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詹士 Ada
智次方・物聯網智庫 整理髮布
今天(8月10日),中國移動發布了2023H1財報,至此,三大運營商2023年上半年的成績單已經相繼公布,營收方面均取得了增長。
其中,中國電信營業收入為人民幣2587億元,同比增長7.7%;中國聯通營業收入達到人民幣1918億元,同比提升8.8%;中國移動營業收入達到5307億元,同比增長6.8%。
其實早在7月20日,工信部就發布了《2023 年上半年通信業經濟運行情況》,其中便已經整體介紹了三大運營商今年上半年的發展情況——
上半年通信業整體運行平穩,各項主要指標保持較好增長態勢,5G、千兆光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網路連接用戶規模持續擴大,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較快增長。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新興業務收入持續較快增長。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積極發展IPTV、互聯網數據中心、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新興業務,上半年共完成新興業務收入1880億元,同比增長19.2%,在電信業務收入中佔比為21.6%,拉動電信業務收入增長3.7個百分點。其中雲計算和大數據收入同比分別增長38.1%和45.3%,物聯網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5.7%。
圖源:工信部
如今,三大運營商財報出爐,也更加詳細地披露了細分業務的發展,今天就來看一下各家在2023年上半年表現如何?物聯網、雲計算等新興業務又做出了哪些貢獻?
中國電信:雲網融合,天翼雲收入高速增長
8月8日,中國電信率先展示了上半年的成績單,營業收入為2587億元,同比增長7.7%;凈利潤為202億元,同比增長9.8%;研發費用為41億元,同比增長24.2%。
其在財報中披增長露的主要原因是——
公司緊抓數字經濟發展戰略機遇,全面深入實施「雲改數轉」戰略,與 AI、安全、雲等數字化新要素融合創新,基礎業務穩健增長,產業數字化業務高速發展。
在業務方面,中國電信選擇的是基礎業務與產業數字化業務「雙輪驅動」。
具體來一個個看。
上半年,公司產業數字化業務保持快速發展趨勢,收入達到人民幣688億元,同比增長 16.7%,占服務收入比達到 29.2%。天翼雲收入達到人民幣459億元,同比增長 63.4%
同時,產數業務在2023年上半年貢獻了98億元增量收入,繼續成為中國電信收入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基礎業務方面,中國電信2023年上半年移動通信服務收入繼續保持良好增長,達到人民幣 1016 億元,同比增長 2.7%。
其中,移動增值及應用收入達到人民幣 154 億元,同比增長 19.4%,5G 套餐用戶滲透率達到 73.4%,移動用戶 ARPU(每戶平均收入)達到人民幣 46.2 元,同比增長 0.4%。
上半年,中國電信固網及智慧家庭服務收入達到人民幣620億元,同比增長3.6%。
其中,智慧家庭業務收入達到人民幣 93 億元,同比增長 15.7%,千兆寬頻滲透率達到 20.3%,寬頻綜合ARPU達到人民幣 48.2 元,同比增長2.1%。
此外,據其財報披露,中國電信自研AIoT物聯網平台升級為雲原生3AZ 架構,提升數據容災能力,物聯網連接數超過4.7億戶。
今年5月,中國電信宣布全國首個基於天翼雲3AZ架構的億級物聯網平台上線。所謂的3AZ雲原生架構是基於雲原生技術,將業務模塊和數據部署在同一個區域(region)的3個可用區(AZ,Availability Zone)中,實現了業務系統的三活容災機制,從而確保物聯網平台的高可用性。
其中,天翼雲3AZ多活雲資源池可以提供100Gbps互通大帶寬,實現池間1ms超低時延,同時通過軟硬協同、全域調度,實現了算力提升30%。
同時,其持續推廣智慧城市、智慧工廠、智慧金融、智慧教育等標杆項目,新簽約5G 2B商用項目約6000個,同比增長近80%,累計超過2萬個。
