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2月22日,隨著年關逼近,利好政策幾乎是天天都有,而且都是來自高層,其中關於「借殼上市」有點意思。
一、借殼上市
12月21日,證監會官網消息,明確提出將大力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加快速度抓好資本市場各項支持政策措施落地見效,助力房地產發展模式轉型。
具體要求也很詳細,其中有一條值得注意,就是「借殼上市」。允許符合條件的房企「借殼」已上市房企,允許房地產和建築等密切相關行業上市公司實施涉房重組。這並不是證監會首次提及房企「借殼」上市。早在11月28日,證監會就曾表態,允許符合條件的房企實施重組上市,重組對象須為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這是落實「三支箭」的具體舉措,而且限制越來越放鬆,能進一步緩解房企融資壓力。
自2010年「國十條」等房地產調控政策發布後,涉房企業的A股IPO,借殼上市及再融資受到不同程度的嚴格限制,房企借殼上市被實質叫停。時隔12年,證監會先於11月28日重啟恢復涉房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及配套融資,後於12月21日重啟房企借殼上市大門,是房企融資的歷史性分水嶺。此次借殼上市,既為非上市房企增添了股權融資的新渠道,也為沒有能力定增的上市房企提供了重組及改善資產負債表的機會。
二、樓市股市
允許房企「借殼上市」是證監會官宣的,通知不止提到了樓市,還提到了股市,這就不禁讓人浮想聯翩了。
通知中提到,切實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加快投資端改革,引導社保基金、保險基金、企業年金等各類中長期資金加大入市力度。為何會有這樣的提法?最近股市也在持續走弱。大疫三年,經濟承壓,除了醫療相關,幾乎所有行業都普遍低迷,上市公司業績也受到影響,股票價值自然走低。雖然12月以來優化防控,一些機會股被炒作起來,但股市大盤整體還處於弱勢,尤其最近兩天,成交量才堪堪觸底。
於是證監會就發布利好了,期待的就是更多資金進入股市,能夠助力企業紓困。房地產算起來是大盤股、藍籌股,資金量大,而且也是中長期資金。這一次同時官宣的允許房企「借殼上市」,不僅有利於房企再融資,而且還能為股市吸納更多資金,可謂是「雙贏」的舉措。長期以來,股市和樓市都「不對付」,就是因為資金要麼會選擇樓市,要麼會選擇股市,如今房地產股票增加,資金有了更多選擇。
三、提振經濟
據中指研究院統計,自11月28日證監會恢復上市房企再融資以來,已有25家上市房企發布配股或定增融資公告。
在樓市,房企融資目的,多數是「保交樓、保民生」房地產項目開發,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債務,個別用於資產重組及收併購。房地產的需求端利好已經很給力了,從年初到現在,一年時間有300餘城出台樓市鬆綁措施近千條,還沒算高層的一次又一次重磅表態。樓市之所以還在持續低迷,就還剩下供應端的原因了,於是就有了「三支箭」,無論是為了「保交樓」,還是為了「保行業」,至少,樓市是「穩」了。
在股市,房地產等中長期資金的進入,有利於大盤整體向好,進而帶動5000多隻個股,這可意味著5000多家上市公司,實體企業向好,最終利好的是國民經濟。就在不久前,高層頂層設計出台,「擴大內需」戰略規劃提上日程,內需就是消費,拉動消費,增加企業活力,不僅是房地產,包括國民經濟各行各業,都能從中受益。我們老百姓要做的,就是轉變觀念,經濟整體好了,一切都會好起來,包括老百姓的生活。
綜上所述,允許房企「借殼上市」,這步棋實乃高招,利好的不止樓市,或許還有整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