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元行業兩大「頭號玩家」集體轉向!外媒:中國實現自給自足了

文|遠山

編輯|多魚

  •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雖然美方是半導體產業的發源地,但現在除了美方之外,還有不少國家的半導體產業都很發達。比如我國台灣,就有台積電坐鎮。

而位於東北亞的韓方,則有本國第一財團三星支撐,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佔據一席之地。

作為晶元行業的兩大「頭號玩家」,此前都曾因為美方的承諾而表現出明顯的討好傾向。

但在得知美方畫大餅的真相後,他們又集體轉向,準備加強與大陸的合作。如此看來,這些半導體企業最終還是繞不開大陸市場。連外媒都表示:中國將要實現自給自足了!

一、需求旺盛的大陸晶元市場

在遭到美方科技制裁之前,我們與世界上不少半導體巨頭企業都保持著良好的合作。

我們有著充足的市場,需求量較大。企業選擇與大陸合作,就能更好地穩住自己的經濟營收,在現有基礎上實現更大的發展。

新冠疫情爆發之後,各國的經濟發展都遭到一定的衝擊。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全球電子消費市場都呈現出下跌的趨勢。

不過我們對於晶元的進口並未減少,根據有關部門給出的數據統計來看,我們的進口佔比一路上漲至70%左右。

在遭到美方的科技制裁後,我們的進口佔比才大幅度降低。

當然,這並不是因為我們沒有進口的需求,而是受西方國家制裁的影響,我們沒有辦法繼續加大與相關企業的合作,進口量大打折扣。

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我們真正意識到自主研發晶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此前一直有學者主張「造不如買」,認為我們與其花費巨大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去自主研發,不如暫且用進口晶元產品來滿足需要。

這確實能有效解決市場發展的燃眉之急,但卻不利於我們的長遠發展。一旦遭到制裁,我們就將陷入彷徨無助的黑暗叢林,難以找到出路。

從客觀上來說,美方的科技制裁,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我們晶元產業的發展。

就目前來看,我們已經在這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雖然還不能與現有的晶元大國相提並論,但至少能實現低端市場的自給自足。

還有能力向海外出口質優價廉的28nm晶元,幫助一些欠發達國家解決低端晶元需求上的問題。

二、晶元行業兩大巨頭轉變發展思路

此前在美方的邀請下,三星和台積電都有了赴美建廠發展的打算。

美方雖然是晶元發達國家,但在高端產業鏈上有所欠缺,這幾年也在不斷強調製造業迴流的問題。對於這兩家巨頭企業的到來,美方自然是欣喜萬分的。

三星和台積電雖然知道赴美建廠會有核心技術泄露的風險,但考慮到對方會給自己提供可觀的晶元補貼金,並且可以通過美方市場更好地實現自己的全球化戰略。

機遇與挑戰並存,兩大巨頭都選擇為自己的未來搏一搏。

誰知去了美方之後,美方就不再承認當初的允諾,巨額補貼的受益者都是本土企業。如三星、台積電這樣的外資企業,分到的都是些「殘羹冷飯」,很難彌補赴美投資建廠的投入。

另外,在美方晶元法案的制約下,這兩大巨頭不得不減少與大陸的合作,導致企業大量庫存難以消耗,日子一天比一天難過。

現在這兩大巨頭對於赴美建廠這件事情已經沒有太大的熱情,而是選擇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本國市場的深耕和發展上。

當然,也有一部分內行人認為這兩大晶元巨頭放緩在美方市場上的發展,很可能是在變相的給美方施壓,想看看對方是否會做出改變,履行之前的承諾

根據三星相關負責人的表示來看,現在晶元市場的情況並沒有以前那麼樂觀,盲目擴大建廠,很可能會給企業的發展帶來更大的風險。

當然了,有挑戰就會有機遇。如果兩家晶元巨頭企業能夠更早的搶佔市場份額,那麼接下來就將在晶元市場上掌握更大的話語權。

相比較於繼續,在美方投資建廠而言,兩家晶元巨頭都選擇加大對本土市場的建設。

同時,台積電還在積極拓展歐洲市場,接下來將會在德方建立一個研究所,想藉助當地的發展資源實現對高端晶元量化生產的進一步突破

不過與此同時,兩家企業還需要注意到自己當下所面臨的晶元庫存問題。

積極尋求與大陸市場的合作,將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他們解決晶元大量堆積的問題,從而獲得可觀的現金流

這筆現金流在兩大巨頭投資建廠的過程中,也能發揮出重要的作用,有效降低企業擴建發展的風險。

對此,您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