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畢馬威中國「一帶一路」實踐與觀察》重磅報告昨日發布,系統梳理了畢馬威中國利用全球網路和資源,服務企業「走出去」的全方位服務體系,意在引導企業把握時代機遇,為正在和計划到「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開展投資和運營的中國企業提供有益的借鑒與參考。
畢馬威中國交易戰略與併購融資主管合伙人王虹就此接受文匯報記者的專訪,暢談中國企業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呈現的新趨勢、湧現的新機遇。
持續輸出優質產能
十年來,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加速實施產業轉型、提質增效,增加產品和服務的附加值,並逐步提升了中國企業的品牌形象。從過去以傳統的基礎建設,到如今數字化、綠色低碳等項目層出不窮,彰顯出了這條跨越山海,通往共同繁榮之路的新亮點。
根據王虹的觀察,新趨勢可以總結為三個方面,一是綠色,二是數字化,三是標準出海。
從出口來講,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光伏、鋰電池「新三樣」的佔比逐年提升。「高科技、引領綠色轉型和綠色能源等出口產品成了我國企業走向『一帶一路』的一大亮點,」王虹還特別提到了新能源汽車行業,「在過去兩到三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非常快速,也有很強的國際競爭力。不少新能源汽車企業正在持續輸出優質的產能,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產業帶動,拉動當地的經濟發展產生了非常正面的影響。」
其次,在數字化方面,「一帶一路」基建的投資已經逐步從傳統的鐵路、路橋等純基建型項目,轉向以數字化為代表的新型基建,包括5G基站、智慧城市等方面。同時,對於傳統的基建,例如港口、鐵路、道路、能源、水利,也在藉助數字化手段進行升級改造,提升運營的效率,不少重點項目在過去幾年通過務實的合作打造了示範效應。
第三就是標準出海。「畢馬威過去幾年在『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參與服務了不少項目。值得一提的就是,我們發現在當地的一些項目採用了『中國標準』去投資建設,中國行業或企業在全球市場上主導能力顯著提升。」王虹說,例如,巴基斯坦卡拉奇核電項目採用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華龍一號」堆型。與此同時,在經貿和投融資領域開展了很多規則和標準的對接工作,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關注後端運營期風險
此次全新發布的報告是基於畢馬威中國過往十年來的「一帶一路」項目服務案例,將畢馬威數十條業務線的專業經驗和建議進行整合,覆蓋「一帶一路」項目投資與運營全流程。
事實上,大多數的「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為發展中國家,其經濟發展主要面臨兩方面的挑戰,主要是交通運輸等基礎建設「硬」設施的不足,導致人財物等資本要素流通不暢,貿易成本較高;而另一方面的挑戰則來自「軟」條件的約束。
「中國企業現在走出去,很多項目都是投、建、營一體化的。這就意味著面臨的挑戰不再局限於前期投資建設階段的風險,而是要更關注後期運營端的風險控制問題,」王虹告訴記者,在一些實際案例中,她發現有的項目進入運營期之後,出現了稅務合規、勞工糾紛、環保問題等。而這些風險在以往投資期的時候還沒有完全體現出來,隨著項目完成建設,運營過程中的管理複雜性會越來越高。
「對於中國企業來說,必須要第一時間知道這些風險,採取應對措施,把風險所導致的損失降到最低。這對於中資企業的管理能力是一個比較大的考驗,」她說。
作為擁有全球網路的專業服務機構,畢馬威在超過90%的「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設有辦公室。畢馬威中國與海外成員所緊密合作,致力於為中國企業對外投資提供一站式的「全生命周期」的服務,覆蓋了數十個交易環節,形成了完整的項目閉環,能夠提供全面的業務支撐,更好地助力中國企業「走出去」。
王虹表示,畢馬威幫助為不少中國企業搭建海外一體化運營的體系,「這些專業化服務讓他們能在第一時間知道海外項目最近的運營進展,包括當中有一些潛在的風險的話可以儘早甄別出來。」
此次發布的報告就首次提出「一帶一路」全生命周期服務理念。畢馬威關於「一帶一路」的業務服務能力的思考,從線性的流程進化到了對客戶提供「一帶一路」全生命周期的服務,企業可以根據具體需要,從全生命周期的服務組合中選擇單項或多項服務,選擇更為靈活。
做足綠色發展文章
展望未來,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的「一帶一路」倡議,正沿著高質量發展方向不斷推進,在進一步加強互聯互通的基礎上,重點發展數字化、創新、綠色和健康等幾大主題。
王虹表示,「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多為發展中國家,金融體系不發達,綠色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更是相對滯後,各國在綠色標準、綠色評級和風險處置等方面存在空白或較大差異,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等產品多處於起步階段,「一帶一路」綠色金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她看來,在共建「一帶一路」中,推動綠色資金融通,使用綠色信貸、綠色債券、清潔能源投資基金等綠色融資工具籌集資金,有助於引導投資決策綠色化。綠色信貸方面,加大對綠色項目的融資支持力度。政策性銀行和開發性金融機構成為綠色金融的引領者,大力推進綠色項目建設,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把可持續基礎設施投資作為優先選項,絲路基金把綠色發展作為四大投資原則之一。
綠色債券方面,通過發行綠色專項債助力「一帶一路」建設。2021年4月,《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發布,進一步強化了對綠色金融的支持力度。商業銀行通過發行「一帶一路」專項綠色債券,籌集更多中長期資金推動綠色 「一帶一路」建設。此外,商業銀行還通過建立「一帶一路」銀行間常態化合作機制,發布「一帶一路」綠色金融指數等推動「一帶一路」綠色金融發展。
綠色成為「一帶一路」的底色,推動綠色金融發展也成為「一帶一路」建設應有之義。報告也提出,要推動制定與國際接軌的綠色金融標準,完善綠色金融基礎設施;深化國際合作,發揮多邊金融機構的支持作用,鼓勵中資金融機構與國際金融機構在綠色投融資領域開展第三方合作;豐富綠色金融工具,吸引更多形式的資金來源;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完善風險評估機制,降低綠色投融資風險。
作者:唐瑋婕
編輯:商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