在政企業務方面,中國電信表示,其政企生態開放合作方面取得顯著成效,聚焦應用、服務、銷售等重點生態領域,布局 14 個行業、120+個領域,與合作夥伴共同打造行業數字化平台全棧能力,整合產數生態鏈,服務客戶數字化轉型。
值得一提的是,據IT時報報道,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在業績發布會上回應了兩大關注點:一是咬定天翼雲千億目標不放鬆,二是做算力服務主要提供者和行業模型主力軍。
中國電信總經理邵廣祿在業績發布會上介紹,2023年上半年,天翼雲市場拓展成效顯著,中標項目數2.2萬個,簽約項目金額264億元,行業客戶數增長17.4%,超過350萬戶。尤其是政企市場,天翼雲持續鞏固優勢,政務客戶超過60萬,收入貢獻達到27.8%。
此外,在AI、算力方面,中國電信不久前才發布了生成式語義大模型 TeleChat,同時,其星河AI演算法平台底座,自研場景演算法達到5500個。
而運營商作為「東數西算」工程的主力參與者,從其披露的落地成果來看,中國電信也積極投身其中——在內蒙、貴州、寧夏等地建設公共智算中心,在31省部署推理池,上半年智算新增1.8EFLOPS,達到4.7EFLOPS,增幅62%。
但是中國電信也在半年報中提及了未來發展的風險,其稱公司在產品服務的品類、性能、體驗等方面與客戶需求存在一定差距,產業數字化水平與數字經濟發展 的要求相比仍有差距。
中國聯通:物聯網業務持續高速增長
中國聯通也在昨晚發布了2023年半年度報告。
據其披露,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達到1918.3億元,同比增長8.8%。
這當中,最主要的服務收入達到1710.4億元,同比增長6.3%,其中基礎業務收入為1280.7億元,同比增長3.3%,產業互聯網業務收入為429.7億元,同比增長16.3%。
而這也是中國聯通產業互聯網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首次超過四分之一,成為推動公司收入增長和結構優化的重要引擎。
同時,中國聯通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23.9億元,同比增加14.3億元。
此前,中國聯通提出了「大聯接、大計算、大數據、大應用、大安全」的五大主責主業。
在大聯接方面,中國聯通大聯接用戶規模達到 9.28 億戶,凈增超過 6,600 萬戶。
更重要的是,其物聯網業務持續快速增長。物聯網業務上半年實現收入 54 億元,同比增長 24%。
目前已實現高中低速全場景接入、端網雲智安融合發展,以格物平台賦能行業突破,有效助力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生態環保等領域加速發展。
在大計算方面,2023 年上半年,聯通雲實現收入 255 億元,同比提升 36%,全年收入力爭超過 500 億元。
在大數據方面,中國聯通深耕數字政務、數字金融、智慧文旅、工業互聯網等領域,打造了數字政務「聯通服務」品牌。上半年,公司大數據業務實現收入29億元,同比提升54%,行業市場佔有率連續多年超過50%。
在大應用方面,其5G行業應用累計項目數超過2萬個,全面覆蓋 國民經濟60大類;5G虛擬專網累計服務客戶數超過5800 個,5G行業簽約金額達到62億元。同時,5G工廠達到 2600餘個,應用深度不斷延展。在工業、電力等8大領域完成全頻段5G RedCap測試驗證,有效推動5G與垂直行業的融合創新。
在大安全方面,中國聯通上半年大安全收入同比增長178%,推動安全主業規模發展。
在業績說明會上,中國聯通總裁陳忠岳介紹,公司改革成效持續顯現,穩步推進下屬子公司智網科技分拆上市。其表示,聯通A股股東大會已審議通過智網科技分拆上市,聯通紅籌也已收到香港聯交所批複同意,目前正在履行相關程序。
智網科技聚焦於車聯網領域,已形成車聯網聯接、車聯網運營、創新應用三大業務板塊。在此前2022年年報發布時,中國聯通就表示,擬將間接控股子公司智網科技分拆至科創板上市。
同時,陳忠岳還介紹道中國聯通與騰訊新設合營企業雲宙時代已註冊登記並啟動運營,立足於自主研發,打造CDN/MEC平台能力、運營能力和產品創新能力,為數字政府、人工智慧等領域提供新一代CDN以及邊緣計算服務。
此外,中國聯通不久前的重要人事變動也在業內引起了廣泛關注——劉烈宏辭任公司董事長等職務,任職首任國家數據局局長。
