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統計局15日發布天津市2022年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出天津持續優化產業結構、推動大項目好項目落地等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抗疫紅利、創新活力和發展潛能正在釋放。
我市經濟運行回穩向好,結構調整不斷深化:
從產業結構看:一是重點產業鏈引領工業轉型升級。上半年,12條重點產業鏈在鏈規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合計增長1.0%,快於全市工業平均水平,佔比達到76.5%,比一季度提高0.9個百分點。其中,航空航天、生物醫藥、車聯網等3條產業鏈增加值增速超過兩位數,分別達到38.8%、19.2%和14.8%。二是現代服務業加速發展。世界一流智慧綠色港口建設加力推進,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長3.2%,增速連續4個月加快,集裝箱吞吐量增長2.2%。1-5月,規模以上服務業中,商務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28.5%,研究和試驗發展增長26.8%。
從需求結構看:一是投資調結構補短板作用有效發揮。重大項目集中開工,項目建設全力推進,上半年新開工建設項目492個,增長44.7%,完成投資增長22.4%。技術改造賦能持續加快,工業技改投資增長12.7%。補短板成效明顯,基礎設施投資和社會領域投資分別增長13.1%和17.5%,其中水利生態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投資增長57.7%,教育投資增長10.4%,衛生和社會工作投資增長48.1%。二是升級類商品消費需求持續釋放。通過加快商業載體建設、啟動第二屆海河國際消費季、促進線上購物和汽車消費等一系列措施,鼓勵居民釋放消費潛力。上半年,限額以上商品中,通過公共網路實現的商品零售額增長15.8%;體育娛樂用品、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化妝品等升級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24.4%、17.4%和13.4%;新能源汽車、智能手機等低碳智能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1.3倍和51.5%。
津雲新聞記者 陳汝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