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天下)美國信用評級遭下調 拜登經濟學「敗」了?
中新社北京8月6日電 題:美國信用評級遭下調 拜登經濟學「敗」了?
中新社記者 劉文文
美國近日被「澆」了一盆冷水。
國際評級機構惠譽將美國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從AAA下調至AA+,這是美國歷史上第二次信用評級遭下調。
惠譽表示,評級下調反映了未來三年美國財政預期惡化。儘管美國政府官員對此「憤憤不平」,但不少聲音認為下調評級「理所應當」。
回顧近年來美國經濟的表現,通脹高企、債務飆升、赤字居高不下……一陣陣「逆風」來襲,不僅美國掌權者的政治公信力遭削弱,所謂的「拜登經濟學」也招致多方質疑。
跳脫自由市場經濟的框架
就任美國總統以來,拜登進行了一系列經濟戰略重大調整,其所推崇的經濟政策逐漸被冠以「拜登經濟學」之名。
資料圖:美國總統拜登 中新社記者 陳孟統 攝
同主張以廣泛減稅促進投資和經濟發展的涓滴經濟學不同,拜登經濟學有三個特徵:對美國進行公共投資、壯大中產階級、為小企業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研究員馬雪指出,拜登經濟學是通過政府積極擴大支出,藉助產業政策實現多方面發展目標。它推崇產業政策,政府下場挑選贏家,將資源引導到對國家利益至關重要的行業,而不是將其留給市場選擇,「這是美國從對自由市場的忠誠到政府更頻繁干預的轉向」。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高凌雲對中新社說,跳脫自由市場經濟的框架、政府頻繁干預市場競爭,拜登經濟學已經違背了美國一貫信奉的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
「即便有美國財政部長耶倫所謂現代供給側經濟學的『貼皮』,拜登經濟學也完全不能稱為一種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劉英對中新社說,實質上它並沒有理論支撐,更沒有實踐的成功經驗。
劉英進一步說,既然不能稱之為一個經濟學,不妨把它概括為產業政策與貿易保護主義的實施。從拜登所謂的增加公共投資、促進教育、促進競爭、降低企業成本等舉措中,可以看到非常明確的產業引導。
此外,從拜登政府最近一兩年出台的法案也不難發現,《通脹削減法案》志不在削減通脹,而是在鼓勵新能源發展,對美國本土新能源產業進行投資與補貼;《晶元和科學法案》志不在支持晶元發展、促進競爭,而在於樹立小院高牆、打壓其他國家,以保護其國內相對弱勢的產業和科技,帶有強烈的貿易保護主義色彩。
「三高一低」頑疾難解
不僅理論上缺乏支撐,在實際表現上拜登經濟學也難言成功。
增加超1300萬個就業崗位;通脹連續數月下降……隨著2024年總統大選臨近,拜登經濟學「成績單」進入公眾視野。儘管現狀有所改善,但不少專家認為,美國通脹仍處高位,衰退風險尚在,深層次經濟矛盾難掩。
自上任以來,拜登接連推出數萬億美元的「大手筆」經濟刺激政策。在大量財政支出下,美國通脹持續飆升。為應對高通脹,美國不得不陡峭加息,進而導致債務風險、金融風險高企,衰退風險加大。今年3月份以來,美國多家銀行破產,激進的貨幣緊縮正是銀行業動蕩的導火索。
「控制通脹和經濟增長,兩者不可兼得,美國正處於兩難境地。」高凌雲說。
通脹問題懸而未決,債務問題更加棘手。劉英認為,美國聯邦政府債務規模屢創新高,拜登政府「貢獻卓著」。尤其今年6月3日到7月3日,僅一個月時間,美債就飆升近萬億美元,這是歷史上絕無僅有的。目前美債已超過32萬億美元,其可持續性令人存疑。
馬雪認為,在利率迅速上升的情況下,為政府債務支付的利息將增長更快,未來十年內,美國政府支付的利息將超過用於國防和醫療補助等社會計劃的開支。
債務越「滾」越大之時,美國赤字率也史無前例地攀升。數據顯示,從2022年10月份到2023年6月份,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約為1.4萬億美元,達到去年同期水平的近三倍。
劉英直言:「陡峭的債務是財政的『懸崖』,激起高通脹後是陡峭的加息,然後就是可預見的經濟衰退。美國信用評級的下調,恰恰證明了拜登經濟學的失敗。」
劉英認為,拜登經濟學帶來的是高通脹、高債務、高赤字以及毫無疑問的低增長,這樣「三高一低」的局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