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3月1日出席國新辦舉行的「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就「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 做強做優做大實體經濟」主題進行介紹。
金壯龍表示,2022年,我國工業增加值突破了40萬億元大關,占GDP比重達到了33.2%。工業起到了宏觀經濟大盤的壓艙石作用。其中製造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27.7%,製造業規模已經連續13年居世界首位。
同時,他也指出,當前新型工業化發展也面臨著一些新的形勢,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全球產業結構和布局深度調整,我國處於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邁進的重要關口期。
加快布局元宇宙等未來產業
全面推進6G技術研發
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方面,金壯龍表示,製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是國家經濟命脈所系,也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領域。我國已形成了規模大、體系全、競爭力較強的製造業體系。將堅守實體經濟特別是製造業,鞏固完整產業體系優勢,保持製造業佔比基本穩定,通過鍛長板、補短板、強基礎,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除了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鞏固延伸優勢產業,金壯龍提出要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
他指出,新興產業是引領未來發展的新支柱新賽道。工信部將聚焦5G、人工智慧、生物製造、工業互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綠色低碳等重點領域,不斷豐富和拓展新的應用場景。擴大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在新興產業領域的建設布局。實施「機器人+」應用行動,推動物聯網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
而未來產業是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實現引領發展的重要抓手。工信部將研究制定未來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加快布局人形機器人、元宇宙、量子科技等前沿領域,全面推進6G技術研發。也鼓勵地方先行先試,加快布局未來產業。
儘快研究明確新能源汽車車購稅減免等接續政策
展望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態勢,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認為,「今年新能源汽車產業將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生產和銷售將實現穩定增長。」
2022年全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實現705.8萬輛和688.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96.9%和93.4%,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連續8年位居世界第一。「拉長時間維度看,自2012年我國出台實施《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以來,新能源汽車銷售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了87%,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達到了1596萬輛,將近1600萬輛。我國成為全球汽車產業電動化轉型的重要引導力量。」 辛國斌說。
為了維持新能源汽車產業良好發展的趨勢,辛國斌介紹,工信部將著重從五個方面推進工作,其中包括支持創新突破。工信部將重點支持龍頭企業發揮引領作用,加快新體系電池、汽車晶元、車用操作系統等技術攻關和產業化應用。啟動智能網聯汽車准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加快5G車路協同的技術應用,促進電動化與智能網聯化的協同發展。
此外,辛國斌強調,要會同有關部門儘快研究明確新能源汽車車購稅減免等接續政策,修訂發布「雙積分」管理辦法,穩定市場預期。
「頂天立地」做強做優製造業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金壯龍說,重大技術裝備就是「頂天」,產業基礎再造就是「立地」。要做強做優製造業,既要「頂天」,也要「立地」。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田玉龍表示,產業基礎是製造業發展的地基,重大技術裝備帶動性強,是製造業升級的方向,產業基礎和重大技術裝備的水平高低代表著工業綜合實力和產業發展的水平。
田玉龍表示,在推動產業基礎再造工程方面,一是聚焦產業基礎高級化,發展一批核心基礎零部件、基礎元器件、基礎材料、關鍵基礎軟體和先進基礎工藝。通過「揭榜挂帥」等方式,攻克一批關鍵共性技術,突破一批基礎產品,有力地支撐工業體系的不斷創新升級。二是創建一批產業基礎共性技術中心。依託龍頭企業、轉制科研院所,長期穩定地支持開展共性技術研究、產品創新以及推廣應用。三是發揮產業政策引領作用。充分發揮國家製造業轉型升級基金和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的作用,帶動市場社會資本和社會資金的投入,更加有力地支持產業基礎再造工作,著力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企業。
「在推動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方面,主要是聚焦實現重大技術裝備的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應該說,國家重大技術裝備通過幾十年的建設發展已經形成了完整的體系,具有較強的產業競爭力。」田玉龍說,要圍繞國家重大戰略產品的需求,加快重大技術裝備體系化和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特別是在大飛機、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電力能源裝備、船舶與海工裝備、工業母機、高端醫療裝備和現代農機裝備等領域,努力突破一批帶有創新性、標誌性的裝備。
支持專精特新企業加快上市
關於中小企業工作,金壯龍透露,工信部將深入實施優質企業梯度培育工程,力爭今年全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數量超過8萬家。引導金融機構持續加大對中小微企業融資支持力度。發揮資本市場作用,支持專精特新企業加快上市。發揮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引導作用,帶動社會資本加大投入。
金壯龍介紹,目前,全國已經培育了7萬多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其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8997家。在資本市場,2022年全年新上市的企業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佔了59%,累計已經有1300多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A股上市,佔A股上市企業總數的27%。這些企業在工業基礎領域深耕細作,充分體現出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的發展特點。
編輯:鄭雅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