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啟正:向世界說明中國,要注重戰略傳播

趙啟正出席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推出的「中歐話未來」系列活動。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供圖

中新網上海5月14日電 (記者 李佳佳)近日,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推出「中歐話未來」系列活動,第一期特邀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原主任、上海市原副市長、浦東新區管委會首任主任趙啟正,就「向世界說明中國」這一話題展開深度解讀,並與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汪泓教授互動對話,分享關於「中國立場、國際表達」的獨到見解。

趙啟正首先解釋了為什麼要向世界說明中國。他強調,國際輿論是國家發展的重要軟環境。然而,長期以來,中國的國際輿論環境並不樂觀,「中國威脅論」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向世界說明自己,是中國軟實力的一部分。其中的關鍵要義是要向世界展示一個可從容地與之共處的真實中國。「每個國家都想把一個真實的自己介紹給世界,在互聯網時代,國際輿論影響無處不在,向世界說明中國變得更加重要。」

他強調,向世界說明中國,要注重戰略傳播。對於主權、和平、穩定、安全、經濟發展和環保等戰略利益,政府各部門間要進行戰略溝通,並由政府主導對外溝通。戰略傳播和公共外交有分行也有重合,目的都是加強國際影響。在此過程中,要注意「跨語言、跨生活習慣、跨宗教信仰、跨意識形態」。

他表示,政府、社會組織和普通公眾,都承擔著「向世界說明中國」的責任。政府主辦的大型國際賽事、國家領導人的發言、媒體的報道等,都是在向世界說明中國。企業、學校、智庫、社會精英、民間組織甚至個人,都可以在其中貢獻自己的力量。

汪泓指出,中國與世界的關係,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21世紀全球發展的走向,我們到底要展現怎樣的中國擔當、呈現怎樣的大國形象、貢獻怎樣的大國力量,是歷史之問、世界之問、時代之問、人民之問。中國自古就有「天下大同」的美好願景,但直到今天,國與國之間、區域與區域之間、文化與文化之間,矛盾與衝突依然存在;由於歷史、文化、經濟模式等方面的差異,外界對中國的認知仍存在很多誤解和不足。所以,如何向世界說明中國,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就這一課題展開探討意義重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