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4%!降息對句容樓市有用嗎?


小編稿子發晚了!

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媒體極大加快了信息傳播速度。

今天朋友圈刷屏的是降息:2023年6月20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1年期LPR為3.55%,5年期以上LPR為4.2%。



時隔10個月,央行再降息,幅度很溫和。幅度雖不大,但這是今年第一次,而且肯定不是最後一次。


按照句容執行的房貸政策,首套房4.0%;二套房4.8%。


和一、二線城市不同,句容大多數銀行執行的是認貸不認房,並且不看過去的貸款記錄,也就是無論你有多少套房產,只要貸款已經結清就按照首套房計算,4%的貸款利率。


值得注意的是,存款利率降息幅度大於貸款。11家股份制銀行在官方渠道更新了調整後的存款掛牌利率信息,活期存款利率均下調5個基點,從0.25%降至0.2%;2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下調10個基點,3年、5年期利率均下調15個基點。這標誌著主流的存款利率正式告別「3.0」,步入「2.0」時代。


銷售們的朋友圈看得讓人振奮,但是對於低迷的樓市,此次降息有用嗎?


馬克思認為經濟危機的性質是生產過剩性危機,就是生產能力過快增長而消費需求卻相對不足之間的矛盾。


資本家為了賺取最大利潤,會壓低工人的工資,從而獲取勞動剩餘價值。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整個社會商品不在稀缺,這時候,就會產生我們所說的生產過剩。


一方面是低收入的工人,想消費沒有錢;

另一方面,富人擁有巨額財富,但是消費不足。


對於房地產市場,就是市場上房子太多。

而買房人要麼是大老闆家裡已經是獨棟、複式和大平層已經全了,購房需求不足。

要麼是囊中羞澀,疫情前小編在售樓處看到買房人掏不出20萬首付在那哭!

如今呢?完全買方市場!掏不出首付的買房人依舊趾高氣揚,要中介和銷售想辦法!


生產過剩這個問題西方國家怎麼解決?

1、通過稅收和制度安排,降低貧富差距。既然富人消費不了,那麼就通過政府支出,轉移支付來幫助消費。

疫情時很多國家直接給老百姓發現金。

房地產市場是降首付降利率,放開貸款門檻讓窮人能買得起房子,最後美帝搞出了次貸危機


2、打開新的市場,譬如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市場。

房產方面,很多中國人去加拿大、新加坡買房;

一線城市放開限購,三、四線城市的老百姓去購房。


3、通過科技創新減稅降費,放鬆管制,製造出新的需求。

創新一方面會淘汰了舊的過剩產能,另一方面,能夠製造新的需求,從而化解過剩問題。

智能手機出來後,你們的諾基亞肯定都要換掉,需求就來了。

房地產市場,譬如徹底淘汰掉沒電梯的老破舊,全部上科技智能化住宅,全民換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