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要不要跟著品牌買房?調研稱購房者溢價意願走弱

日前,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2022房地產企業品牌價值測評成果。中海萬科和保利位居品牌價值前三名,其中最高的中海品牌價值為807億元,而在2021年排名第三的碧桂園此次降至第五位。該報告稱,2022年進入測評排名的50強品牌房企,認知度有所提升,但美譽度和忠誠度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

不過,更需要注意的是購房消費者在為房企品牌支付溢價的意願。調研結果顯示,對於品牌房企,消費者可接受的品牌溢價空間也和房企的品牌競爭力相契合,多數消費者願意為具有良好品牌的房企付出溢價。願意付出0-10%溢價的消費者佔比最高,達47.34%,較上年略有上升。但20-30%溢價、10-20%溢價級別的消費者佔比均較去年有所下降。總體表明,消費者消費意願更加理性。

報告顯示,影響消費者購房決策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交房保障,其次是物業服務、小區環境和工程質量,佔比分別為89.59%、84.37%、73.54%、51.23%。房企信用狀況也對消費者購房決策產生著重大影響,面對開發商有風險是否會影響購房決策的提問時,有85.78%的受訪者選擇了「非常影響」,而「不影響」和「不太影響」的佔比僅為1.23%和3.02%。

報告認為,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房地產行業競爭日益激烈,整體向集約化發展邁進。強化品牌策略,完善品牌體系建設,全面提升品牌競爭力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內容。現階段交付力已經成為房企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展現企業實力,樹立品牌形象的關鍵憑證。在「保交付、保交樓」的背景下,房企是否能夠提前或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項目交付直接影響企業的品牌形象。

【記者】葛政涵

【作者】 葛政涵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