬畫面為背景進行表演,然後通過智能合成、實時渲染,直接達到成片效果。
相比實景拍攝而言,虛擬拍攝通過數字制景,可以拍攝沙漠、雪山等各種惡劣環境中的戲,在降低拍攝難度的同時,免去了轉場、遠距離通勤等成本。
相比現今影棚普遍採用的綠幕和藍幕拍攝,在「永川科技片場」進行LED虛擬拍攝,演員置身於虛拍屏實時播放的場景中,通過虛擬燈光與現場燈光融合聯調、虛擬攝影機與攝影機有機融合,大幅提升了拍攝質量,降低了後期製作成本。
採用LED虛擬拍攝,在前期,劇組只需派出導演、視效、美術、攝影、燈光等主創人員,到「永川科技片場」進行測試,之後劇組再介入,從而大幅縮短大組拍攝時間,大幅降低人力成本。
截至目前,「永川科技片場」已完成《深淵》《P計劃》《崩壞3》線上音樂會等多個影視項目的拍攝製作,每月僅影視棚租金、數字制景等收入就超過300萬元。
來 源:《重慶日報》
編 輯:謝林桐
主 編:王冬梅 陳科儒
監 制:何 力 康君君
總監製:余 淼
主 辦:永川區委宣傳部 永川區政府新聞辦
永川抖音:Cqyc49898780
報料電話:023-49898780
合作電話:023-49358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