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中必須的一門課,不是財報,而是:聰明累

如果你經歷的足夠多,一定會對我所寫的文字有所共鳴,如果你聽過見過的樣本足夠多,也一定會深有感觸。

記得去年,有人拋出食品相關的一些事情,說科技與狠活,當時大家都開始重視起來,甚至資本市場對於零添加的醬油品牌還給了不小漲幅。

但是,時間就是這麼有趣,如今一切都塵歸塵,路歸路,再提科技與狠活,也不會有那麼多人重視了。

你會發現,理解重視的人,不需要有人提醒也重視,曾經不重視的人,最終還是以前的狀態.

所以,人是很難改變的,這沒有好壞對錯,只是一種現象。

曾經的食品安全鬥士,也開始帶貨賣貨,為此很多人開始反水攻擊,認為他說了半天就是為了帶貨。

其實,我倒覺得帶貨本身也沒有什麼錯,都是為了生活,也都是為了家人,這無可厚非,只要有良心,不坑害消費者,有原則底線和責任,帶貨好像也沒什麼問題,他不帶貨也有別人帶,不必道德綁架。

不過,現在更多的人說他是販賣焦慮,這一點確實風向變得快,食品安全本身就是每個人應該注意的事情,如果自身沒有意識到別人提醒了,並不是販賣焦慮。

為什麼有的人對於食品安全開始在乎,現在又不在乎?

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這個事情具有累積性和延遲性,而大部分人對於未來是沒有未雨綢繆的安排和考慮的,看似都有意識去為未來擔憂,但基本只看眼前。

一份喜歡吃的冰淇淋擺在面前,多少人抵擋得住眼前的誘惑,而去考慮未來多少年後對身體累積的傷害呢?

投資,其實也是一樣,它也是一件長期的事情,也是有短期的誘惑,和長期的積累共同決定。

這個積累可能是不好的習慣,日積月累出來的問題,他會讓你的投資越來越沉重。

曾經,有讀者跟我說過:「壽老,我習慣日內做T,這樣可以把成本降下來,我成功過,也失敗過。成功就是早盤賣出去,結果賣出去之後就下跌,然後尾盤接回來,一天開開心心收穫價差,失敗也有,那就是早盤賣出去,然後一路高漲,賣飛了。」

他跟我說,如果以一年的時間去看,每日都做T,最終的結果勝率其實不到50%,還要浪費很多時間盯著盤,絞盡腦汁去做判斷,最後心力交瘁。

在投資這個江湖裡,如果你沒有金盆洗手,可能一直會深陷裡面,無論賺了還是虧了,不到離開那一刻算總賬,都說不清楚。

我見過有人買白馬趕上行情,一路上漲一路開心,但是也一路怨恨。

怨恨的是什麼呢?

那就是自己買少了,本來還有存款,也可以賣房子,甚至融資貸款,為什麼放著大好的行情不賺錢呢?

市場上沒有那麼多傻子,即使是散戶也個頂個聰明,如果連他都敢賣房子來買白馬,那還有賺錢效應

對於主力而言,市場而言,根本不需要只抱著一個白馬賽道啊。

如果我這話是三年前說,肯定有人會跳出來不敢苟同,因為那個時候的市場里除了白馬就是白馬,其他都是垃圾,五千家垃圾。

現在為什麼他們能接受了呢?

因為白馬已經幾乎全部腰斬,後來新能源,煤炭,電力,旅遊,科技,醫藥等等板塊,在這幾年裡幾乎都輪動了一個遍,每個裡面幾乎都出來了幾倍大牛股。

事實擺在了眼前,他們也知道市場上原來不是五千家垃圾,風水輪流轉而已。

所以,市場想換,隨時都可以,只是看需不需要而已,而不是能不能。

有人說XX利好,你如果仔細去看,一個月就能有多少利好出來?想炒,才提一提相關的利好,不想炒,也就淹沒了。

曾經在19年前後有一個讀者,他全部的100萬買了一個煤炭相關的公司,好像本金是100萬左右。

他是陸陸續續買的,所以並不是高位接盤,都是左側交易,成本也不是很高,幾塊錢吧。

但是由於當時是白馬行情,他的公司持有了一兩年收益率還是虧損的,持倉金額只有70多萬了。

那時候,他每天都給我發消息,而我當時的讀者也不是很多,也幫他看過那家公司,他跟我表示的態度就是自己已經到了臨界點,要崩潰了,虧到60萬就割肉,然後退出股市。

我當時跟他說,如果是我自己的話,既然是左側交易,如果有閑錢我可能會選擇補倉。

如果沒有閑錢,下跌也是很正常的,公司沒什麼大問題的話就拿著吧。

不過,看他那麼難受,我還是說了句:「如果,真的難受,影響了生活,那麼就按照你自己的想法做吧,到了60就割肉,也算是冥冥之中的定數。」

事實上,那個公司在他問我抱怨的時候,從後來的走勢去看已經是底部了,但是他因為天天盯盤已經心力交瘁,市值雖然沒有跌到60萬,但是他也受不了割肉了。

然後,他跟我說買了風頭正盛的白馬股,他說要用這剩下的70多玩翻本。

看到他的操作,我只回了一句:「這是你自己的選擇,將來盈虧不要有怨恨。」

我感覺到了他的這一波追漲殺跌著實是情緒化,未來結果大概率不會太好。

後來,他的白馬一路下跌,他沒有再和我聯繫,而他當初割肉的那個煤炭股一路漲了好幾倍。

人生就是這樣,機關算盡,最後的結果豈能盡如人意?

投資其實看財報,基本面這些公司的信息不重要,因為這些都是外部因素,而真正控制的應該是自身的定性,因果,承受力這些東西,向內求,把自己做好了,很重要。

有一堂課,是越早明白就越好,那就是在投資裡面,因為瞬息萬變,也可能決定大概率是錯的,翻來覆去不如不看賬戶,這不是個例而是大概率,所以這堂課就是要明白機關算盡未必好。

很多智慧和經驗,不是為了讓人中彩票或者第二天漲停,而是一個長期的習慣,或者是對自己整個投資的規劃。

小說里我讀過幾遍《紅樓夢》,這本書我也非常喜歡,從名字來看就像紅塵一場夢而已。

很多人看過《狂飆》,如果結局是高啟強在自己的魚攤的搖椅上,做的一場大夢。

夢醒來,自己還是那箇舊廠街的魚販,雖然仍然一無所有,但他可能也是幸福的。

《紅樓夢》金陵十二曲之一有一首:聰明累。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後性空靈。

家富人寧,終有個,家亡人散各奔騰。

枉費了,意懸懸半世心;

好一似,盪悠悠三更夢。

忽喇喇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

呀!一場歡喜忽悲辛。

嘆人世,終難定!

諸君共勉。

(之前寫於公號文章,統一複製過來)原文出自公號:雪球花甲老頭(huajia1959)歡迎關注,裡面有全部歷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