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初入跨境電商圈的新手賣家來說,海外電商市場的運營模式選擇是重大難點,尤其是經歷過上年的封號潮後,則更需要謹慎選擇。對於跨境老鳥來說,創新運營模式是做大做強,力創輝煌的必經之路,但是模式創新也需建立在已有的模式上。那麼跨境電商的主流模式類型都有哪些呢?下面亦邦物流小編就針對這個問題來為大家介紹下。
跨境電商的主流模式類型:
1、鋪貨模式:以量取勝
鋪貨模式,也叫無貨源模式,即不囤貨,這是國內跨境賣家初入行的玩法。該模式主要通過多平台多店鋪、批量採購及上架、自發貨和海量SKU鋪設等運營手段,打造賣家自己的大型產品矩陣,充斥消費者的眼球,讓產品獲得更多的曝光量。
由於不需要囤貨,投入成本較低,同時可以通過「ERP系統採集+國內下單發貨」就可以完成簡單的跨境電商運營,所以非常適合跨境新手學習。但是,如果沒有一定的運營能力,再加上產品數量較少,那麼平台的曝光率就會很低,即使鋪了很多貨,也不一定會產生訂單,產生了訂單也有可能因為諸多不可控因素導致虧本。所以這個模式僅作為新手入行的首道,隨著經驗成熟需要逐漸改變運營模式。
2、精品模式:注重體驗
這種模式注重消費者體驗,其玩法以亞馬遜FBA運營模式為主。即賣家在國內將貨物批量發向亞馬遜FBA海外倉,由亞馬遜幫忙進行貨物倉儲,可以讓消費者在短時間內就收到貨物,對消費者的體驗有質的提升。
然而,這種模式也有一定的風險,賣家需要投入較高的成本去囤貨,如果運營不當則會損失慘重。不過依舊有許多賣家願意嘗試轉型為「精鋪」或「精品型賣家」,因為容易形成品牌化,一旦形成品牌化後,將會帶來巨大的品牌溢價空間,就會有強大的核心競爭力。
3、Drop-Shipping模式:組合創新
Drop-Shipping,譯為轉運配送或代發貨,這種模式為「自建站+無貨源」玩法。即賣家不用囤貨,只需將供應商的產品上架到自己店鋪,當客戶下單後,再付款給供應商,讓供應商直發給買家。整個環節中,賣家只需充當交流窗口即可。目前這種模式主要是以「速賣通+Shopify+Facebook」三大平台融合而成。簡單來說就是在Facebook上投放廣告引流,在Shopify上建站建鋪,然後在速賣通上選品和下單採購。
這種模式非常考驗賣家的推廣運營能力,但優勢在於賣家可以擺脫第三方平台的限制,打造屬於自己的私域流量池。這個模式的缺點與鋪貨模式的類似,但是勝在可操作性高。
以上關於跨境電商的主流模式類型就為大家分享到這裡,希望這篇文章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關於跨境電商物流的問題想要了解,可以關注亦邦物流或給小編留言,我們期待與您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