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萬顆子智控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萬顆子」)的生產車間內,一批批智能控制器從生產線上整裝待發,產品遠銷全球160餘個國家及地區。投產近一年,公司產值已經突破10億元。
『火炬速度』讓我刮目相看!」 萬顆子常務副總經理張福強介紹,去年9月項目簽約以來,火炬工業集團招商辦工作人員全程跟進各類手續問題,協調解決了生產廠址、竣工驗收前安裝設備、後勤服務等問題,短短兩個月內,萬顆子智控科技項目就從前期洽談快進到實施落地,並以最快的時間實現企業上規。
投產一年,產值十億,企業的快速成長是火炬開發區一流營商環境的生動註腳,也是火炬開發區服務效能提升的有力證明。
這樣的案例,在火炬開發區並不少見。
先擺一組數據:145分鐘、40分鐘、16分鐘……在全市首創「拿地即動工」紀錄後,火炬開發區一次次刷新發展新速度。在這裡,全市首宗「帶設計方案出讓」建設用地和首宗混合產業用地建設項目相繼落地,「快」成為火炬開發區產業經濟發展的新坐標。
再擺一組數據:今年以來,明陽智慧能源集團總部基地項目、東方龍大5G設備製造項目等17個重點產業項目地塊成功掛牌出讓,用地面積約824.83畝,總投資超150億元,年底前還有一批產業項目力爭衝刺落地。
兩組數據勾畫出火炬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硬核」支撐。在踐行「製造業當家」的中,火炬開發區堅持以改革提升服務效能,在服務企業、要素保障、項目審批方面既能「苦幹」也能「巧幹」。
火炬開發區的「快」中有一股子能幹的苦勁。
先是中山健康基地舉辦五場 「企業家早餐會」,從園區建設到人才服務,從政策落實到業務合作,針對這些企業反映的共性問題和訴求,火炬開發區提出了「一把鑰匙解決一類問題」的具體方案。
緊接著,領導班子聯繫服務企業心得分享會、政企聯誼會、招商調度會等會議相繼召開,以問題為導向為企業排憂解難。同時,中山市委副書記、火炬開發區黨工委書記陳文鋒深入企業密集調研,並組織各職能部門、產業集團公司迅速組建起項目聯絡服務專班,「一企一策」提升服務效能,以「鐵的決心」推動重點項目落地。
火炬開發區的「快」中還有一股子會幹的巧勁。
土地整備遇到瓶頸?統!從火炬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到民眾街道各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層層簽訂27份責任狀,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實現統籌力「一杆子」插到基層。
項目審批流程繁瑣?改!火炬開發區積極試點產業項目「標準地」改革,並採取「一會多審」方式,通過部門聯動預審預核,實現項目高效落地。
疫情之下經營困難?補!火炬開發區先後出台了「新春暖企16條」「紓困惠企13條」「成長貸」等政策,在外部環境複雜多變的大背景下,精準有力地為企業穩步發展注入了重要的動力和信心。
今年以來,因歷史土地整備、項目限高等問題停滯十年的明陽集團總部項目順利動工;民眾街道污水處理廠三期工程項目同時獲得不動產權證書、施工許可證,成為全市治水領域首個實現「拿地即動工」的公建項目;長春理工大學中山研究院、中國檢科院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相繼動工,國家級科創平台建設加速……
成如容易卻艱辛,看似尋常最奇崛。攻堅克難,敢闖敢試,火炬開發區拿出了一往無前的精氣神。
「企業有訴求時,區企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能做到24小時在線,根據實際實現一小時內可達現場協調問題,這樣的服務讓我們倍感暖心。」 中山未名海濟生物醫藥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婉靈如此描述火炬開發區黨員幹部的工作狀態。
火炬開發區政企座談會上的一句話,讓人印象深刻。「要做有技術含量的『店小二』,做能解決問題的『店小二』。」有這樣的服務理念,我們相信,將來一定會有更多的企業家願意在這裡紮根發展,國家級高新區這家「店」,就一定可以門庭若市。
【采寫】南方日報記者 楊慧榮
【供圖】火炬開發區融媒體中心
【作者】 楊慧榮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