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了遏制中國發展,從特朗普時期就對中國發起了貿易戰和科技戰。拜登上台後,美國對華打壓不僅沒有取消,反而變本加厲。去年10月,拜登政府發布了晶元法案,宣布禁止美國半導體企業向中國出口半導體相關尖端設備。
為了進一步打壓中國半導體產業,拜登還極力拉攏日本與荷蘭也加入其對華晶元限制行列。在經過幾個月的拉扯後,美日荷三國已經於近日達成協議,日本與荷蘭決定加入美國對華晶元限制行列。
但報道指出,由於日本與荷蘭需要一段時間來修訂相關的法律法規,因此兩國可能得在數月甚至數年之後才能跟上美國的對華限制措施。而且目前無論是日本還是荷蘭,其國內企業對於美日荷三國達成協議都非常不滿。
據日媒報道,2021年日本半導體設備出口總額中,對中國市場的銷售額佔據33%。其中日本科技巨頭東京電子去年的銷售額中,更是有26%來自中國。因此,日本跟進美國的對華限制措施後,其本土科技企業的銷售額必然會受到影響。
荷蘭的情況也非常類似,全球光刻機巨頭阿斯麥去年的營收中,中國市場佔據了15%。荷蘭媒體表示,雖然少了中國市場短期內對阿斯麥的影響不大,但長期而言,阿斯麥必然會流失潛力巨大的市場。
更重要的是,所謂的限制中國半導體產業,未必能取得成效。近日阿斯麥公司首席執行官溫寧克就公開表示,美國對華出口限制不僅不會擊垮中國的半導體產業,反而會倒逼中國快速研發出自己的尖端光刻機。
需要注意的是,既然對華限制會對日本與荷蘭的科技產業產生負面影響,那麼美國的半導體企業自然也會受到影響。由此可見,美國對華打壓和制裁不僅達不到效果,反而會讓自己和盟友國家的企業遭受損失,簡直是得不償失。
不過,目前美國為了打壓中國已經徹底喪失了理智,拜登政府已經不在意對華制裁給美國帶來的負面影響了。但需要提醒美國的是,即便其不計後果地對中國進行制裁,效果也微乎其微,拜登很有可能白忙活了。
近日,美媒就爆料了一則驚人的消息。報道稱,就在美國不斷打壓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同時,美國企業卻仍在通過電商平台向被制裁的中國企業提供晶元,這說明美國對中國的制裁完全沒有起到效果。
該消息披露,兩年半以來,中國工程物理研究所通過轉銷商從英特爾和英偉達等美國晶元公司至少購買了十多次美國精密計算機晶元,晶元製程工藝從7納米到14納米不等,大部分都是中國目前難以大規模生產的晶元。
據了解,中國工程物理研究所是一家負責核武器研製和生產的國防科研事業單位,曾經協助研究開發了中國的第一顆氫彈。更重要的是,早在1997年,美國就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所列入了其實體清單。
然而二十多年過去了,中國工程物理研究所卻還能在美國不斷加強對華制裁的情況下,通過電商平台從美國晶元公司採購晶元,簡直是不可思議。這意味著不僅拜登上台以來對華制裁措施白忙活了,就連他的前任特朗普也同樣白忙活了。
對此,英偉達公司解釋稱,中國工程物理研究所採購的晶元是個人電腦等產品中使用的通用圖形晶元,這種晶元已經在全球範圍內進行銷售,任何一家公司都無法控制其最終去向。而英特爾公司則直接將責任推給分銷商與客戶,還強調自己遵守美國的規則。
從英特爾公司和英偉達公司不痛不癢的解釋不難看出,美國的晶元企業對拜登政府的對華晶元限制措施也非常不滿。美媒曝光此事再次證明,拜登政府企圖限制中國半導體產業完全是白費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