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漲16%!國際油價創3個月新高,如漲到90美元一桶,還能加起油?

近日,國際油價一路突破80美元關口。

7月國際油價大漲16.05%,創下2022年1月以來最大單月漲幅。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油價的上漲又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影響呢?

未來油價還會繼續上漲嗎?如果真的漲到90美元一桶,我們的汽車加油費用會增加多少呢?

油價為何持續上漲?

油價的上漲受到多重利好因素的推動,包括產油國收緊供應、需求旺季到來、原油庫存大幅下降等。

產油國收緊供應是主要驅動力,自7月以來,歐佩克+聯盟在沙特俄羅斯的主導下實施了減產計劃,並有可能進一步擴大減產幅度。

據報道,歐佩克+聯盟已經達成了將每日產量削減100萬桶至200萬桶的協議。這意味著全球原油市場將面臨更大的供應缺口。

除此之外,需求旺季也提振了原油消費。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數據顯示,截至7月28日當周,美國汽油需求達到了每日1019.6萬桶。此外,中國、印度、巴西和中東等地區的經濟復甦也帶動了原油需求的增長。

還有一個原因是原油庫存大幅下降,這也反映了市場供需緊張。

美國原油庫存的總量已回到1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同時,美國戰略原油儲備(SPR)持續處於幾十年來的低點,拜登政府並沒有按此前的承諾進行回補

油價的上漲是供需結構偏緊的結果,市場對未來供應短缺的預期也推高了油價。

成品油的不斷上漲,對國內工業有何影響?

油價的上漲不僅影響了原油市場,也帶動了化工品成本的抬升。

7月以來國內多數化工品價格大幅反彈。

中國石化新聞網數據顯示,7月份,國內化工品價格指數(CCPI)為106.3,環比上漲2.1%,同比上漲15.9%。

其中,石油化工品價格指數為107.6,環比上漲2.5%,同比上漲19.6%;煤化工品價格指數為101.4,環比下降0.4%,同比上漲5.3%。

基礎化工品價格指數為106.8,環比上漲2.3%,同比上漲16.8%;合成材料價格指數為105.1,環比上漲1.5%,同比上漲13.4%;精細化工品價格指數為104.7,環比上漲1.6%,同比上漲11.9%。

從具體品種來看,7月份,國內PTA甲醇乙二醇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等主要化工品價格均出現較大幅度的上漲。

其中,PTA價格從7月初的每噸5000元左右,一路飆升至7月底的每噸7000元左右,單月漲幅達40%。

PTA是聚酯纖維和瓶片等產品的主要原料,其價格的上漲直接影響了紡織服裝、包裝等行業的成本。

油價和化工品價格的上漲對國內工業有何影響呢?

一方面,對於下遊行業來說,成本壓力增大。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數據顯示,7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1.1%,雖然仍處於擴張區間,但較6月份回落0.5個百分點。

其中,原材料庫存指數和採購量指數均下降0.9個百分點;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則連續第三個月回升0.5個百分點。

這表明,在原材料價格持續走高的情況下,製造業企業面臨較大的成本壓力,採購意願有所減弱。

另一方面,對於中遊行業來說,利潤空間擴大。

由於下游需求旺盛,中遊行業可以將成本壓力轉嫁給下遊客戶,並提高自身的銷售價格。

據中國石化新聞網數據顯示,7月份,國內化工行業利潤率為8.2%,環比上升0.4個百分點。其中,石油化工行業利潤率為9%,環比上升0.6個百分點。

煤化工行業利潤率為6%,環比下降0.1個百分點;基礎化工行業利潤率為8.4%,環比上升0.4個百分點。

合成材料行業利潤率為7%,環比下降0.1個百分點;精細化工行業利潤率為7.9%,環比上升0.3個百分點。

這說明,在油價和化工品價格上漲的背景下,中遊行業的盈利能力有所提高。

在未來油價是否還會持續上漲,如果漲到90美元一桶,我們的汽車加油上漲幅度可能會有多大?

在經歷了一輪大漲之後,油價的後續走勢如何呢?

分析師們普遍看好油價的前景,認為供需結構仍然偏緊,油價將延續高位運行。

但也有人指出,宏觀不確定性仍然存在,需求端可能出現轉弱的風險,油價上方空間或有限。瑞銀則更為樂觀,預計到2023年底布倫特原油價格將達到90美元/桶。

那麼,如果油價真的漲到90美元一桶,我們的汽車加油費用會增加多少呢?這要看國內成品油價格的調整機制。

根據目前的機制,國內成品油價格與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掛鉤,每10個工作日調整一次。但是,為了保持市場穩定,國內成品油價格也有一個「地板價」和一個「天花板價」。

據中國石化新聞網數據顯示,截至8月7日,國內汽柴油平均零售價格分別為每升7.32元和6.92元。

按照目前的機制,如果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從80美元/桶漲到90美元/桶,那麼國內汽柴油零售價格將分別上調約0.5元和0.4元。也就是說,我們的汽車加油費用將增加約6.8%和5.8%。

當然,這只是一個理論上的計算。

實際上,國內成品油價格還受到政策因素、稅收因素、匯率因素等多重影響。

國際油價在供需緊張的背景下持續上漲,創下近期新高。

這對於國內工業和消費者來說都是一個挑戰。我們需要關注未來的市場變化和政策調整,並做好應對措施。

同時,我們也應該提高能源效率和節約能源消費,減少對石油的依賴,推動能源轉型和低碳發展。這樣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