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理想城市發展報告》近日發布,截止到2021年8月末,在全國35個重點城市中,安徽合肥科創板數量排名位居第五,前四依次為上海、北京、深圳、杭州。
報告分析指:合肥以12家科創板企業的數量躋身榜單前五名,也成為中部地區科創板上市公司最多城市。
合肥為何能脫穎而出,在科創板上表現不俗?
去年6月,合肥市的領導們多了一個新身份:產業鏈鏈長。在重點產業鏈鏈長制中,合肥梳理出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新能源汽車暨智能網聯汽車、人工智慧、量子產業等12條重點產業鏈,由市委、市政府相關負責領導擔任產業鏈「鏈長」。以此推動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讓企業「串珠成鏈」。
同時,合肥專門設立了總規模10億元的科創母基金和首期規模4億元的國耀科創基金,用於專項解決市場化股權基金對成長期科創型企業價值識別不準和長期投入不足等問題。
從各項舉措能夠看出,合肥想搶抓科創板、創業板試點註冊制戰略機遇的決心,並且明確提出建設全球科創新樞紐的目標。從科創板企業數量上,不難看出合肥在科技資源、孵化能力、融資環境上花費的功夫,也能窺見這座城市在未來產業布局上的野心。
來源 | 城事智庫、安徽交通廣播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財經分類視頻推薦
-
3:11
-
1:07:19
-
39:24
-
1:13:12
-
49:29
-
21:39