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 利好變利空,為什麼先看到果才後知道因?

這兩天市場大跌的果,是因為全面註冊制實施的因。先出現了果,才知道因。現在知道為什麼十年過去了指數還是在3000點附近,這個消息有多少機構提前知道了。大機構又為什麼把註冊制解讀成利空,很重要的原因是投資體系和A股市場的價值觀。


主力資金兩天凈流出超1000億,北向資金凈流入超百億。一邊砸盤賣,一邊使勁買。內資想收割外資這個說法解釋不通,也沒這個水平。即使北向資金抄底的資金不怎麼賺錢,也能賺這段時間人民幣匯率升值的價差。這個也是內資看著有投資體系,實際上是沒有的,對大A的價值觀也是。


半導體大跌,感覺大科技這個被大A市場給放棄了,也跟最近科技被漂亮國打壓有關。已經被打壓好幾年了,應該消化了才對,不知道是在倒逼出利好扶持還是舔美的金融漢女干太多了。核心底倉的硬核科技起不來,其他那些人工智慧、軟體、演算法什麼的算不算是大泡沫。

註冊制應該算是利好的,優質的股票機會多多。註冊制讓中介機構承擔相應的責任,那麼上市IP O造假的可能性就小了,可以讓真正的優質的公司上市,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所有結論一律不構成任何實際投資交易操作建議。投資有風險,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