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兩大變革影響重大:費用改利息和三家銀行公告自動分期下線

一是三家銀行同時公告銀行信用卡自動分期業務下線

11月14日,建設銀行、郵儲銀行浙商銀行同時發布公告,將對自己銀行的部分信用卡自動分期功能進行調整下線。一石激起千層浪,銀行信用卡分期業務再次進入公眾的視野。

相信很多人都收到過引導信用卡賬單自動分期的廣告,特別是只要收到銀行信用卡的賬單,肯定會有自動分期的內容。如今有三家銀行公告信用卡自動分期業務下線,此前興業銀行已經宣布從2021年8月31日起陸續在各渠道暫停客戶申請自動分期業務。如果客戶要進行信用卡分期需要通過手機銀行APP和微信銀行主動申請分期才能辦理。

二是銀行將信用卡的消費「分期手續費」調整為銀行信用卡的「分期利息」

在部分銀行對信用卡自動分期下線的同時,更多的銀行則將信用卡「分期手續費」調整為信用卡的「分期利息」。

2022年11月11日,農業銀行公告將從2023年1月1日起將信用卡「分期付款手續費」更名為信用卡「分期付款利息」。此前,招商銀行郵政儲蓄銀行中國銀行華夏銀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以及一些地方銀行也都發布了類似通知和公告。同時有的銀行還明確了信用卡分期息費年化利率。

有的人可能會說,這樣的調整有什麼意義呢?不還是照樣消費者為分期還款買單嗎?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而且意義非常大。特別是公告信用卡息費利率意義更重大。

很多人在收到銀行信用卡分期廣告的同時,還可能看到過一些銀行信用卡分期宣傳是以沒有利息、不收利息甚至0利息來宣傳,而手續費等隱性利息往往被忽略,再加上信用卡分期時每一期的手續費並不多,有的幾元錢、有的幾十元錢,對真正的利率水平往往並不在意,但恰恰就是這個忽略導致承受了非常高的利率成本。

近幾年來,銀行信用卡在給公眾帶來便利的同時,卻已經成為大眾對銀行投訴的重點,上海銀保監局對2022年上半年上海銀行業消費投訴事項的通報數據顯示,涉及到信用卡業務被投訴數量占整個銀行業消費投訴總量的91.25%。而信用卡費息類投訴量佔到信用卡業務投訴的第二位,比例達到28.38%。銀行信用卡收費特別是一些信用卡亂收費已經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銀保監會通報的信用卡亂收費也成為消費者投訴的重災區,這就包括了信用卡的「被自動分期」。

銀行信用卡分期收費的費率一直是不透明的,信用卡的各種所謂某某金產品也事實上成為高收費的象徵,很多信用卡的分期費率高達15—24%,在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承擔如此高的費用率是非常不公平的。這就是銀行在沒有利息的宣傳下讓消費者實際承擔的分期利息成本。如招商銀行近期營銷分期還款時就稱,本期賬單分期還款享限時5折優惠後相當於年化利率7.2%,這也間接證實了此前信用卡賬單分期的年化利率已經達到了14.4%,與此前有報道的15%以上的分期費率相差不大。

讓信用卡明明白白地消費將提高公眾對銀行信用卡未來消費的信心,無論是自動分期的下線還是明示業務利率水平,都是對公眾消費者的服務體現,但同時對銀行信用卡的未來將產生非常大的影響。(麒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