而在劉烈宏掌舵期間,中國聯通業績也保持了穩步增長。
據悉,2021年中國聯通營業收入3279億元,歸母凈利潤63.05億元,同比增長14.2%;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進一步增至3549億元,歸母凈利潤近73億元,同比增長15.76%,創下2020年以來盈利增速新高,凈資產回報率達到4.67%。
中國移動:數字化轉型是公司收入增長第一引擎
中國移動營業收入5307億元,同比增長6.8%。凈利潤761億元,同比增長8.4%。
這當中,通信服務收入為4522億元,佔比85.21%,是收入大頭。該項中,數字轉型收入達到1326億,同比增長19.6%,移動在財報中稱,數字轉型收入佔比提升至29.3%,其收入增長「第二曲線」價值貢獻進一步凸顯。
具體到各個板塊。
個人市場收入達到2594億元,同比增長1.3%。移動強調,雲XR、雲遊戲和5G超高清視頻彩鈴等新興個人數字化業務快速增長,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為52.4元。財報中,移動評價該數字為——保持行業領先。
家庭市場收入為649億元。移動重點強調了智能組網和家庭安防客戶同比增長達到了雙位數,分別為50.1%和40.6%。智慧社區、數字鄉村等新場景HDICT解決方案服務客戶超過2000。
政企市場方面,中國移動獲得收入1044億元,同比增長14.6%,客戶數達2430萬家,移動雲收入達422億,同比增長高達80.5%,發力明顯,5G專網收入25.1億元,同比增長69.7%,這當中,包括了智慧礦山、智慧工廠、智慧電力、自動駕駛等等細分領域。國內銷量前10的新能源品牌中,9家與之達成合作。而300萬以上的ToG大單,移動拿下了超過1000個。
此外,移動在新興市場方面收入為235億元,同比增長18.4%。這當中,國際業務收入達101億元。
脫離上述各版塊——
移動強調,數字化轉型收入對於通信服務收入增量貢獻達84.1%,是公司收入增長第一引擎。
這當中,包含了個人市場新業務(移動雲盤等)收入,家庭市場智慧家庭增值業務收入,政企市場DICT收入、物聯網收入、專線收入,以及新興市場收入(不含國際基礎業務收入)。
具體到物聯網方面。
移動表示,針對R18標準,已經完成首期5G-A八大關鍵新技術實驗,推動痛感一體、無源物聯等技術及產業的成熟。在物聯網操作系統方面,中國移動也取得了重大公關成果,發布了禾雲網路安全底座平台引擎V2.0,那關71款業內主流工具,此外,和移動還構建了區塊鏈自研安全引擎,以圖提供信任基礎設施。
產業合作方面,移動稱,其產業鏈鏈長「十百千萬」合作夥伴計劃已經彙集了1300餘家企業,推進位約產業鏈發展的堵點破解,加速5G賦能千行百業。
另值得一提的是,家庭市場中,移動提出包含了平台驅動IoT領先在內的「四領先」工程,增長數字明顯,其滲透率和客戶綜合ARPU達到43.3萬元。
另值得一提的是移動在算力網路方面的發展,由於上半年AI大火,該板塊也是大家都很關心的部分。
移動表示,其累計投產的算力伺服器超過80.4萬台,凈增超9.1萬台,算力規模達到9.4EFLOPS,實現了400G全光網從浙江到貴州5616公里的世界最長距離傳輸。
關於潛在風險與挑戰,中國移動表示,當前宏觀經濟面臨挑戰,總體需求不足,公司轉型也面臨一些不確定因素。
寫在最後
每每到年中、年終的重要節點,三大運營商的財報總要被拿出來進行一番比較,而在大模型持續火爆、AIoT深化落地的2023年上半年,三大運營商都實現了營收增長。
在其傳統基礎通信業務之外,第二曲線也都保持了一定的增速,成為企業的重要供血站。
參考資料:
1.《中國電信半年報發布 咬定天翼雲千億目標不放鬆》,IT時報
2.《中國聯通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13.7% 連續7年實現雙位數提升》,中國證券報
精選推薦
麥肯錫最新報告解讀工業自動化:未來屬於老牌企業西門子/ABB,還是互聯網巨頭亞馬遜/微軟?
歷史性時刻!國際電信聯盟一錘定音,6G大幕正式拉開!
Cat.1模組市場瘋狂內卷,留給企業的利潤空間已經不多了.....
一文看清當前運營商AI大模型布局:TeleChat、鴻湖與452億押注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